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王立  林洪  曹立民 《南方水产》2006,2(1):76-79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目前水产业中常用的抗菌药,其残留问题以及相应的检测技术已经显得愈加重要。文章综述了目前该类抗生素已有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仪器分析法和免疫方法等,并对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水产品加工从业人数也逐年增长。但我国水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在企业建立并运作了GMP体系之后,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执行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实际生产操作的水平,质量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的素质及专业技能将成为影响水产加工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水产品加工企业应当对质量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确保他们经过培训能够具有完成各自分工的能力。企业培训不仅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的手段,也应当成为水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一、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培训体系现…  相似文献   
93.
植物次生代谢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洪 《林业月报》2002,(8):34-34
  相似文献   
94.
方 1 牡蛎、龙骨各 25克,首乌、牛膝各 20克,蛤粉、石决明、杜仲、续断、骨碎补各 15克,秦艽、甘草各 10克,研成细末,分 2次拌入饲料喂给 .  相似文献   
95.
采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从水产品食用安全角度研究了海带、裙带菜、紫菜提取液和不同浓度的三价砷(As^3+)、五价砷(As^5+)、二甲基砷(DMA)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用海藻提取液(总砷含量2mg/L、5mg/L、10mg/L)处理蚕豆根尖细胞12、24、36小时,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用As^3+、DMA(浓度为100μg/L、200μg/L)处理蚕豆根尖细胞12、24、36小时,细胞微核总数和微核率都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As^5+溶液(浓度为100μg/L、200μg/L)处理蚕豆根尖细胞相同的时间,对微核率的影响要小于As^3+、DMA的影响。含砷的海藻提取液对蚕豆粮尖细胞几乎没有遗传毒性,海藻是安全可食的;遗传毒性大小顺序为As^3+〉DMA〉As^5+。  相似文献   
96.
海产品中砷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广西省检出紫菜(Porphyra)中无机砷"严重超标",引发了海藻能否安全食用的讨论,造成藻类生产企业难以为继,严重影响到海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
一株沙门氏菌烈性噬菌体的分离纯化与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水产品市场的污水中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出一株烈性沙门氏菌噬菌体S P3。利用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SDS-PAGE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结构蛋白和核酸成分,并测定其生理特性。包括一步生长曲线、热和p H稳定性、抑菌活性和最适保存条件。结果显示该烈性噬菌体S P3为双链DNA ,属于长尾噬菌体科,结构蛋白为43.0~66.2 ku。该株噬菌体潜伏期5 min ,裂解期为75 min ,最适培养温度和p H分别为30~40℃和7~9,在液体环境中能够高效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不同的保存方法显示,S P3在-20℃低温保存条件下活性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9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冬  林洪  江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28-413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畜牧业中被普遍应用,但其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限量,都作了很严格的规定,并且该抗生素的检测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对目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检测技术作了综述,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在HACCP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上,结合运用专家咨询和经验总结法等深入分析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形势并研究其对策。结果设立了严密的食品防护组织体系、建立了长效的食品供应保障体系、启动了全程跟踪的监控系统、完善了风险分级的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100.
每年6~9月间,正是闽西山区养蜂的收获季节,同时也是大小巢虫严重危害蜂群的季节。受巢虫危害的蜂群,封盖子被工蜂啃开,形成许多不规则的白头蛹。取出蛹观察,巢房底部穿了小孔,巢脾被巢虫蛀食。如果是即将出房的老蛹被侵害,幼蜂啃开房盖后却爬不出房,原因是其尾部茧衣不能脱落,一层干枯了的白色粘膜紧紧粘住幼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