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近年来,由于大鲵苗种价格较高,从事大鲵繁殖的利润空间较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大鲵养殖场尝试进行大鲵的人工繁殖.要做好大鲵人工繁殖工作,亲本培育是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区分大鲵亲本的性别并进行针对性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另外,对于参繁大鲵需要有合理的性比搭配,并且在注射催产剂时雌雄亲本的注射剂量和次数也各不相同.因此如果不能准确地判断大鲵亲本的性别将会严重影响繁殖工作的进展,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仅从目前关于大鲵研究报道的情况看,对幼鲵阶段和成鲵的非繁殖期进行大鲵的雌雄性别鉴别是一个公认的难题,而对于接近繁殖期的亲鲵,目前,多从以下七个方面区分大鲵性别:  相似文献   
12.
初步研究了在养殖池塘中施用天辰渔肥对水体浮游动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固态渔肥和液态渔肥的施用,试验池中的原生动物和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数量都有较大的增长;②施用固态渔肥和液态渔肥都能够促进水体中的浮游动物的增长,不同的是施用固态渔肥后,产生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在经过一个高峰后有个回落的过程,而施用液态渔肥后效果产生得比较慢,但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由此可见,固态渔肥见效快,持续时间短;液态渔肥见效慢,持续时间长;③施用渔肥后养殖池塘里浮游动物总量大幅增加,从而丰富了池塘中的饵料。说明渔肥的施用,能够有效的调整养殖池塘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增加水体的鱼产力。  相似文献   
13.
选择宜城市南洲的4块稻田进行鳖稻共生模式试验。结果发现,鳖稻共生模式的效益是单纯种稻的4.2倍,而且试验中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水稻和鳖均未发生病虫害。表明鳖稻共生模式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稻田种养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稻虾种养,是中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第一大模式,在稳定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中国稻虾种养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稻虾种养产业发展模式,分析稻虾种养产业面临困境,提出促进稻虾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稻虾种养仍然处于政策环境良好、发展动力很足的战略机遇期,稻虾种养面积和产量稳步增加,区域稻虾生产方式特色明显,稻虾米和小龙虾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稻虾种养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江环湖平原和低山丘岗库区的周边。中国稻虾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稻虾“双水双绿”发展、稻虾米产业链发展、小龙虾三产融合发展、无环沟稻虾生态种养发展等为代表的五种产业发展模式。但也存在着水稻与小龙虾发展不协同、理论技术落后生产实际、稻虾产业体系有待健全、政策保障举措亟需完善等问题。因此,推动中国稻虾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需要以科学规划引领稻虾产业规范协同发展、以科技创新助力稻虾产业转型升级、以三产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以政策完善保障稻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