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以农耕地为对照,对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7种植被恢复模式生态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模式土壤种子库主要为草本植物种子.农耕地、柑橘林地种子库密度较高,分别达到12 043粒/m2和10 160粒/m2;针阔混交林、板栗林、栎林、马尾松林地土壤出现灌木和乔木种子,导致其种子库物种丰富度较高.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针阔混交林,达到3.9.各模式间种子库组成成分相似性变化范围为37.50~86.67,无较大的异质性,农耕地与其他模式的相似性最小.各植被恢复模式均可提高林冠层对降水的截持作用.单场降雨量为3.12~43.80 mm时,各模式平均林冠截留率为18.04%~24.36%,马尾松林、栎林和针阔混交林等3种模式的林地枯落物吸持水量为1.97~4.55 mm.各模式林地土壤最大蓄水量大小依次为竹林(402.29 mm)>茶园(349.34 mm)>农耕地(330.55 mm)>柑橘林(272.65 mm)>针阔混交林(242.93mm)>栎林(201.20 mm)>板栗林(175.08 mm)>马尾松林(144.97 mm).坡耕地经植被恢复后,地表径流量和径流系数平均分别减少82.04%和83.72%.土壤侵蚀模数减小1 608.87~1 876.66 t/(km2·a).各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质量均高于农耕地,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板栗林(0.562 9)>马尾松林(0.512 1)>柑橘林(0.492 1)>栎林(0.448 5)>针阔混交林(-0.258 7)>茶园(-0.453 5)>竹林(-0.638 5),均高于农耕地土壤质量指数(-0.664 9).各植被恢复模式的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值均高于农耕地,其中针阔混交林为生态公益林恢复的最优模式,板栗林为经济林建设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62.
圆口铜鱼维氏气单孢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濒死圆口铜鱼的脾和肾病灶部位分离优势菌,进行纯化分离并开展生理生化鉴定、16S r DNA序列分析以及常用抗生素药物的药敏性筛选,以期丰富圆口铜鱼病害防治的基础资料。分离出的1株优势菌在BHI固体培养基上长出表面光滑的灰白色圆形菌落,边缘整齐、不透明、稍隆起;序列长度为1 399 bp,与维氏气单孢菌的同源性为100%,与维氏气单孢菌(KT964297.1;KJ650080.1;KM362731.1)聚为一支,置信度99。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菌株为维氏气单孢菌。该菌株对氟苯尼考等7种药物敏感,对利福平中度敏感,对新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63.
洪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湖湿地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和湖北省最大湖泊,它是荆江和长江的水位调节器。洪湖湿地是一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效益。生态功能主要有涵养水源与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固定CO_2与释放O_2、控制侵蚀与保护土壤、营养循环和生物栖息地。直接的产品用途主要有供水与储水、湿地动植物产品、能源生产、水运、休闲与旅游和研究与教育基地。洪湖湿地属性主要有生物多样性和社会文化重要性。尽管过去曾有研究其功能价值,但是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加大研究,为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湿地资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4.
草鱼快速启动过程的加速—滑行游泳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种不同体长的草鱼为研究对象,在水温(20.00±1.50)℃条件下通过惊吓的方式进行了快速启动过程的加速—滑行游泳行为观察,测定了草鱼的疾冲速度,即实验鱼突然加速达到的最大速度。结果发现,体长为(8.47±0.73)cm(稚鱼)、(17.93±1.27)cm(幼鱼)、(51.24±3.24)cm(亚成鱼)的绝对最大疾冲速度及达到最大疾冲速度所需时间分别为(1.449±0.424)m/s(0.294 s)、(2.359±0.434)m/s(0.294 s)、(2.899±0.457)m/s(0.378 s);相对最大疾冲速度分别为(17.099±5.009)BL/s、(13.156±2.418)BL/s、(5.659±0.891)BL/s;实验鱼达到最大疾冲速度后,均以身体保持直线的方式滑行减速。草鱼的绝对疾冲最大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相对疾冲最大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减小,且稚鱼的相对疾冲最大速度显著高于亚成体。3种实验鱼的绝对游泳加速度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亚成鱼绝对减速滑行加速度的值显著高于幼鱼和稚鱼,而亚成鱼的相对疾冲游泳加速度和相对减速滑行加速度的值显著小于稚鱼。  相似文献   
65.
选用烟叶钾含量不同的5个烤烟基因型为亲本,按照Griffing第Ⅱ种设计方法组配成5×5双列杂交组合,利用盆栽试验研究钾素供应充足时烤烟旺长期烟叶钾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15个烤烟基因型旺长期烟叶钾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和F_1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在这一性状的遗传中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基因共同起作用。并且,烟叶钾含量的广义遗传率为71.84%,狭义遗传率为33.09%,表明遗传效应在表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显性遗传效应占主导地位;10个F_1杂交组合中70%的组合表现出中亲优势,该性状杂种优势较强,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培育烟叶钾含量高的基因型;秦烟96、农大203和农大202等3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是提高烤烟烟叶钾含量的较为理想的亲本。  相似文献   
66.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摆上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并做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部署。林业和生态是这一战略中的两个关键词,如何以生态学原则与理念指导林业生态建设,又如何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发展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我们需要把握的机遇。  相似文献   
67.
核算湖北省各州市碳排放强度与森林碳汇,分析区域能源消耗与碳吸收现状,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各州市按其地区差异划分为4个类别。结果表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碳排放强度超过0.5t/万元GDP,其中黄石地区碳排放强度最高,随州地区最低;湖北省各地区森林碳汇差异较大,森林碳汇的总体分布格局为鄂西北>鄂东>鄂中;天门、仙桃、荆州、武汉、随州市属于低碳排放强度—低森林碳汇地区,潜江、荆门、鄂州市属于高碳排放强度—低森林碳汇地区,宜昌、黄石、咸宁、孝感、襄阳市和恩施州属于高碳排放强度—高森林碳汇地区,黄冈、神农架、十堰市属于低碳排放强度—高森林碳汇地区。提出加强造林与森林经营工作,加大木质产品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完善碳汇交易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68.
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降雨因子对优先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为研究降雨对优先流的影响,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选择了一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林地作为试验场地。采用自记流量计记录了优先流过程,同时对降雨过程进行测定。降雨过程中分别测定了降雨总量、降雨历时、前期降雨、>20 mm/h降雨量及最大降雨强度5个因子,优先流过程中测定了优先流流量、历时、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峰值流量4个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对优先流的制约关系十分明显。影响优先流流量的主要是降雨总量,影响优先流历时的主要是降雨历时和降雨总量,影响优先流峰值流量的主要是降雨总量。采用强迫引入法,建立了优先流因子与降雨因子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9.
‘黄金蜜桃4号’黄桃是以‘黄金蜜桃3号’为母本,‘中桃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晚熟黄肉鲜食新品种。花粉多。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 246 ~ 352 g,多数果面着深红色;果肉硬溶质,黄色,近核处多花色苷,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 ~ 16.8%,粘核。果实发育期175 d。丰产,盛果期产量 30 ~ 45 t • hm-2。  相似文献   
70.
试验设6个处理,重复4次.结果:芽苗砧嫁接苗、扦插苗采用盖膜保湿的处理经过6个月管护,保存率分别是98.25%和99.05%;其次是高空压条苗盖膜保湿处理,保存率为93.33%;从生长量分析认为,生长较好的是高空压条苗盖膜保湿处理,其平均苗高生长达105.37 cm;其次是高空压条苗不盖膜喷水处理,其平均苗高生长为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