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翘嘴红鲌夏花培育采用肥水下塘、豆浆与水花料投喂的育苗方法,简易可行,共投放水花鱼苗160万尾,经28天培育,夏花鱼种平均全长2.96cm,获夏花鱼种131.5万尾,成活率82.2%。每667m~2放养夏花鱼种1.5万尾,采用单养结合驯化摄食膨化颗粒料的饲养方式,经过5个月的饲养,冬片鱼种个体平均体重13.1g,平均全长12.77cm,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制备出能有效防御黄鳝出血病的三联微胶囊口服疫苗,促进黄鳝养殖业健康发展。【方法】以嗜水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及温和气单胞菌为抗原,海藻酸钠为壁材,利用乳化法制备三联微胶囊口服疫苗,然后直接拌入饵料对健康黄鳝进行口服免疫,7 d后进行加强免疫,测定各项血清免疫指标。加强免疫结束15 d后,经腹腔注射3种活菌(1.0×109 CFU/mL)进行攻毒试验,检验三联微胶囊口服疫苗对黄鳝的免疫保护率。【结果】制备获得的三联微胶囊口服疫苗的平均粒径为44.5μm,平均含菌量为4.56×109 CFU/mg。按0.4和0.6 g/kg的剂量口服免疫黄鳝,其血清补体C3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平均抗体效价分别为7.5949和11.0651,对应的免疫保护率为60%和65%,且0.6 g/kg剂量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0.4 g/kg剂量组。【结论】制备获得的三联微胶囊口服疫苗能显著提高黄鳝血清SOD、ACP活性及刺激血清补体C3产生,有效抵御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的出血病,生产使用时须进行加强免疫,并适当加大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33.
翘嘴红舶(Erythfroculter-ishaeformis)俗称白鱼,鲤科、鳊舶亚科、红舶属。舶鱼栖息于自然水体中上层,为肉食性名优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历史上我省鄱阳湖及赣江水系均盛产翘嘴红舶,堪与“太湖白鱼”齐名。近年来,  相似文献   
34.
1.亲鱼的选择与培育选择1~3冬龄,体重0.5~2.0千克的加州鲈鱼作亲鱼,且以大龄为好.培育方法有两种:一是在面积大,水质清爽,溶氧高,饲料鱼虾多的家鱼亲鱼塘或食用鱼塘中混养加州鲈亲鱼,每667米2(1亩)养10~20尾.  相似文献   
35.
加州鲈属肉食性凶猛鱼类,因在其苗种培育阶段有大小相残的习性,所以苗种培育应分阶段进行,现就加州鲈苗种培育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6.
成鱼池塘混养鳜鱼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鳜鱼是鄱阳湖名贵的河鲜,近年来这一水产珍品的资源量锐减。为研究野生鳜鱼在池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1987年我们开展了成鱼池混养鳜鱼试验。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淡水白鲳越冬期极易感染小瓜虫,严重时导致白鲳大批死亡,是影响其越冬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南昌市水科所利用温泉水进行白鲳越冬试验,越冬池面积1.61亩,水温19-22℃,恰是小瓜虫繁殖的适宜水温,越冬期间,小瓜虫病流行数次,病鱼离群独游,不吃食,身体瘦弱,反应迟钝,漂浮于水面,不久即死亡,镜检病鱼体表,  相似文献   
38.
对鄱阳湖鲶幼鱼投喂策略和苗种池塘养殖相关技术开展了研究,以期为该品种规模化大规格苗种培育提供技术支持.得出鄱阳湖鲶鱼仔鱼该阶段的生长速度高于青、草、鲢、鳙等常规养殖品种的结论,与南方大口鲶同阶段育苗对比,鄱阳湖鲶鱼大规格苗种具有性情较温顺、耐粗养、病害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39.
采用生物膜净水栅、复合微生物水质调节剂混合而成的复合调控的方法对鳜及饵料鱼池塘进行水质调控。通过测定池塘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透明度及p H值等水质指标和池塘中浮游生物量,评价复合技术对鳜及饵料鱼池塘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水质调节方法能够提高水体透明度,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其中,亚硝酸盐的最大降解率为68.6%。采用此方法后,试验池塘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及生物密度发生变化,且蓝藻生物密度在下降,而对照池塘中蓝藻的生物密度明显增加。表明该调节方法对池塘的浮游生物组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在池塘中进行翘嘴红鲌养殖试验。每667m2放养翘嘴红鲌833尾,规格12~15cm,搭配少量草鱼、鲢、鳙,投喂蚕蛹、配合饲料,饲养240d,每667m2产翘嘴红鲌580kg,平均全长44.6cm,平均体长39.6cm,平均体重625g,养殖成活率95%,其它配养鱼产量259.5kg/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