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5篇
综合类   60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规模猪场伪狂犬弱毒疫苗滴鼻免疫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毒(PRV)在我国猪群中流行广、危害大,伪狂犬病的净化势在必行。对浙江省3家猪场的仔猪进行伪狂犬弱毒疫苗滴鼻免疫试验,并根据gB和gE抗体检测结果调整其免疫程序。结果表明,阳性猪场滴鼻加肌注程序免疫后,在90,120,175日龄gE阳性率分别由69.57%,0%,100.00%降低至41.70%,29.20%和20.80%;阴性和弱阳性猪场2种免疫程序的抗体阳性率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滴鼻加肌注的免疫策略优于单独的肌注免疫,在PRV阳性猪场采用滴鼻免疫能阻断PRV的早期感染,保护仔猪不受PRV野毒侵害。  相似文献   
152.
采用饱和硫酸铵盐析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方法制备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体质量为500~1 000 g)免疫球蛋白(IgM),以其为抗原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免疫3~4次后,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方法对杂交瘤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阳性克隆经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6株针对罗非鱼IgM的单克隆抗体(mAb),分别命名为1C10、1C2、1G11、2C2、2F9和4B3,所有单抗均为IgG类,各株杂交瘤的细胞上清ELISA效价为1∶800~1∶3 200;制备4B3和1G11的腹水单抗,ELISA效价分别为1∶102 400和1∶6 400。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mAb 4B3能在变性条件下识别罗非鱼IgM的重链,约在相对分子质量85 000左右。用ELISA检测4B3对罗非鱼IgM的敏感性,IgM灵敏度为10μg/L。利用所制备的单抗4B3建立了评价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灭活疫苗免疫罗非鱼血清抗体水平的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方法,结果表明:腹腔注射和浸泡免疫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14 d后,两种免疫方式的罗非鱼血清抗无乳链球菌的抗体比对照组稍有增加;免疫21 d后,两种免疫方式的罗非鱼血清抗体均有明显增加;免疫35 d后增加更为显著,达到最高峰,注射组效价达1∶2 560,浸泡组达1∶640;免疫56 d后抗体开始下降,直到第98天还维持在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抗体水平。本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罗非鱼IgM mAb可用于评价罗非鱼疫苗免疫效果及抗体产生规律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3.
为寻找对亚硝酸盐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稳定和安全的优良菌株,采用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NOB)富集、分离技术从湖州某水域淤泥中分离得到一株纯培养菌株N3。提取细菌的总DNA,利用细菌16S rDNA特异性引物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anger末端终止法测序分析,用NCBI-Blast软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等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N3的DNA扩增产物片断大小为1441 bp,测序结果经检索证实N3与标准菌株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 (AY665978.1) 16S rDNA保守性片段有100%的同源性,可以判定所分离得到的N3菌株为纤维单胞菌属的纤维化纤维单胞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  相似文献   
154.
新城疫V2病毒和耐热鸡新城疫V4疫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5.
细菌病原的感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多因子作用过程,它要求病原菌众多毒力基因产物的协调一致,并能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一同进化。在大多数情况下,病原菌会根据感染部位所遇到的环境随时调整各毒力基因的表达。为了有效地研究这个复杂的过程,许多体外系统已经被建立起来,力争在反映宿主体内生理条件下研究细菌基因的表达和各种突变株的行为。这些系统包括了运用一些特殊培养条件,如pH、温度、铁离子水平的改变等来观察检验病菌的黏附、侵袭、在巨噬细胞中的生存、细胞毒性等。然而,由于宿主体内环境的复杂性,特别是感染过程中免疫反应的复杂性,不可能在体外精确重现宿主一病原间相互作用的所有方面。一个在体外非常重要的基因或许在体内却不一定如此重要,反之亦然。体外实验中,多种毒力因子由一个确定的调控子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体内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6.
对患病中华鳖(Trionyn sinensis)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从患病中华鳖肝、肾、脾及腹水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开展人工感染试验,并利用K-B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HD01为本次引发中华鳖病害的病原菌,其对中华鳖的LD50为4.48×106CFU/g。HD01株理化特性与粘质沙雷氏菌一致,16S rRNA序列与粘质沙雷氏菌同源性为99%,综合判定分离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HD01株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及苯唑西林等1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拉定、新霉素等7种抗生素耐药。分离菌株HD01是中华鳖病原菌,养殖时可选用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及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57.
简要回顾和总结了气单胞菌的分布、分类地位、分离鉴定和生长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概述嗜水气单胞菌的外膜蛋白(OMP)、胞外分泌物(ECP)等致病因子、诊断技术及疫苗开发方面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8.
从大黄鱼致病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GYC1108-1株提取外膜蛋白(OMP)、脂多糖(LPS)和胞外产物(ECP),并进行毒性实验,以研究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特征.结果表明:OMP、LPS致病性较弱,而ECP可导致鱼死亡,初步得出哈维氏弧菌GYC1108-1株的主要致病因子为胞外产物,其对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5 μg·g-1;该蛋白酶与底物偶氮酪蛋白(azocasein)作用的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28℃,对热敏感,分子质量为55 ku;该酶活性被碘乙酸抑制,也被SDS和HgCl2完全抑制,PMSF和ZnCl2能部分抑制该蛋白酶活性,而CuCl2、CaCl2、MgCl2对该酶活性影响不大,2-巯基乙醇、DTT、L-半胱氨酸、EDTA和EGTA对该酶活性有促进作用,表明其为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发现ECP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淀粉酶、卵磷脂酶和脂肪酶活性,无脲酶活性;免疫印迹结果发现GYC1108-1的ECP能与大黄鱼抗GYC1108-1血清发生免疫发应,分子质量为55 ku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159.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细菌性疾病主要由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通过脱脂奶平板检测及酶活性试验得出温和气单胞菌TL97528株分泌的胞外蛋白酶为丝氨酸蛋白酶,而丝氨酸蛋白酶是气单胞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根据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引物,PCR扩增出一长度为809 bp大小的特异片段,该序列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FJ357446。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已发表的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丝氨酸蛋白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F253471)同源性为98%、与其他几株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丝氨酸蛋白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F126213、AY841795、DQ127822、CP000462、CP000644、AF159142)同源性分别为98%、82%、82%、82%、81%、81%,与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丝氨酸蛋白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X67043)同源性为80%。用DNAstar软件分析,与鳖源温和气单胞菌TK961010株的同源性为98%,...  相似文献   
160.
仙居鸡抑制素/活化素β_A亚基成熟区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发表的来航鸡抑制素 /活化素βA 亚基序列设计引物 ,运用RT PCR技术从仙居鸡卵泡的颗粒细胞总RNA中扩增出抑制素 /活化素βA 亚基成熟区序列 ,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 ,所测鸡成熟βA 亚基是由 116个氨基酸 (aa)残基组成的蛋白质 ,共有 9个半胱氨酸残基 ,与发表的鸡及哺乳类相应序列对比 ,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9.2 %和 81%~ 85 .2 % ,其预测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10 0 %和 96 .6 %~ 97.4 % ,且所测鸡 βA 亚基成熟区半胱氨酸残基的数目和位置与发表的鸡和哺乳类相同 ,说明该亚基的序列及结构在不同物种间具高度保守性 ,揭示其可能具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