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对6个燕麦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茎粗、产草量、鲜干比、茎叶穗构成及营养品质、种子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在攀西地区冬闲田种植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能完成整个生育过程,其中天鹅、胜利者的生育期最短,为159d,所有品种中只有巴燕1号倒伏。供试燕麦的株高为118. 06~158. 54cm,品种间差异显著(P0. 05),青海444的株高最高,为158. 54cm,天鹅最低,为118. 06cm。参试燕麦的茎粗为4. 11~8. 29mm,青燕1号的茎粗最大,为8. 29mm,天鹅的茎粗最小,为4. 11mm。不同品种的株分蘖数为1. 55~4. 55个,胜利者和巴燕1号的分蘖数最多,为4. 55和4. 33,天鹅的分蘖数最少,为1. 55。不同燕麦品种的茎叶比为1. 87~3. 01。6个燕麦品种的干草产量为15 395. 81~23 227. 90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天鹅,为23 227. 90kg/hm~2,其次是胜利者,为21 844. 74kg/hm~2,再次是青燕1号,为19 333. 74kg/hm~2。不同燕麦品种的粗蛋白含量为6. 89~8. 74%,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胜利者,为8. 74%,其次是青海444,为8. 26%。各燕麦品种的RFV为83. 91~122. 92,RFV最高的是胜利者,为122. 92,其次是天鹅,为101. 35。参试燕麦的种子产量为3 280. 66~7 229. 91kg/hm~2,产种量最高的是天鹅、胜利者和青燕1号。综合评价得出天鹅、胜利者、青燕1号、青海444是适宜在攀西地区作为饲草生产,实现高产优质的燕麦品种。天鹅、胜利者既可用于饲草生产又可以进行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52.
本文拟探讨凉山地区种植的盛世紫花苜蓿的生长特点和性状表现,对其分枝初期进行抽样调查,为其推广种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3.
四川凉山亚热带地区冷季型组合草坪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8个冷季型组合草坪的建植筛选试验,得出在西昌地区亚热带气候条件下,高羊茅抗病、抗逆性强,早熟禾次之,多年生黑麦草易染锈病。试验表明,以生长较缓的高羊茅品种为主,适当组合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的组合草坪,是西昌地区建植常年绿色,质地优良草坪的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54.
柳茜 《四川草原》2005,(5):22-24
探明特定生态环境草坪草种地上营养器官茎、枝(蘖)、叶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品种组合表现特性是一个地区开展草坪建植的重要依据,此测定分析显示四川西南部亚热带暖温区秋播冷季型草生长势强的优势种是高羊茅、黑麦草,生长发育较慢的优势种为早熟禾;组合比例初步看出高羊茅、黑麦草约占80%,早熟禾约占20%为好;组合播种量初步指出以15~30g/m2为宜。  相似文献   
55.
经试验测定西昌生态区非秋眠苜蓿的鲜草产量可达113790.15kg/hm^2,产种量可达438.75kg/hm^2,相应性状小花结荚率达24.76%,花序结荚率达92.87%,成熟种子比率达72.53%,结合苜蓿需要的开花结实环境条件与凉山相应种植生态区的比较分析,揭示出西昌山地亚热带暖温区,冬春至初夏温暖干燥季节,是适应苜蓿结实产种的季节,表明在南方选择山地亚热带暖温区,是非秋眠苜蓿适宜的繁种区。  相似文献   
56.
57.
本试验设置添加25%苜蓿草粉为试1组,添加35%苜蓿草粉为试2组,不加苜蓿组为对照组,分别饲喂3个品种育肥肉兔,观察苜蓿草粉的饲喂效果。结果显示:添加苜蓿草粉后各品种肉兔的育肥增重明显提高,胴体屠宰性能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8.
经选择非秋眠生长特性3年生长期苜蓿作根系测定分析,得出0~30 cm、30~60 cm、60 cm以上根系生物量两品种平均约在73:21:6,表明根系分层生物量与北方基本一致,根冠比平均在1.16:1,趋于一致,表明非秋眠苜蓿品种适应南方亚热带生态区生长,并具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59.
通过140株选育单株性状测定分析,表明凉山光叶紫花苕普遍具有根蘖性状,分枝期根蘖平均生长率为88.90%,入土深5.05 cm;根蘖的生长随主根生长由上向下分点分层生长,经平行生长伸出地面形成新的枝条.因此初步看出,凉山光叶紫花苕应属根蘖型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60.
通过凉山光叶紫花苕在田埂、草丛中自然繁殖植株性状的通径分析,单株产量与相关性状的表型参数离差明显,可选性大,以单株重为依变量,分枝数、叶量、分枝长度、根重、根长为自变量,通径分析结果多元决定系数R2=0.8106,影响单株重量的主要性状是叶量、分枝长度,其次是根重、根长,分枝数对植株产量为负作用,为凉山光叶紫花苕的不断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