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244篇
农学   199篇
基础科学   163篇
  161篇
综合类   1373篇
农作物   158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782篇
园艺   301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配套系育种的最大特点是选育各具特色的专门化品系,实现各专门化品系的最大、最快遗传进展;选择配合力最优的专门化品系进行多系杂交,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杂交肉猪。为支撑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温氏集团针对国内生猪市场需求,以产仔数高、生产效率高、上市体重大等为育种目标,开展五元杂交配套系选育。为做好新配套系选育工作,制订温氏WS501猪配套系育种目标和方案。  相似文献   
952.
《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蔬菜生产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蔬菜栽培学》课程应积极优化课程体系,以农业新科技充实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法研究上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及时把握学科与产业发展动向,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利用科技资源优势服务社会。通过一系列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53.
固定反硝化菌强化人工湿地处理低污染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固定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tutzeri(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为材料包埋固定)投加至人工湿地不同位置,进行低污染水模拟脱氮实验,以探究固定反硝化菌的最佳投加位置;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系统微生物组成,并考察最优系统在低温下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上层投加固定反硝化菌对湿地脱氮的强化效果最佳,TN与NO_3~--N去除率分别为60.31%与64.98%;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显示,投加固定反硝化菌虽降低了系统微生物丰富度,但各处理系统内主要微生物物种差异不大,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丰度最高,投加固定反硝化菌系统中Nitrospira(硝化螺旋菌门)比例增大,有利于脱氮效果的提高。在15℃条件下,上层投加固定反硝化菌系统的TN与NO_3~--N去除率分别为50.86%与55.06%,高于空白湿地系统(TN与NO_3~--N去除率为24.81%与27.53%)。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观察银屑平丸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以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屑平丸口服,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皮损面积与严重指数(PASI)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屑平丸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55.
利用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对湖北省各市(州)2007—2011年农业要素效率进行了分析,经过计算得出各地区农业综合效率排名及全要素增长率;以2011年为例,通过投影分析找出了在农业经济投入要素方面存在冗余现象的市(州),分析了具体投入要素的调整方案。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经济综合效率总体趋于良好,农业投入存在过剩现象。湖北省农业发展今后应注意提高技术效率,走农业集约化道路。  相似文献   
956.
1993~1994年的雨季,我们在尼日尼亚的卡诺(Kano),使用两个不同浓度5%和10%的楝树叶提取液在花蕾期对豇豆两个不同品种(IT86D-715和IT87D-941-1,代号分别为Cv-715和Cv-941)进行了试验。提取液的施用是采用当地农民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沾扫帚”法。施用该提取液后,除了1994年的浓度为10%的4次处理外,豇豆花期受豇豆荚螟(Marucatestulalis)和花蓟马(Megalurothrips sjostedti)侵袭的程度并未降低。Cv-715和Cv-941两个品种相比,前者豆荚受害较轻。平均来说,施用提取液的与未经任何处理的相比。豇豆荚螟的虫荚率Cv-715降低12%,Cv-941降低16%。同时豇豆产量的提高也比较显著,其中以1994年“5% 2×”处理的Cv-715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的产量比为515∶243kg/hm~2。不过,增产的稳定性欠佳,其中原因可能是提取液施用不均匀和用量不恒定。楝树能有效地抑制与寄主植物抗性相关的豇豆荚螟的危害,但“沾扫帚”法对持续控制虫害未免太原始了。  相似文献   
957.
【目的】分析广西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过程和特征,了解广西生态系统动态变化趋势,为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2005~2014年广西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盈亏和万元GDP生态足迹,分析生态系统的变化状态。【结果】2005~2014年广西人均生态足迹由1.6201 ha振荡式上升到2.7430 ha,其中化石能源地和耕地类人均生态足迹所占比重排前两位;人均生态承载力小幅增长,由0.7173 ha/人波动增加到0.7665 ha/人,其中草地类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少99.33%;人均生态赤字由0.9028 ha增加到1.1965 ha,说明广西生态系统处于逐步加剧的超载状态,化石能源地的生态赤字最严重,其次是耕地;万元GDP生态足迹由1.8949 ha/万元减少到0.8320 ha/万元,说明广西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建议】广西在城镇化进程中要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发展方式,并加大耕地保护,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958.
【目的】对厚皮甜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进行评价,为建立厚皮甜瓜果实质地评价标准和选育优良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应用质构多面剖析法(TPA,质地参数包括TPA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穿刺试验(puncture test,质地参数包括穿刺硬度、脆度和黏附性)和感官评价法(感官硬度、感官脆度、多汁性、紧实度、果肉粗细)对278份厚皮甜瓜种质果实质地进行评价。经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建立感官评价指标与质构仪测试指标间的关系模型,明确厚皮甜瓜果实质地评价重要指标,并通过聚类分析,对厚皮甜瓜种质材料进行分类。【结果】厚皮甜瓜果实质地的质构仪评价指标和感官评价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仪器评价的硬度、脆度、黏附性、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为自变量,分别建立了感官硬度、感官脆度、多汁性、紧实度和果肉粗细的预测模型。质构仪测试指标的因子分析中筛选出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377%。第1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咀嚼特性,第2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黏附性,第3公因子反映了果肉的回复性。咀嚼性、黏附性和回复性是影响厚皮甜瓜果实质地的重要参数。278份厚皮甜瓜种质按质地指标分为...  相似文献   
959.
针对横向甘蔗种植机施肥器施肥间距不规律、易烧芽等问题,在甘蔗横向种植机施肥器基础上设计了凸轮间歇机构,作用于施肥器施肥口,使施肥口呈周期性开关、规律性施肥.首先,取凸轮轴转速、凸轮近休止角及机车行进速度3个因素对施肥间距与周期纵向总长进行3元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仿真试验;其次,通过二次回归方程优化目标参数,获得最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960.
农作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增加、耕地的减少、人口数量的增多以及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培育具备多个优良性状的聚合品种已成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现代农业分子设计育种的核心任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是挖掘农作物优异基因的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作物中。这种分析方法成功揭示了控制农作物产量、品质以及抗逆性等关键育种性状的基因。本文系统总结了GWAS在5种代表性农作物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深入剖析了GWAS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趋势,期望为未来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