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彭泽鲫原产地产卵及易地孵化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在进行彭泽鲫引种、移植的研究项目中,我们在考察了原产地及亲本后确定了在原产地产卵后再将受精卵运回试验基地孵化培育的引种移植方案。共产3批卵、2145万粒,受精率为935%—951%;孵出鱼苗1938万尾,出苗率为934%—979%。  相似文献   
12.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九种不同能量、蛋白质、有效磷水平的配合饲料喂养彭泽鲫春片鱼种,测定鱼体的增重。试验结果为:第1-9组的日增重分别为249、228、183、214、219、187、311、310和267g,日增重率分别为076%、070%、056%、067%、065%、056%、091%、091%和086%,相对增重率分别为3363%、3077%、2355%、2907%、2830%、2316%、4187%、4191%和3609%。结果表明:对彭泽鲫春片鱼种的生长影响的因素的重要性为能量>蛋白质>有效磷。彭泽鲫春片鱼种的配合饲料中能量的适宜量为29Mcal/kg,蛋白质的适宜量为30%,有效磷的适宜量为12%。日粮配方及营养组合以第8组合最优。  相似文献   
13.
配合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在鼓泽鲫体内沉积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L9(3^4)的方法,配制了9种不同配方,粗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对彭泽鲫进行生长试验,生长试验结束后,测定分析了鱼体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工计算出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沉积率。结果表明:膨泽鲫骨肉中赖氨酸的沉积率最高,对配合饲料中总需氨积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4.
两种有胃真骨鱼胃肠胰系统中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定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使用4种哺乳动物抗血清;胰高血糖素(Glu),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om)5-羟色胺(5-HT),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S-P法)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尼罗非鲫和短盖巨脂鲤(白鲳)的胃肠胰(GEP)内分泌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鱼的消化道和胰岛都不同程度地存在APUD细胞的分布。除了Glu在消化道中为阴性外,其余3种抗体在2种鱼的消化道中均有阳性特异性反应,其中5-HT细胞最  相似文献   
15.
甲磺酸达氟沙星在鲫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甲磺酸达氟沙星(Danofloxacin mesylate, DFM)在鲫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方法】在试验水温20℃时,鲫以10 mg·kg-1 b.w的剂量单次经口灌服甲磺酸达氟沙星后,用液-液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血浆和组织中DFM的浓度。盐酸氧氟沙星做为内标。房室模型分析表明,其药物时间数据符合有吸收二室模型,吸收、分布迅速,但消除缓慢,半衰期(T1/2 Ka 、T1/2α、T1/2β)分别为0.63、4.96、47.79 h,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3.23 ?g·ml-1,达峰时间(TP)为2.73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54 ?g·h·ml-1。非房室模型分析表明,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 MRT)为58.56 h。【结果】组织中药物浓度在测定时间里均显著高于血浆(P<s0.05),消除快慢依次为肾脏、肝胰脏、血浆、肌肉和皮肤,其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3、44、48、51、177 h。与其它组织相比皮肤消除最慢,建议其作为DFM在鲫体内的残留靶组织。在20℃时, 皮肤以100 ?g·kg-1为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建议休药期不低于23 d。  相似文献   
16.
鱼类GEP内分泌细胞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认为,鱼类内分泌器官象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胸腺、后鳃腺、尾垂体、性腺等这样一些腺体及组织,它们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分布在鱼体各固定的位置,只有它们才能制造并分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对器官、组织和细胞起兴奋或抑制作用。但近些年来的研究又有许多新的发现,如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均发现有内分泌细胞及其所分泌的激素存在,并发挥其特有的生理功能。1968年伦敦大学的Pearse教授首先提出将散布于体内的这样一类产生肽类激素的内分泌细胞称为APUD(Amine Precursor Uptakeand Decarboxylation)系统。即指出了这类细胞的一个共同的生化特点,就是都能摄取胺的前体物质(如多巴),并能脱去其羧基而转变成活性胺类产物(如多巴胺)。目前APUD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 ,配制九种不同能量、蛋白质、磷水平的配合饲料投喂彭泽鲫春片鱼种 ,测定鱼体的增重。试验结果为 :第1~9组的日增重分别为2.49g、2.28g、1.83g、2.14g、2.19g、1.87g、3.11g、3.10g 和2.67g;增重率分别为0.76 %、0.70 %、0.56 %、0.67 %、0.65 %、0.56 %、0.91 %、0.91 %和0.86 %;相对增重率分别为33.63 %、30.77 %、23.55 %、29.07 %、28.30 %、23.16 %、41.87 %、41.91 %和36.09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本次试验中 ,影响彭泽鲫春片鱼种生长的因素重要性为能量>蛋白质>磷。彭泽鲫春片鱼种适宜生长的能量水平为12.12MJ/kg,蛋白质的适宜水平为30.0 %,磷为1.20 %。  相似文献   
18.
彭泽鲫配合饲料中必需氨基酸适合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正交设计L9(34)的方法,以蛋氨酸(Met)、赖氨酸(Lys)2种必需氨基酸(EAA)和维生素C(Vc)为试验因子,对每一种因子科学地确定3种水平,设计了9种不同配方的配合饲料,对彭泽鲫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Met和Lys为主要因子,Vc为次要因子,且以Met255%、Lys495%、Vc100mg/kg这一试验组的相对增重率和摄食量最大,饲料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测定鲫血浆中甲磺酸达氟沙星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和SB-C18的保护柱;流动相:乙腈与磷酸盐缓冲液(含10 mmol.L-1磷酸二氢钠和15 mmol.L-1四丁基溴化铵,磷酸调节pH4.0)的体积比为8∶92;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82 nm.内标物为盐酸氧氟沙星.本研究建立的甲磺酸达氟沙星标准曲线在0.05~5.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最低检测限为0.01 mg.L-1,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0%,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  相似文献   
20.
草鱼肠道内分泌细胞中肽激素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用10种哺乳动物激素培育出的抗血清对三尾草鱼肠道中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进行了鉴别。与其中6种抗血清起反应的分别是: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样免疫反应物、抑胃肽、亮氨酸脑啡肽,P物质和牛胰多肽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其它4种抗血清在三尾草鱼肠道中没有发现免疫活性反应。草鱼肠道中各种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大多数为开放型,少数为封闭型或兼有两种类型的特点。对6种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特点及其在肠道各段的密度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