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近年来,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产业化发展,把农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来规划,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来构建,打响特色品牌、清真品牌、绿色品牌,打造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市场营销高地,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初步形成了10大农产品加工集群。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2%。但是,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仍然面临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突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2.
<正>甲壳动物中的虾蟹类主要营水生生活,其中大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蜕壳又称蜕皮[2],包括旧表皮的蜕去和新表皮的形成[3]。蜕皮作为甲壳动物生长发育的标志性特征,其在整个生活史中具有周期性的动态变化[4],从上一次蜕皮结束到下一次蜕皮结束的时间为一个蜕皮周期[5]。阐明虾蟹类的蜕皮周期及各期的特征[6]是解决虾蟹类水产养殖过程中蜕皮不同步、蜕皮失败等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蜕皮分期鉴定技术是研究蜕皮周期极为重要的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43.
真蛸热休克蛋白90基因(HSP90)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田田  苏永全  洪婧妮  邬阳  张曼  毛勇 《水产学报》2012,36(9):1367-1375
为深入了解真蛸热应激响应机制,实验以真蛸的应激蛋白为研究对象,借助同源扩增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真蛸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cDNA全序列(2 709 bp),它包含119 bp的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454 bp的3’UTR和2 136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ing reading frame,ORF),ORF共编码711个氨基酸,推算其分子量为81.5 ku,理论等电点为5.09。同源分析显示,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并且含有HSP90家族特有的5个保守信号序列区域。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所有选取的组织中均有表达,肝组织中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44.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一种带有还原糖类保护剂的β-葡聚糖酶酶活。通过检测酶液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排除影响DNS法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采用稀释法测出样品酶液的实际酶活。此方法在添加还原糖类保护剂的酶液产品中可以测出其实际酶活,并用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45.
为筛选能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细菌,对AFB1污染的饲粮进行生物脱毒。以AFB1结构类似物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初筛,将含有标品AFB1(500μg/L)的发酵液进行复筛,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根据波长600 nm处测定的菌液的吸光值大小进行培养基成分优化。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稳定的AFB1降解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lus,命名为WZ-4,该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KJ855772。在温度36℃、p H值7.0、接种量5%条件下,在含有500μg/L的AFB1发酵培养基中培养72 h,WZ-4菌的降解率为75.25%。该菌生长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0.05%的Mg2+、Ca2+、Cu2+以及Fe3+对该菌株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Mg2+的抑制作用最小,Cu2+的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稚贝对浮游微藻的滤食选择及生物沉降作用,分别在稚贝滤食0、3、6、10h后采集育苗池中的微藻水样,分析浮游微藻的种类和数量变化,测定水体透明度、悬浮物、叶绿素a等理化因子的变化.结果 显示:调查期间共观察到近50种浮游微藻,主要包括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