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4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日本对虾高效养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虾的养殖单产一直很不稳定,虾农多采取轮捕轮放,与梭子蟹、贝类等混养,产量不高,一般亩产20-30千克,达到50千克的就很少。目前制约日本对虾产量和效益的瓶颈主要是养殖技术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全新的日本对虾反季节养殖技术,可显著提高日本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2.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是全世界危害最严重的对虾病毒。目前对于该病毒尚没有特效药对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预防感染,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健康养虾。笔者从1993~2003年在3.33 hm2(50亩)虾池中连续做  相似文献   
33.
图片新闻     
前不久,由山东省日照市科委主持,邀请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对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承担,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管理办公室(省科委、省财政厅)下达的“蓝对虾引进育苗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 该项目所用试养池面积1.5亩,于2000年5月15日投放平均规格2厘米的虾苗,至验收时已养殖165天。验收随机抽检了30尾蓝对虾,测定其生物学体长、称重、采取拉网抽干池水,全部记数,并观察分析养殖蓝对虾的健康状况。验收中测得蓝对虾最大生物…  相似文献   
34.
锯缘青蟹 (ScyllaserrataForskal)隶属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十足目 ,梭子蟹科 ,青蟹属。其分布较广 ,在温带、亚热带均有分布 ,我国的上海以南沿海均有分布。为把青蟹这一优良品种引到北方养殖 ,1 996年我所承担了山东省科委的科研项目“青蟹引进技术的研究”。经 6年的研究探索 ,圆满完成课题下达的各项科研指标。本文重点就1 997年锯缘青蟹的精养以及与中国对虾混养情况并 6年来的养殖推广情况总结如下 :1 养殖与管理1 .1池塘情况利用本所现有的对虾养成池进行青蟹的精养及与中国对虾的混养试验。精养池塘 1个 ,规格为 1 .5亩 ,深 1 .8m…  相似文献   
35.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Forskal)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其分布较广,在温带、亚热带海区均有分布,我国上海以南沿海都有自然分布。为把青蟹这一南方优良品种引至北方进行养殖,1996年我所承担了山东省科委的科研项目“青蟹引进技术的研究”,经过6年的研究探索,圆满完成课题下达的各项科研指标。本文就青蟹在北方地区的越冬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6.
<正>车虾也称日本对虾、花虾、竹节虾、斑马虾。车虾具有适温性广,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离水长时间不死,适合活虾长途干运外销,是重要的创汇品种。车虾肉质坚实,蛋白质丰富,味道鲜美,鲜活食用别具风味,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车虾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养殖,从辽宁到海南都有一定规模,但产量很低,  相似文献   
37.
对虾养殖是我国1993年以前海水养殖业中发展最快,面积最大,产值最高,出口创汇最多,经济效益最好的重要产业,对沿海经济发展和群众劳动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8.
39.
<正>近年来,对虾海水池塘养殖作为沿海地市海洋渔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养殖品种的增多和养殖容纳量的不断提升,加之整个渔业水质等环境条件的不断复杂化,对虾疾病一直是限制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索适宜的生物防控因子,比如能够摄食病弱虾的鱼类、蟹类品种等,既能做到科学防控病害的发生,又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在对虾养殖业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0.
大竹蛏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的繁殖季节、亲体暂养与催产、产卵孵化和幼体培育及变态附着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大竹蛏在人工暂养条件下无需特殊的人工催产方法,可自然排放精卵。受精卵在水温22~24℃条件下,23~24小时孵化出D型幼虫,孵化率为58%以上。受精后7~9天完成变态,发育至稚贝。以粒径400~500μm细砂作为附着基,经50天培育可达体长1cm左右的苗种。同时,对大竹蛏的催产方法、产卵行为、附着基的投放和胚胎发育、幼虫发生及生长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