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超声波提取硬头黄竹叶黄酮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娜  尹礼国  陈云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16-10817,10819
[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叶黄酮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溶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在超声波功率为600W时,各因素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5%,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90min、料液比1:30,在该条件下黄酮提取量为11.78mg/g。[结论]该研究得到了硬头黄竹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竹叶黄酮工业化生产工艺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森林土壤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酶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中最为活跃的生物活性物质,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中综述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林分类型、大气氮沉降等的关系。土壤酶活性的研究是不断完善与改进的, 在土壤酶的特异性、土壤酶的种类、全球变化下土壤酶的活性以及土壤酶活性的长期定位研究等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3.
104.
冷冻南极磷虾是南极磷虾船载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能够较好的保存热敏性活性物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研究表明,冷冻南极磷虾的冻结、贮运、解冻及贮运期间温度波动等都会影响冷冻南极磷虾的品质和深加工利用。综述了冷冻南极磷虾加工技术、贮藏技术、品质评价、品质变化、解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影响其加工利用和品质的因素,分析了目前冷冻南极磷虾加工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冷冻南极磷虾的加工贮运、品质控制、后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主要介绍预加水成球设备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以及硬件电路的组成,单片机模拟仪表PID控制的算法,并经试验证明,系统有较好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06.
优质高产红麻品种福红951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红951是1985年以"7380"与莱阳红麻杂交,应用配合力育种理论和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聚合育种新技术,于1993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1995-1996年,该品种参加安徽省红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纤维产量比对照青皮3号高21.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997-1998年,参加国家红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纤维产量比对照粤743高13.1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测试福红951纤维强力比青皮3号大12.8%,比粤743大5%,居国家级区试参试品种首位.近年来,福红951在浙江海宁和安徽六安、霍邱、灵壁等县市进行生产性对比试验示范,比青皮3号增产23.3%-36.2%,表现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红麻炭疽病等突出特点.2001年已通过安徽省新品种审定,为麻纺与造纸兼用优质高产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7.
禽流感微量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检测),因为其微量、快速、可靠,能够处理大量样品,并能在短时间内报告禽类血样的禽流感抗体滴度水平,因此成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基层实验室常用的方法。禽流感HI检测结果准确与否,对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及时掌握禽群的禽流感抗体水平,提高对辖区内注册活禽养殖场的禽流感疫病的监控,保证供港澳活禽顺利出口至关重要。笔者长期从事禽流感HI检测,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1不同效价工作抗原的影响由于禽流感微量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的结果判定是以完全抑制4个HAU抗原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作为HI…  相似文献   
108.
红麻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估测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娜  祁建民 《中国麻作》1995,17(2):19-21
  相似文献   
109.
水稻小穗头上的线虫形态特征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水稻生产上较大面积发现的“小穗头”现象,即稻穗长度缩短,籽粒明显减少, 米粒小且米色黑褐,部分籽粒为秕粒,剑叶形态正常,无干尖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从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小穗头”谷粒中分离到一种滑刃属线虫,百粒线虫数达2014条,单个谷粒带虫量最多可达74条,病穗中谷粒带虫率为92%。经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观察表明,虫体侧区具4条侧线,尾尖突为星状,具3~4刺突;雌虫后阴子宫囊短于肛阴距1/2,内无精子,卵母细胞多行排列,为2~4排;雄虫交合刺有一中等发育的缘突。虫体测量数据与Fortuner(1970)所测水稻干尖线虫的原始数据基本相符。因此,将该线虫鉴定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 Christie, 1942贝西滑刃线虫。  相似文献   
110.
高产抗病强适应性红麻新品种福红3号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福红3号系福建农业大学1982年以非洲裂叶与722杂交,采用混合系谱法和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育种新技术,于1990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1991~1992年通过了福建省红麻区试鉴定,平均比对照粤743增产16.12%;1991~1994年福红3号在全国多年多点对比试验鉴定,分别比青皮3号增产20.6%,比粤743增产15.6%。其表现丰产性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并且纤维品质及抗病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