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2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猕猴桃的无架矮化密植栽培戴孝祖,钱亦农,潘桂平,罗以泰(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多经办·432100)(孝南光明特种水产养殖场)猕猴桃为蔓生浆果,富含维生素,被誉为水果之王。为解决其修剪与架材费高的难题,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们根据孝南光明特种水产养殖场种猕...  相似文献   
22.
23.
棘头梅童鱼人工授精方式和孵化盐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的人工授精方法和孵化盐度对棘头梅童鱼(Collichtys lucidus)卵子受精率和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于2011年5~6月采用3种人工授精方法和3种孵化盐度(10、20、30)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1)3种不同的授精方式下,棘头梅童鱼卵子受精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2)3种孵化盐度下,受精卵孵化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仔鱼畸形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菊黄东方鲀仔鱼的摄食节律和对丰年虫的消化时间,在盐度28,水温18~20 ℃条件下,对12日龄的菊黄东方鲀仔鱼进行了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菊黄东方鲀仔鱼对丰年虫的消化时间为2.5 h。持续光照组中,仔鱼的摄食强度和饱食量在5:00~17:00都较高,随后开始降低,而在21:00又出现一个高位;持续黑暗组中,24 h内的摄食强度均较低;对照组中,仔鱼摄食强度在9:00~17:00比较高,其后开始降低,23:00~3:00降低为0。持续光照组中,仔鱼的摄食强度在9:00达到最高,平均每尾23.6个丰年虫;对照组和持续黑暗组仔鱼的摄食强度均在15:0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4、11.2个丰年虫。仔鱼的摄食强度依次为:持续光照组﹥对照组﹥持续黑暗组,且对照组、持续光照组及黑暗组仔鱼白天的摄食强度比例分别为89.9 %、64.6 %、80.3 %。结果表明,菊黄东方鲀仔鱼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在菊黄东方鲀人工育苗过程中,应选择在白天投喂饵料,采用晚上适当开灯的方法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仔鱼的摄食活力,增强摄食强度,促进生长,缩短室内繁育时间。  相似文献   
25.
26.
为研究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育肥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采用混合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1∶1)分别替代饲料中0%、25%、50%、75%和100%的鱼油,制成5种等氮等脂育肥饲料(分别记为饲料Diet 1~Diet 5)对生殖蜕壳后的三疣梭子蟹雌体[初始体质量为(150±25) g]进行45 d的育肥养殖。结果显示:(1)饲料中鱼油替代对雌体成活率(SR)、增重率(WGR)、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MY)和总可食率(TEY)均无显著影响。(2)各组雌蟹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酯(TG)含量,苹果酸脱氢酶(MDH)、脂肪酶(LPS)和脂蛋白酯酶(LPL)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TG和LPS水平均在Diet 5最高,MDH活性在Diet 1组最高,而LPL活性在Diet 2组最高;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分别在Diet 3和Diet 4组最高。(3)Diet 1组肝胰腺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Diet 2和Diet 3组,而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均在Diet 4组最高;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在Diet 1组最低,Diet 2组最高,而ALP活性在Diet 1组最高。(4)不同饲料组肌肉中粗蛋白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均以Diet 3组最高;Diet 3和Diet 4组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和总碳水化合物均相对较高;此外,卵巢中的粗蛋白含量在Diet 3组最高。(5)饲料中鱼油替代水平对三疣梭子蟹肌肉、卵巢和肝胰腺的脂肪酸组成产生显著影响,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随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n-3 P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随饲料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雌体成活和卵巢发育等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肝胰腺中甘油三酯、粗脂肪、n-6 PUFA含量、部分抗氧化和免疫指标;50%的鱼油替代水平可提高卵巢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因此,混合植物油可以替代三疣梭子蟹育肥中50%的鱼油。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饥饿胁迫下菊黄东方鲀仔、稚鱼期鱼苗摄食、生长和外部形态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菊黄东方鲀苗种培育过程中的营养调节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资料.结果表明,水温22.0±1.0℃时,投饲组菊黄东方鲀鱼苗在孵化后第3d开始摄食,初次摄食比率为40%,第5d初次摄食率达到100%.饥饿组鱼苗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糠虾(A组)、小杂鱼(B组)与蛤肉(C组)3种饵料投喂对菊黄东方鲀肌肉营养及品质的变化,笔者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并分析了3组菊黄东方鲀肌肉的营养成分及部分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3组菊黄东方鲀肌肉中水分、粗灰分含量存在差异,但不显著(P>0.05);而粗脂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组菊黄东方鲀肌肉中EAA的含量为C组>B组﹥A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AA含量为C组(6.17%)﹥B组(6.09%)>A组(6.06%),其中A组与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EAAI指标来看,C组>B组>A组,C组为A组的1.26倍。经研究表明,在营养、口感味道品质方面C组要优于B组,B组要优于A组。  相似文献   
29.
本文是作者对上海地区9个养虾场多年定池测定观察,搜集了中国对虾 Penaeus orientalis 在低盐度(2‰~15‰)养殖池内体长和体重增长的资料,从而得出:从仔虾到成虾可分为三个生长时期,即前期为第一生长高峰期,中期为高温生长过渡期,后期为第二生长高峰期。其体长生长速度前期为1.10±0.40厘米/旬,中期为0.54±0.07厘米/旬,后期为0.62±0.12厘米/旬;体重增长速度9~10月间比7月间明显,8月间增重较缓,但7月上中旬的增重率最高。根据生长规律的特点初步提出了饲养管理上的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30.
一、对虾纤毛虫病纤毛虫病 (Protozoan Epizoism)是绿纤毛虫目的钟形虫和累枝虫附着于对虾体表、眼部、触鞭等处,使虾体得病病虾被一层土褐色的毛状物,且有部分病虾鳃部溃烂或变成黑色,附肢逐渐脱落,尾节腐烂,眼球向两侧突出甚至变瞎,游泳速度慢,严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