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福建省山塘水库众多,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养殖规模迅速发展。但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病害发生日趋频繁,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和养殖模式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山塘水库养殖中的主要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指导生产,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2.
应用原核生物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草鱼致病菌株LCCiL90625NA进行16SrRNA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核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与Plesiomonas shigelloides菌株PIC3的16SrRNA基因序列(NCBI登录号:GQ359957)同源性最高,为99.7%。同时,通过与弧菌科代表菌株16SrRNA基因构建的发育进化树表明,该菌株与已登录的类志贺邻单胞菌聚为一类。设计引物扩增Plesiomonas shigelloides 23SrRNA基因的特异性片段进一步证实分离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同时证明该引物可以用于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3.
复方甲苯咪唑对拟指环虫的杀灭效果和对欧洲鳗的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6℃,28℃,30℃水温下复方甲苯咪唑对欧洲鳗的毒性试验表明,随水温升高、药浴时间延长、药物浓度提高,甲苯咪唑对欧洲鳗的毒性加强;复方甲苯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对拟拟环虫的杀灭率表明,甲苯咪唑对拟指环虫具强杀灭能力,左旋咪唑对拟指环虫无杀灭能力,可用甲苯咪唑替代复方甲苯咪唑。  相似文献   
34.
莫桑比克鳗鲡养殖生物学主要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莫桑比克鳗鲡(Anguillamor morata)玻璃鳗经形态学鉴定品种后,开展了主要养殖生物学特性研究。耐受高温和低温分别为39℃和7℃,适宜生存水温15℃~33℃;耐受盐度与水温相关,水温30℃致死盐度2.9%,适宜盐度小于1.1%,20℃致死盐度2.7%,适宜盐度小于1.8%,10℃致死盐度2.1%,适宜盐度小于2.0%;耐受pH值与水温相关,30℃致死pH值分别为3.5和11.0,适宜pH值6.0—7.0,20℃致死pH值分别为4.0和11.0,适宜pH值6.0~8.0,10℃致死pH值分别为3.5和10.5,适宜pH值5.5—8.5。常用药物S高聚碘、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苯扎溴铵、溴氯海因、甲醛、敌百虫的安全浓度高于或接近常用浓度,硫酸铜、溴氰菊脂乳油、氯氰菊脂、甲苯咪唑的安全浓度低于常用浓度。水体中非离子态氨的安全浓度为2.51mg/L,亚硝酸氮的安全浓度为55.12mg/L。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常用8种消毒剂对养鳗池水细菌的杀灭效果试验,结果说明;消毒剂对池水细菌的杀灭效果显著,但不同消毒剂的作用效果及对细菌杀灭速度不同,同时讨论了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6.
为获得6种常用渔药对大刺鳅苗种的安全浓度,为大刺鳅苗种培育及养殖生产中的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在水温25~28℃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换水补药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以平均体长为(7.65±1.03)cm、平均体重为(1.193±0.529)g的大刺鳅苗种为试验对象,研究了6种常用渔药对大刺鳅苗种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溶液、高效氯氰菊酯溶液、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浓戊二醛溶液、立达霉对大刺鳅苗种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308、0.027、0.491、0.041、4.598、1.053 mg/L。6种常用渔药中,三氯异氰尿酸对大刺鳅苗种的毒性最大且安全浓度远低于常用浓度,应禁用;阿维菌素溶液、高效氯氰菊酯溶液、二氧化氯、浓戊二醛溶液和立达霉的安全浓度高于或处于常用浓度范围内,可按规范要求使用。按照有毒物质对鱼类毒性等级的评价标准,高效氯氰菊酯溶液和三氯异氰尿酸属于高毒,阿维菌素溶液和二氧化氯属于中毒,而浓戊二醛溶液和立达霉属于低毒。  相似文献   
37.
正鳗鲡养殖1879年始于日本,1920年便实现生产性养殖,一度为世界养鳗第一大国,现产量仍据第二;中国台湾1952年开始试养,1957年实现生产性养殖,一度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但随着种苗供应和产品市场影响及中国大陆和韩国发展的影响,现仅有少量养殖;中国大陆1972年开始试养,1979年迅速崛起,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养鳗大国;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养鳗,1985年后不断发展,现已成为第  相似文献   
38.
以复配试剂及组成成分吡喹酮和克螨特浸浴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分别测定浸浴12、36、45h及换水后12、36、67h鳗鲡血液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等血常规指标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胆碱脂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血尿素氮生化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同一取样时间,不同药物处理组及对照组相互间绝大部分指标差异不显著。在有效驱虫浓度范围内,复配试剂对欧洲鳗鲡内脏器官及生理机能未产生严重损害,对鳗鲡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9.
欧洲鳗败血症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欧洲鳗颐养殖过程中.自1995年开始发现一种新的疾病:温和气单胞菌败血症。其病原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主要流行于养殖周期中的黑仔及幼鳗阶段,流行高峰季节为7、8、9月份的高温季节,但今年的调查发现在1、5、6月份亦发现本病的小地域流行,说明本病的流行季节在不断拓展,而且本病于今年成为高温期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传染速度快,往往于数小时内即吁发现池内病鳗数量的显著增加,一般引起的感染率在10%以上,病鳗的死〔率达80%以上。病鳗的主要症状为:体弱,于水流缓慢处或池角水面缓游,部分病鳗喜吊挂于…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