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柴达木盆地中西部极度干旱,气候冷温,盐生植物黑果枸杞占有一定生态位。采集0 ~ 40 cm土样,用超细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部分元素含量,研究了柴达木黑果枸杞原生地土壤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原生地土壤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Se、Sr含量较高,Co、Ni、V、Zn等含量相对低;Cl、S含量、富集程度(Kc > 3.0)俱高,稀土类元素富集程度普遍偏低,Ag、Pb、Br、W有局部聚集现象(C.V > 50%),但未有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控制限值的元素。柴达木黑果枸杞原生地土壤能够较高程度富集Cl(Kc > 40.0)、S(Kc > 7.5)、Se(Kc > 4.0)及Sr(Kc > 1.0)等元素是母质与气候双重因素造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燕麦中β-葡聚糖的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对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酶测定法、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刚果红分光光度比色法)的研究,以及对β-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方法(高效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工注射草鱼疫苗和应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预防鱼病、改善养殖环境,进行培育草鱼冬片鱼种高产试验,每667m2获得2035kg草鱼鱼种和纯利润5001.7元,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因子对青稞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的水溶液为溶剂,青稞粉为原料来浸提青稞类黄酮,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青稞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5%,料液比为1:15,浸提温度为40℃,浸提时间1h。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新干县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在灌溪千亩科技示范基地进行了草鱼池塘套养鳜鱼夏花当年育成试验,经过6个多月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不同浸提液处理对几种禾草化感潜力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甘肃马先蒿植株浸提液和粉末浸提液以及根区土壤浸提液对5种禾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揭示甘肃马先蒿对人工草地退化的潜在作用,为退化高寒草甸恢复和人工草地的建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不同浸提液处理对5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的化感效应,总体而言,粉末浸提液对5种禾草的抑制作用比整株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大。甘肃马先蒿整株浸提液和粉末浸提液对5种禾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为:对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Qinghai’)的化感潜力最大,对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Tongde’)最弱,而根区土壤浸提液对同德老芒麦的化感潜力最大,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最弱,对其它3种的作用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脂肪酸对高寒草甸土壤退化及植被演替指示作用规律,采用野外调查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对高寒草甸植物与土壤中脂肪酸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53种高寒草甸植物中含有脂肪酸68种,其中1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及45种饱和脂肪酸,碳数范围为3~28。土壤样品含有41种脂肪酸,其中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和33种饱和脂肪酸,碳数分布范围与植物相同。含量较高脂肪酸的碳数分别为C_(24)、C_(22)、C_(20)、C_(18)和C_(16),脂肪酸有显著的偶碳数优势。对比研究菊科、禾本科以及莎草科的脂肪酸种类,菊科植物含有16种独有脂肪酸,禾本科唯一独有脂肪酸为6,9,12-十八碳三烯酸,莎草科中未发现独有脂肪酸。退化高寒草甸植物长链脂肪酸(C_(20))种类数高于土壤,而轻度退化以及未退化高寒草甸植物与土壤种类无明显差异。因此脂肪酸种类及含量可以作为评价土壤退化和植被演替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池塘主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成鱼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站新干示范基地2010年从湖北黄石市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乌仔30×104尾,当年养成规格50g/尾的鱼种。2011年对鱼种进行池塘成鱼高产养殖试验,经过300d的养殖,取得667m^2产765kg,出塘规格420g/尾,成活率85%以上,667m^2均利润2276元,投入产出比为1:1.3的养殖效益,达到高产高效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6月,在赣州、吉安、南昌等地的水产苗种生产大县开展"美婷"制剂对感染水霉的鱼卵、鱼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美婷"制剂对防治"四大家鱼"鱼卵水霉病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鱼卵水霉发病率,提高出苗率;但对黑尾近红鲌及斑点叉尾鮰鱼卵的发霉率、出苗率效果不显著,这可能与鱼卵受精率、孵化用水水质有关。另外,对发病池塘的草鱼水霉病防治效果显著,能很好的防治水霉病。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在高寒地区干旱气候条件下不同植物以及同种植物不同部位中植硅体的形态特征,丰富植物植硅体形态研究成果,以期为该区域古植被重建和植物分类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湿式灰化法提取了共和盆地塔拉滩地区常见荒漠植物中的植硅体,并且对提取出的植硅体类型进行了鉴定和形态参数的测量。结果表明:10种植物中共统计到植硅体81298粒,鉴定出主要植硅体类型20种,包括帽型、棒型、齿型、尖型、哑铃型和不规则块状等;植物地上部位与地下部位中6种主要植硅体类型的参数大小分别为0.9~40.1和1.1~42.6 μm。不同科属的荒漠植物均拥有独有的典型植硅体类型,且不同部位中主要植硅体类型存在差异。同一形态植硅体的百分含量和参数大小在不同植物及同种植物不同部位中也存在一定差别。总体上,植物样品地上部位中植硅体的类型和数量均多于地下部位,其中禾本科植物中植硅体类型和数量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