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2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中华绒螯蟹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江水系天然群体、人工选育F4A级群体、F4B级群体以及江苏射阳群体共95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F4A、F4B选育起始群体均来源于固城湖国家级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射阳群体为江苏省河蟹养殖普遍采用的苗种,其亲本为当地养殖河蟹。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4个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 o)分别为0.8053、0.8197、0.8105、0.8100,平均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7149、0.7161、0.7262、0.7286。其中,人工选育F4A级以及B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群体,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而言,本研究中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在较高水平,其中射阳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最高,天然群体最低,各群体间遗传多样性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天然群体、F4A级和F4B级选育群体聚为一支,而射阳群体单独聚为一支,表明人工选育中华绒螯蟹群体与长江水系天然群体间没有发生显著性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2.
<正>近年来,随着泥鳅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兴起了一定规模的菱、藕田套养泥鳅。在不影响菱、藕产量的情况下,可产100~250kg/667 m2的大规格优质商品鳅,此种模式的泥鳅养殖可使其经济效益成倍提高。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现将菱藕田套养泥鳅这一生态养殖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3.
不同湖泊养殖中华绒螯蟹脂肪酸组成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养殖中华绒螯蟹的品质,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江苏境内八大湖泊养殖品牌河蟹可食部分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八大湖泊养殖中华绒鳌蟹可食部分含1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烯酸(MUFA)3种,多烯酸(PUFA)10种。雌蟹SFA含量,以大纵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洪泽湖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雄蟹SFA含量,以长荡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MUFA含量,雌蟹以大纵湖蟹最高,与长荡湖蟹、阳澄湖蟹、洪泽湖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雄蟹以大纵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洪泽湖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PUFA含量,雌蟹以固城湖蟹最高,与洪泽湖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雄蟹以固城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24.
采用♀亲蟹平均规格分别为158.9g、132.8g,♂亲蟹平均规格为180g、150g两种群体繁育的蟹苗培育的1龄蟹种,其群体规格分别为128只/kg、160只/kg。在面积相同、放养密度相同、饲养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天然海水土池繁育的蟹苗培育的1龄蟹种成活率为5.1%、亩产蟹种8064只;而采用天然海水工厂化繁育的蟹苗,育种成活率为2.24%、亩产蟹种3609只;在蟹苗来源相同、饲养管理相同,培育池面积为19亩的培育池蟹种产量低于面积5亩的池塘。  相似文献   
25.
泥鳅(Misgurnus angtdllicaudatus)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传统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品,在国内、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十分畅销,市场需求量大。江苏省适宜泥鳅养殖的水体极为丰富,且市场上泥鳅的价格要比四大家鱼高出几倍,因此积极发展泥鳅养殖有着巨大利润空间和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实现农民增收、渔业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6.
为了测试选育中华绒螯蟹‘长江一号’的生长性能,于2009-2010年通过在相同养殖环境、相同饲养管理、相同养殖密度的条件下,采用现实生产中先进的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技术主导模式,进行‘长江一号’中华绒螯蟹生产性对比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龄蟹种培育的平均规格、存活率,选育系与对照系无显著差异;性早熟比例,选育系分比对照系降低5%;2龄成蟹养殖,‘长江一号’选育系比对照系生长快,平均体重增长快21.64%,呈极其显著差异(P<0.01),单产平均提高21.22%。选育系的平均日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2.73%,平均体重变异系数比对照组降低19.14%。连续2周年的生产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长江一号’生长快、群体规格整齐、养殖存活率高、增产效果明显,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市场应用和产业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江苏太湖、阳澄湖、滆湖、长荡湖、固城湖、洪泽湖、高宝湖、大纵湖八大养殖品牌河蟹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体重120-200g的商品蟹,可食部分总指数〉30%,最高的太湖蟹达35.71%,最低的滆湖蟹为30.01%,各品牌河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肥满度以滆湖蟹最高,阳澄湖蟹最低,各品牌河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固城湖蟹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阳澄湖蟹(p〈0.05),虽高于其它品牌河蟹,但差异不显著(p〉0.05)。可食部分17种氨基酸总量依次为:17.48、15.90、17.31、18.21、19.42、16.62、17.85、17.25;固城湖蟹与阳澄湖蟹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洪泽湖蟹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长荡湖蟹与阳澄湖蟹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它品牌河蟹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固城湖蟹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阳澄湖蟹(p〈0.05),其它品牌河蟹差异不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指数依次为:77.29,75.80,83.12,78.73,77.33,70.55,75.91,73.93。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的47.99%、47.80%、48.01%、43.95%、47.35%、48.23%、47.81%、49.47%,低于全鸡蛋白质模式,但均明显高于FAO/WHO模式。  相似文献   
28.
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绒螯蟹新品种“长江1号”是以体形特征标准、健康无病的长江水系原种中华绒螯蟹为基础群体,以生长速度为主要选育指标,经连续5代群体选育而成.该品种生长速度快,2龄成蟹生长速度提高16.70%;形态特征显著,背甲宽大于背甲长呈椭圆形,体型好;规格整齐,雌、雄体重变异系数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29.
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发展池塘养殖黄鳝,随着养鳝业的兴起,鳝病防治的研究也提到议事日程。本文介绍几种主要鳝病的病原、症状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0.
不同增养殖水体中华绒螯蟹一般营养成份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对不同增养殖水体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一般营养成分营养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华绒螯蟹成熟的10月,粗蛋白雌、雄蟹分别为19.48%、16.17%,与其他甲壳类水产动物蛋白质含量相当,粗脂肪雌、雄蟹为13.21%、10.91%,显著高于其他甲壳类水产动物。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雌蟹大于雄蟹,水份、灰份雌蟹小于雄蟹。不同增养殖水体10月份中华绒螯蟹粗蛋白含量呈现养殖水体(湖泊网围、池塘养殖)大于增殖水体(湖泊放流、长江野生)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