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鱼池底泥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链、镛为主养鱼类的混养鱼池,设计6种不同的追肥处理,在连续施用2年(养殖周期)的生产中对池塘底泥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氯量,碱解氮,速效磷和钾,活性及缓效钾,交换钙和镁,有效锌、铜和镉、阳离子交换量等17项理化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鱼池的底泥均属灰潮土壤类型;所施用的氯化铵、碳铵、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有机肥等对底泥的理化特性均无不良影响,不污染环境。并与同类蔬菜土  相似文献   
22.
池塘施用氯化铵为氮源的化肥养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混养鱼池以氯化铵为氮源施肥养鱼进行了两年系统的研究,对4个温幅内使用氯化铵追肥前后鱼池水体的理化因子、主要营养盐类、初级生产力、浮游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等进行了连续测定,找出浮游植物等指标峰值所持续的时间和变化规律,为不同季节施肥的数量和频数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进行了这些指标的年周期(主要养殖期)变化规律的研究。确定了氯化铵养鱼池的肥水等级。对鱼池底泥的理化特性,鲢、鳙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血液的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对鲢、鳙鱼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试验证明氯化铵是一种优质养鱼氮肥。  相似文献   
23.
彭泽鲫鱼种配合饲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正交设计方法,设计了9种不同配方的饲料,用来喂养彭泽鲫春花鱼种。结果表明,彭泽鲫鱼种配合饲料中能量的适宜量为121MJ/kg,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30%,磷的适宜添加量为07%。  相似文献   
24.
配合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在彭泽鲫体内沉积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L9(34)的方法,配制了9种不同配方、粗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对彭泽鲫进行生长试验。生长试验结束后,测定分析了鱼体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计算出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沉积率。结果表明:彭泽鲫肌肉中赖氨酸的沉积率最高,对配合饲料中总必需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5.
温度对彭泽鲫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方之平  潘黔生 《水利渔业》1998,(2):15-17,47
彭泽鲫消化系统中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力受温度的影响。当pH值为73时,这3种酶的最适温度依次为35℃、30℃、25℃,此时酶活力分别为448、517、1051活力单位/每克鱼体重。3种酶的临界失效温度分别为55℃、60℃、40℃。3种酶的温度系数Q10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低于35℃Q10值均大于1,高于35℃则小于1。  相似文献   
26.
潘黔生 《淡水渔业》1985,(5):37-39,F003
<正> 1985年3月10—21日,我受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委派,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 FAO 联合评估组成员对非洲地区82/009项目,即非洲地区水产养殖中心(ARAC)进行了为期10天的评估工作。评估组由3人组成,组长约翰·格鲁德先生(美国人,UNDP 的顾问)、米歇尔·温克先生(比利时人,FAO 的高级渔  相似文献   
27.
比较了分别施用氯化铵、尿素或碳酸氢铵及以油渣为主的有机肥养殖的鲢、鳙血液的某些生化成分。结果表明:施用氯化铵的鱼池,鲢、鳙生长良好,血液中Cl~-、Na~+及葡萄糖的含量最高,尿素碳铵组次之,油渣组最低。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的水平,两个化肥组均高于油渣组。  相似文献   
28.
热休克诱导鲫鱼纯合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休克的方法诱导鲫鱼纯合雌核发育二倍体。正交试验和重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诱导鲫鱼纯合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适宜条件是:在受精后的第46分钟和第54分钟,采用38℃、持续2min的热休克处理,雌核发育二倍体的产量最高可达18.1%。  相似文献   
29.
对主施化肥的5种不同处理的精养鱼池中主要饲养期间的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量每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现存量为14873—24226μgchla/L,平均为18750μgchla/L,初级生产量为1479—2000gO2/m2·d,平均为1781gO2/m2·d,鲢鳙鱼产力为3105kg/ha·d。初级生产量与叶绿素a呈极显著正相关。施肥后叶绿素a的增长量与施肥时叶绿素a的起始量有关。叶绿素a往往在施肥后2—3天(25℃以上时)或3—4天(20℃以下时)达到峰值,尔后逐渐下降,并于施肥后第4—6天或6—8天回复到施肥前水平,因此,施肥周期以4—6天或6—8天为宜。本文还对主施化肥鱼池的鲢鳙鱼产力、适宜的N/P比值及氯化铵的肥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