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2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华贵栉孔扇贝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贵栉孔扇贝属软体动物门,扇贝科,壳面呈淡紫褐色、黄褐色、淡红色或具枣红色云状斑纹,分布于日本的本州,中国南海及印度尼西亚等地。闭壳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千制品俗称“干贝”,为海八珍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华贵栉孔扇贝壳色美丽,经济价值高,生长速度快,人工养殖1年至1年半,壳高可达7cm以上,体重50g左右,是优良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2.
企鹅珍珠贝不同组织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对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 (Roeding)]的消化盲囊、鳃、外套膜、足部肌肉和闭壳肌肌肉5种组织中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酯酶(ESF)、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乳酸脱氢酶(LD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同工酶的表达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组织内的这6种同工酶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其位点的表达与否和酶活性的强弱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差异。企鹅珍珠贝的SOD、ESF同工酶在消化盲囊中有较高活性,而MDH、ME在闭壳肌中活性较高。研究中讨论了这些差异与组织生理功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企鹅珍珠贝珍珠培育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企鹅珍珠贝的生物学特性,对国内外企鹅珍珠贝人工育苗、养殖、育珠、遗传和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术前处理方式和不同规格珠核对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游离珍珠培育效果的影响。术前处理方式分别为抑制母贝性腺发育和促进性腺发育排精产卵,珠核规格分别为5.0 mm、6.0 mm、7.0 mm和8.0 mm,手术贝休养期为1个月,育珠期为18个月。结果显示:术前处理和珠核规格对育珠贝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存在显著影响(P0.05),促进性腺发育排精产卵处理的育珠贝休养期、育珠期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最高(62.0%、54.0%、21.0%和48.0%),未经术前处理的对照组最低(50.0%、38.0%、11.0%和32.0%),珠核直径5.0 mm组休养期、育珠期手术贝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最高(64.0%、54.0%、22.0%和45.0%),8.0mm最低(42.0%、33.0%、8.0%和22.0%)。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手术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企鹅珍珠贝育珠贝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企鹅珍珠贝游离珍珠培育的合适的珠核规格为5.0~6.0 mm。  相似文献   
15.
养殖笼具对马氏珠母贝育珠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马氏珠母贝的育珠效益,分别采用锥形笼、塑料筐和柱形笼进行马氏珠母贝育珠贝休养,采用锥形笼、柱形笼和片笼进行育珠,比较养殖笼具对马氏珠母贝育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笼具对马氏珠母贝育珠贝休养留核率存在显著影响,柱形笼休养的马氏珠母贝育珠贝留核率最高,马氏珠母贝合适的休养笼为柱形笼和塑料筐。养殖笼具对马氏珠母贝育珠贝的成活率、留核率和优质珠率存在显著影响,柱形笼养殖的育珠贝成活率、留核率和优质珠率最高,锥形笼最低,合适的育珠贝养殖网笼为柱形笼和片笼。  相似文献   
16.
斑节对虾仔虾发光病治疗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二氧化氛、硫酸铜、甲醛、土霉素、氯霉素、红霉素,进行治疗斑节对虾仔虾发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1g/m3二氧化氛、30ml/m3甲醛可以杀灭斑节对虾仔虾发光病的病原体。其他几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国外珠母贝养殖培育黑珍珠的研究进展,综述介绍了珠母贝分类、形态、生态和分布等生物学特征,采集天然苗种,幼虫培育的水质因子、饵料和培育密度等人工育苗技术,养殖笼具和养殖方式等母贝养殖技术,以及小片贝选择、手术前处理、植核季节等珍珠培育技术研究进展。建议加强珠母贝优良品种培育、养殖方式和植核育珠技术的研究,提高珠母贝海区养殖成活率和植核育珠的留核成珠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我国珍珠产业的现状,阐述了我国珍珠贝良种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提出珍珠贝良种保障体系研究的重点应包括良种选育与种质创新、良种种质安全保存和种质质量控制三个方面技术创新与探索开发,重点指出在我国南方建立珍珠贝良种场对振兴我国珍珠产业的重要作用,并对建设我国珍珠贝良种保障体系需开展的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组织蛋白酶B基因(CatB)在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明确CatB在大珠母贝中的功能作用,为培育生长快且抗逆性强的大珠母贝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RACE克隆大珠母贝CatB基因,利用ExPASy ProtParam、ExPASy ProtScale、NPS@SOPMA、SWISS-MODEL及SignalP 4.1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tB基因在大珠母贝外套膜(套膜区、边缘膜区和中央膜区)、肝胰腺、鳃、足和闭壳肌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珠母贝CatB基因cDNA序列全长1365 bp,其开放阅读框(ORF)1026 bp,5'非编码区(5'-UTR)长度81 bp,3'非编码区(3'-UTR)长度258 bp,共编码341个氨基酸残基。大珠母贝CatB蛋白分子量为37.73 kD,理论等电点(pI)为6.66,脂溶性系数为67.48,不稳定指数为31.18,亲水性平均系数(GRAVY)为-0.451,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在第89~337位氨基酸存在一个Pept-C1结构域。大珠母贝CatB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占51.03%,α-螺旋占26.98%,β-转角占9.09%,延伸链占12.90%;三级结构与马氏珠母贝(P.fucata martensii)CatB蛋白结构相似。大珠母贝CatB氨基酸序列与马氏珠母贝CatB氨基酸序列(ADX32985.1)的相似性高达90.91%;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XP_011428258.1)、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ANG56311.1)、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AEF32260.1)的CatB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9.47%、65.38%和62.18%。CatB基因在大珠母贝外套膜的套膜区、边缘膜区和中央膜区及肝胰腺、鳃、足和闭壳肌等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P<0.05),其次是外套膜的套膜区和中央膜区。【结论】CatB基因在大珠母贝肝胰腺中高表达,其次是外套膜的套膜区和中央膜区,故推测CatB是通过参与大珠母贝的消化吸收作用而调控其生长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20.
广东雷州流沙湾养殖企鹅珍珠贝多毛类寄生虫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流沙湾养殖的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多毛类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锥形笼养殖2~4年的企鹅珍珠贝母贝多毛类寄生虫病感染率为39.13%~44.98%,开放式养殖2~4年为26.6%~35.63%,同一养殖方式各龄母贝多毛类寄生虫病感染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养殖时间两年时,多毛类寄生虫病的感染率与养殖方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养殖时间3年和4年时,多毛类寄生虫病的感染率与养殖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锥形笼养殖的企鹅珍珠贝左壳较易感染多毛类寄生虫病。企鹅珍珠贝感染多毛类寄生虫病后,其生长与健康贝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