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净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是改善海口市区水生态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调查了公园湿地植物的种类组成与空间布局,显示人工湿地共使用水湿生植物16科18属19种,其中湿生植物5科5属5种,挺水植物8科8属9种,浮水植物3科3属3种,沉水植物2科2属2种,人工湿地采取8级阶梯结构,自上而下随着水位渐深分别种植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挺水—浮水植物、浮水—沉水植物、挺水—浮水—沉水植物,利用各类水湿生植物的净化能力去除污水中的N、P,实现湿地的净化功能。最后根据收集的资料,计算出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人工湿地每年吸收N的总量为3252kg,每年吸收P的总量为570kg,文章最后对其美学功能、生物多样性功能和科学管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2.
镉砷污染土壤钝化剂配方优化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筛选出适宜镉砷污染土壤的复合钝化剂,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研究铁改性生物炭、酸改性海泡石和酸改性蛭石钝化土壤Cd和As的最优复配配方。结果表明:经FeCl3改性后的生物炭对As的吸附能力增加,对Cd的吸附能力降低;经酸改性后的海泡石和蛭石对Cd的吸附能力不变,对As的吸附能力增强。铁改性生物炭、酸改性海泡石和酸改性蛭石复配能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活性态Cd主要向残渣态转化,活性态As主要向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Cd和As生物有效性降低。采用Design Expert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及多目标优化分析,获得复配钝化剂的配比为铁改性生物炭26.97%、酸改性海泡石23.49%和酸改性蛭石49.54%,经验证实验,施用优化配方后的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分别为0.97 mg·kg-1和0.26 mg·kg-1,与预测值接近。研究表明,铁改性生物炭、酸改性海泡石和酸改性蛭石复配能有效降低土壤Cd和As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采用EDC一步法将His6多肽分别与匙孔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两种人工结合抗原KLH-His6和BSA-His6。将制备的KLH-His6作为免疫原,皮下分5点注射免疫6只健康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首次免疫取KLH-His6(50μg/只)与氟氏完全佐剂(FCA)充分乳化,每只免疫200μL,以后每间隔两周,同法进行第2,3次免疫,用氟氏不完全佐剂(FIA)乳化。每次免疫8 d后尾部采血,以BSA-His6为包被抗原检测抗His6抗体。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His6免疫原,并免疫了小鼠;间接ELISA检测不同时期小鼠抗体效价最高达到1∶8 000,免疫小鼠的抗体效价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为His6单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传统的森林资源区划主要是以地形图为工作图进行对破勾绘,存在人为主观性,不够客观.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基于影像上地物目标的光谱、结构、形状、纹理等信息进行小班区划,则可排除现有区划不一致问题.因此该文对影像分割与分类在森林资源小班区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应用,笔者发现该方法能大大缩短外业调查的时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5.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栗褐土有机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艳菊  王改兰  张海鹏  赵旭  熊静  黄学芳 《土壤》2013,45(3):426-429
采用Bowman-Cole提出的土壤有机磷分级体系对长期定位试验耕层土壤有机磷的形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单施氮肥处理(N)外,各处理磷的有效率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增加,高量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处理(M2NP)增加最多,增加了5.59%;氮磷肥合施(NP)、单施低量有机肥(M1)、低量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M1N)、低量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M1NP)、高量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M2N)和M2NP处理有机磷总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2.7%、133.8%、133.9%、191.3%、172.1%和201.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除N处理外,各处理有机磷组分中以活性有机磷增加地最为明显,较对照增加了205.1% ~ 420.5%,其中以M2NP增加最为显著增加了420.5%;中活性有机磷与中稳性有机磷是栗褐土有机磷的主体,约占有机磷总量的70%;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表明,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对速效磷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6.
鸭病的种类较多,针对日常养殖中发病率较高的病型种类进行诊断与防治,以期对以后鸭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优化石榴皮有效抑菌部位的萃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法,选取纯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6种溶剂萃取石榴皮抑菌药液。通过琼脂平板法测定石榴皮抑菌药液对9株水产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溶剂浓度、料液比、温度、超声时间对抑菌率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石榴皮抑菌药液的萃取工艺。[结果]比较不同溶剂抑菌效果,表明乙醇为最佳萃取溶剂,其萃取部位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0.517 mg/m L。在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 g/m L、萃取温度60℃、超声时间40 min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下,萃取药液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0.442 mg/m L。[结论]研究可为石榴皮在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和石榴皮抗菌剂的研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7株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毒力基因胞外产物及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致病性气单胞菌的致病力与其胞外产物和毒力因子之间的关系,联合利用PCR、SDS-PAGE、平板扩散及分子进化等方法对7株鳗源气单胞菌的胞外毒力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该7株致病菌所含有的胞外毒力基因(hly、aer、ast、act、alt、ahpA、epr和exu)在种类和数量上差异显著,其中hly可能是鳗源气单胞菌重要的致病因子;不同致病菌的胞外蛋白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存在差异,其中分子质量约为50.7ku的蛋白,其分泌量高且在鳗源气单胞致病菌中较保守;该7株致病菌胞外产物均具有溶血、酪蛋白酶和卵磷脂酶活性,胞外产物活性与毒力基因的分布一致;胞外毒素基因hly和ahpA具有较高的属间保守性,而exu则具有较好的种间特异性。  相似文献   
39.
高杰云  熊静  陈清 《北方园艺》2017,(16):80-84
以日光温室越冬长茬番茄为试材,采用定点监测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番茄生育期干物质、养分吸收累积规律、单个果穗与干物质增量的关系和阶段养分吸收量及比例,以期为越冬长茬番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越冬长茬番茄养分吸收累积呈逐渐累积态势,整个生育期养分吸收量(N-P-K-Ca-Mg)为35、12、62、33、18g·株~-1,番茄坐果后植株地上部干物质以平均52%的比例分配到果实中;关键养分需肥期维持在定植后90~270d内;在第4、5穗果、第5、6穗果间,果实的干物质增量出现最低峰值,分别为2.8、0.8g·株~-1,此阶段的低温影响了番茄的生长。  相似文献   
40.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栗褐土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4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以选择性培养基为基础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数量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探讨了微生物与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栗褐土微生物以细菌为主体,约占微生物总数的92.72%~95.91%;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处理M1N细菌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对照;处理M1NP放线菌数量最多,处理M2NP真菌数量最多;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解磷细菌数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无机磷细菌与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