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结合实用性和经济性,设计一款感应式控制的电动采枣器,用于平地、坡地、山地等多种地域,实现定位、动力振动、伞式多果收集的一体化采摘。枣园采摘作业试验表明:电动采枣器的采摘效率大约为徒手采摘的2倍,采摘高枝枣的优越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2.
粗唇(Leiocassis crassilabris Günther)属鲶形目、鲿科、属,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闽江等水系,在江河、湖泊中营底栖生活,属杂食性小型经济鱼类。它与大型经济鱼类长吻同属,两者除具有相似的生物学习性之外,还具有肉质细嫩、无鳞少刺、味道鲜美和营养全面等特点。国内对长吻的资源  相似文献   
43.
[目的]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可视化的适用于临床样品检测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针对SGIV特异基因ORF014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技术及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 LFD)(RPA-LFD)的SGIV检测技术。[结果]RPA反应使用10 μmol/L的引物浓度,在40.1℃恒温反应20 min即可完成特异性病毒的检测,最低检测限为100个/μl。RPA-LFD反应在42℃恒温反应8 min可将检测结果通过试纸条可视化呈现,最低检测限为10个/μl,且不与其他常见水生动物病原发生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也与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RPA、RPA-LFD均能特异性检测SGIV,两者的检测限均比常规PCR灵敏。[意义]RPA-LFD法具有快捷简单、结果可视化的特点,在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暴马丁香花提取物、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贮藏温度3个因素对辣椒贮藏期间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合5的理化指标失重率为3.78%,硬度为9.9 kg/cm2,叶绿素含量为0.12 mg/g, MDA含量1.69μmol/g,维生素C含量为177.08 mg/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46%,综合评价指数为0.867 1,均优于其他处理组合,13℃的贮藏温度下,45μL/L的暴马丁香花提取物溶液浸蘸处理辣椒果实5 min,保鲜贮藏辣椒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45.
以黄秋葵"绿羊角"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炉灰、椰糠、珍珠岩四种不同体积配比的育苗基质对黄秋葵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基质处理的黄秋葵幼苗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壮苗指数达到0.318。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究外源海藻糖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抗氧化机制的影响。【方法】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 ‘Ailsa-Craig’)幼苗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海藻糖溶液预处理2 d后进行盐胁迫,胁迫7 d后测定株高、茎粗等形态指标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不同浓度的海藻糖预处理有利于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长,以10 mmol/L预处理效果最佳。与盐胁迫相比,10 mmol/L海藻糖处理下番茄株高和茎粗分别增长了28.8%和15.3%;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增加了15.4%和20.5%;叶面积和总根长增加了23.6%和23.1%。与盐胁迫相比,经过10 mmol/L预处理的番茄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了11.4%;超氧阴离子(O2-·)、H2O2和MDA含量分别降低了17.8%、40.4%和26.6%。盐胁迫下,10 mmol/L海藻糖预处理过的番茄幼苗的抗氧化酶(SOD,POD,CAT和...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对川西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从自然和人为影响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数学模型对川西地区2000,2005,2010,2015年和2018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川西40%的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处于较危险状态,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川西生态安全2000—2018年总体变化趋势为“上升—小幅度下降—上升”。川西地区生态安全Moran’s I指数在0.5左右,西部白玉、巴塘、理塘一带生态安全状况好转,东部九龙、雅江、木里和若尔盖一带生态安全质量有所下降。地形植被是川西生态安全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结论] 川西整体生态安全状况偏差,但呈现出改善趋势,具有较强的空间聚集性,对川西生态安全状况的治理要充分考虑其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