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辽宁省森林资源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辽宁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数据(1984~2005年),采用灰色GM1.1预测方法,对全省2010、2015和2020年3个时段的森林资源数量进行分析预测,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教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抚顺市为例,提取该市地形图中的高程点和等高线信息构建DEM,与相应区域的SPOT 5融合影像和森林资源调查小班数据进行叠加,制作三维影像,并实现简单的查询、定位、统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榆参消痒洗剂的研发提供毒理学基础数据.[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成榆参消痒洗剂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一次限量法观察榆参消痒洗剂的经皮急性毒性,观察大鼠给药后外观体征变化及死亡情况并记录.试验结束后,全部动物称重后做大体解剖学检查,如有异常则进一步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试验期间死亡动物应随时进行解剖学检查.[结果]试验大鼠全部存活,行为自如,毛发光亮,体重增加符合大鼠生长规律,未观察到皮肤局部和全身的急性毒性反应.解剖后肉眼观察,未见心肝脾肺肾的病理改变.药前、药后第7天和第14天榆参消痒洗剂组大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榆参消痒洗剂大鼠经皮给药急性毒性试验中,榆参消痒洗剂给药总剂量为89.70 g/l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120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以白菜种子为受体,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杨梅树皮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杨梅树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在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方面呈现出"低促高抑"现象,当浓度为0.4 g·m L~(-1)时,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对白菜幼苗的茎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且低浓度促进作用显著,对根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高浓度抑制作用显著。综上说明,杨梅树皮浸提液中存在化感物质,且其化感物质对白菜各项生理指标的化感效应和作用强度均不同。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森林资源信息查询系统通过W ebG IS技术将森林资源数据在web浏览器上显示,并实现信息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16.
长期施肥土壤钾有效性与腐殖质组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栗褐土钾有效性的影响,利用20 a的长期定位试验比较了8种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并分析了二者与土壤腐殖质组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以及速效钾与缓效钾的比例、速效钾和缓效钾占全钾的比例均无显著差异;施用有机肥的5个处理(M、M1N、M1NP、M2N、M2NP)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速效钾与缓效钾的比例、速效钾和缓效钾占全钾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施高量有机肥的2个处理(M2N、M2NP)效果更佳;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与腐殖质总量及其组分间均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对于长期以来几乎不施钾肥的栗褐土来说,坚持施用有机肥是提高土壤供钾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利用ARCGIS模型构建器构建分幅批量裁切工具的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类进化上古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广泛分布于细菌、植物和动物中。哺乳动物MIF兼具酶催化活性和趋化作用,在机体炎症反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探究MIF在鱼类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本实验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了日本鳗鲡MIF基因(AjMIF)。预测的AjMIF前体肽含MIF特征性的硫醇蛋白氧化还原酶活性基序Cys57-Ala-Leu-Cys60,以及异构酶活性相关的保守氨基酸残基,如Pro2和Cys81等。荧光定量结果显示,AjMIF在日本鳗鲡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中肾和肠。脂多糖刺激8 h后,头肾、中肾和鳔中AjMIF表达量显著上调;PolyI:C刺激8 h后,鳃、皮肤和肠中AjMIF表达量显著上调。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8 h后,肠和鳃中AjMIF表达量极显著上调;感染16 h后,鳃组织中MIF表达量显著升高;感染24 h后皮肤和鳃中MIF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此外,本研究构建了AjMIF原核表达质粒,在获得重组蛋白的基础上研究了rAjMIF异构酶活性。结果显示,1 nmol重组蛋白在pH 6.2时异构酶活性为2.6 U,而在pH 8.0,酶活性为36.6 U。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MIF在鱼类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供液方式对番茄基质栽培盐分累积与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开放式和封闭式供液方式下番茄根区盐分累积强度、盐分离子组成与比例变化特征、番茄养分含量特征、养分利用效率,分析了盐分累积对番茄产量和脐腐病患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放式和封闭式根区电导率均随生育期的延长不断上升,开放式根区溶液电导率最高为11.9 m S/cm,封闭式为17.2 m S/cm;开放式和封闭式根区盐分离子组成由大到小为NO_3~-、K~+、Ca~(2+)、Mg~(2+)、SO_4~(2-)、H_2PO_4~-;开放式和封闭式根区溶液离子比例失衡特征与程度相当,均表现为K~+、Ca~(2+)和H_2PO_4~-比例降低,Mg~(2+)、NO_3~-和SO_4~(2-)比例上升;番茄产量随电导率的增加而降低,果实脐腐病患病率则随电导率和离子比例失衡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到采收后期开放式和封闭式果实脐腐病患病率分别高达29.7%和36.6%;与开放式相比,封闭式供液方式下番茄N、P、K、Ca、Mg和S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11.6%、19.6%、18.9%、11.8%、37.3%和15.9%。开放式和封闭式基质栽培根区均存在盐分累积和离子比例失衡现象,为控制根区离子比例失衡和果实缺Ca现象,在番茄进入坐果期后应提高K和P的投入,控制N、Mg和S的投入。从节水、节肥和保护环境角度出发,基质栽培应着力发展封闭式供液方式。  相似文献   
20.
熊静  宋钰红 《南方农业》2010,4(2):33-36
针对弥勒县公园绿地现状,提出主城区公园绿地系统将绿化、水体与城市建设紧密联系,构成“一茎两枝多果一带”的串联式布局结构,力求达到使弥勒县的公园绿地配置合理,满足弥勒县居民生活休闲需求和绿地生态功能需求,更好地符合国家园林县城的公园绿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