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邹勇  汪倩  吴继华 《茶业通报》2005,27(2):66-68
我场从事茶叶生产已50多a,地处黄山市屯溪西郊,远离工矿企业,公路主干道。茶园四周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茶树生长环境优良。在茶树栽培管理上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合理的方法。1搞好茶园生态建设生态条件好的茶园茶叶产量高、品质好,受病虫害和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也较小,搞好生态建设是无公害茶园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茶园周围、园区道路两旁,园区土层较浅处广植树木,在全场41.3hm2成片茶园中均匀分布,开挖了18个大大小小的鱼塘,既方便了生产用水又改善了茶园小气候。对于茶园自身而言,通过合理密植、园相改造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增…  相似文献   
12.
育肥时间对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育肥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技术,研究了育肥时间对三疣梭子蟹雌体卵巢发育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1)经90 d育肥的雌体卵巢指数显著上升,出肉率和总可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育肥30~60 d的总可食率达42%以上。(2)育肥时间对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育肥60 d卵巢和肝胰腺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水分含量最低;育肥使肝胰腺和卵巢中胆固醇百分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育肥后期卵巢和肝胰腺中的磷脂含量显著上升;就不同组织而言,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最高。(3)育肥使卵巢和肝胰腺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变化;整体上,肌肉的脂肪酸营养价值优于肝胰腺和卵巢。(4)育肥早期卵巢中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整个育肥过程中肌肉中的甜味氨基酸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育肥60 d后卵巢和肌肉中所有必需氨基酸分值均大于100,无限制性氨基酸。研究表明,生殖蜕壳后的三疣梭子蟹雌体适宜育肥时间为60 d,育肥不仅提高了总可食率,且优化了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模拟雨滴条件下崩壁不同土层的溅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壁是崩岗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崩壁不同土层的溅蚀特征,采用自制雨滴发生装置模拟不同直径雨滴,分析了不同雨滴大小和雨强下崩壁3个土层溅蚀量、溅蚀土壤颗粒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崩壁3个土层的溅蚀土粒均大都分布在0—5cm的范围内,其中,红土层的溅蚀量随雨滴强度的变化率最大,碎屑层次之,砂土层最小;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土壤特性对溅蚀量的影响大于雨滴强度;溅蚀土粒中砂粒(0.05~2mm)百分比最大,而黏粒(0.002mm)百分比最小,可以推测出使溅蚀量达到最大的粒径范围;崩壁3个土层的溅蚀土粒中,随着溅蚀距离的增加,砾石(2mm)最不易被溅移,粉粒(0.002~0.05mm)和黏粒(0.002mm)最易被溅移。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水生生物高毒的杀虫剂,氰戊菊酯(Fenvalerate,FV)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残留将会危及到养殖生物的安全。本研究选用过碳酸钠和次氯酸钠作为添加药物,探究了水产养殖常规管理活动中的药品添加对FV消除规律的影响,并借助气象色谱仪的检测结果分析了在两种药物的不同添加水平条件下FV的消除规律。研究结果发现,30 mg/L过碳酸钠和40 mg/L次氯酸钠的添加对FV及其顺反异构体(反式异构体FV1和顺式异构体FV2)的消除产生显著效果,FV消除半衰期范围为2.87 d~10.85 d,FV1的半衰期为2.88 d~12.55 d,FV2的半衰期为2.83 d~9.56 d。通过相应指标均值分布及相关性分析发现,FV的消除加快与高浓度的过碳酸钠和次氯酸钠对水体pH的影响有关。过碳酸钠主要通过提高水体pH和自身的氧化作用来消除水体中残留的FV,次氯酸钠在养殖水体中主要通过提高水体pH水解环境中的FV。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高浓度的过碳酸钠和次氯酸钠消除养殖水体中FV的残留,但是需要根据养殖对象及水体环境条件确定合适的添加水平。在FV消除规律方面,两类药物的添加并没有对FV顺反异构体的消除带来显著差异,FV顺反异构体消除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明确。本研究明确了水产养殖常规管理活动对FV消除的促进作用,为养殖环境中FV的安全使用和残留消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一种简单、高效检测中华绒螯蟹中重金属镉残留量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及微波消解2种前处理方法,利用ICP-MS测定性腺(G)、肌肉(M)及其两者混合的全部可食部分(B)中的重金属镉残留量,并依据回收率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利用湿法消解进行前处理时,G、M、B中镉的检出限范围是0.0025~0.0045μg/g,回收率分别为96.24%±2.13%、99.93%±3.50%和94.74%±1.42%,M的回收率显著高于G和B(P0.05);同样地,在利用微波消解进行前处理时,G、M、B中镉的检出限范围是0.0012~0.0027μg/g,回收率分别为104.76%±7.40%、92.38%±10.26%和91.850%±4.25%,G的回收率显著高于M和B(P0.05)。前处理方式影响基质的回收率,不同的前处理适用于处理不同的基质,在处理蟹肉时,最好选择湿法消解法;在处理性腺时,最好选择微波消解法;而处理整个可食部位时,两者都可以。考虑到回收率都能接受,而微波消解法具有用时短、操作简单快速、试剂消耗小等特点,在实际操作时应选择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  相似文献   
16.
17.
中华绒螯蟹不同可食部位对重金属镉的富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构建养殖生态系统,设置4个镉暴露浓度(0、5、50和100μg?L?1)来探究镉在中华绒螯蟹体内不同可食部位(性腺、蟹身肉、蟹腿肉)的富集残留效应差异。结果表明:1、镉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残留值为性腺>蟹身肉>蟹腿肉,且性腺的占比均达85%以上。2、各可食部位镉的残留量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水环境中镉的浓度呈正相关。同一可食部位,低、中和高浓度处理的富集系数与水环境中镉浓度呈负相关;同一浓度处理下,中华绒螯蟹体内不同可食部位的富集系数均为性腺>蟹身肉>蟹腿肉。3、镉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残留可能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系统揭示水环境中镉在中华绒螯蟹体内不同可食部位的富集残留差异,为镉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分布、富集和迁移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中华绒螯蟹的安全养殖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前期对橡胶树胶胞炭疽病菌分泌蛋白组进行预测的基础上,通过RT-PCR的方法克隆了1个候选分泌蛋白基因并命名为Cg BASP2(Biotrophy-associated Secreted Proteins 2 of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该基因编码10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85×10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含有1个18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不含任何跨膜结构域。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Cg BASP2与草莓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Nara gc5)、西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MAFF)、玉米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菜豆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um)和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 70-15)的BASP2同源,同源性分别为100%,90%,87%,87%和67%。为了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Cg BASP2基因的敲除突变株ΔCg BASP2。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与野生型菌株相比ΔCg BASP2突变菌株不能对橡胶树叶片产生致病性,由此可见,Cg BASP2基因在胶胞炭疽病菌的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水溶性、优异成膜性及黏结力的聚乙烯醇在包装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其较低拉伸强度和阻隔性能严重影响应用效果。笔者以自制氧化石墨烯为加强相,以维生素C为绿色还原剂,制备了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薄膜,重点研究了石墨烯的含量对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引入不仅可明显改善聚乙烯醇基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阻水阻氧性能,而且还可赋予其导电性能。但是石墨烯的用量存在一个阈值: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从1%逐步增加到5%时,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对水的接触角和导电率均逐渐增加,吸水率和氧气透过系数均逐渐降低;但当石墨烯质量分数超过5%时,上述效果将不复存在,故将质量分数5%定为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薄膜中石墨烯用量的阈值。  相似文献   
20.
对从海南大学薯蓣种质资源圃的不同大薯根部土壤中分离的产纤维素酶细菌X-6进行鉴定及产酶条件研究.采用细胞学染色、生理生化指标、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测定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培养时间、温度、pH值和碳氮比等因素对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初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最优条件组合.菌株X-6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菌株芽孢着生在细菌中部位置,淀粉酶、明胶水解酶阳性.GenBank中X-6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HQ844479 Bacillus cereus strain JSYM28相似性最高(99%).菌株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基碳氮比为2:4,pH 7.0,42℃培养72 h,在此条件下CMC酶活力和滤纸酶活力分别为137.10、171.07 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