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国外黑萝卜种质资源的引种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杭州地区的萝卜育种材料,为后续萝卜育种工作做好铺垫,以本地品种一点红为对照,调查从国外引进的8份黑萝卜材料的植物学性状、商品性、产量等指标,对引进材料进行适应性研究和综合评价鉴定,确定其用途。结果表明,8份材料中391633的商品性、田间抗病性及产量均较突出,特别是其肉质根颜色深红,口感好,不易抽薹,可直接作为小型深色春萝卜品种的亲本,也可作为培育水果萝卜新品种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42.
航翠1号(原名航育1号)是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所利用航天搭载材料HC筛选的HC-5-1-2-2品系为母本,以材料J-2-4-0为父本配制育成的杂交一代黄瓜品种.早熟,生长势强,瓜皮深绿色,瓜肉浅绿色,口感香脆.2008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编号:浙认蔬2008029).  相似文献   
43.
航翠1号(原名航育1号)是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所利用航天搭载材料HC筛选的HC-5-1-2—2品系为母本,以材料J-2-4—0为父本配制育成的杂交一代黄瓜品种。早熟,生长势强,瓜皮深绿色,瓜肉浅绿色,口感香脆。2008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编号:浙认蔬2008029)。  相似文献   
44.
茄果类蔬菜空间诱变育种变异材料的选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茄子、辣椒、番茄航天搭载材料SP1至SP4代的变异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搭载材料的变异主要出现在SP2代,其变异频率一般在0.5%左右。进一步提出了茄果类蔬菜空间诱变育种的选育方法:即搭载种子应不少于500粒,SP1代采用单株编号单株留种。SP2代种植时应确保SP1代留下的所有单株且群体不少于1 000株。选育重点在SP2代,SP2代留种时只选择变异株进行留种,对入选的变异材料采用单株编号单株留种。SP3代将入选的SP2代材料种植形成系圃。SP3代及以后各世代,对有利用价值的变异株系均采取单株留种,下一代每株系种植30株以上,直到选出稳定的优良变异材料。  相似文献   
45.
针对食用菌生产中的常用基质——稻草、桑枝条、茭白叶、玉米芯和山核桃蒲等5种农业废弃物,模拟农民2种典型处置方式(燃烧、丢弃水体),研究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水平的农作物秸秆投放量下,明火和闷烧下均产生大量的SO2、细颗粒物(PM2.5)和NOx等排放物,闷烧产生的排放物明显高于明火燃烧,PM2.5和SO2排放以茭白叶最高,分别为2 773.37、3.96 mg·m-3,NOx排放以桑枝条最高,达61.5 mg·m-3。农作物废弃物丢弃水体(浸泡)使水体的pH值下降(除山核桃蒲外),其悬浮物、总氮(total nitrogen, TN)、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色度值都升高,在30~50 d时各指标达到峰值。茭白叶水体腐化过程的TN排放量达270.85 μg·L-1,较其他样品高出5倍以上。农作物废弃物浸泡后,水体中大肠埃希菌在60 d周期内基本呈现“滋生—增长—凋亡”的变化过程,细菌菌落则在10 d时最大,之后逐渐凋亡。农作物废弃物焚烧和水体腐化2种处置方式均会造成环境污染,建议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46.
鲤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封闭式流动水体中,对鲤(Carp)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初步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鲤的窒息点同水温和鱼体规格的关系。第一,窒息点与水温的关系:当水温从5℃上升到32℃时,试验鲤的窒息点从0.21mg/L上升到0.59mg/L,可见,鲤的窒息点与水温高低呈正相关;第二,在试验水温22℃时,鲤窒息点与鱼体大小的关系:试验鱼体长分别为8.30±0.37,12.30±0.21,14.23±0.15,23.41±0.24cm,试验结果为鲤的窒息点从0.49mg/L下降到0.34mg/L,鲤的窒息点与鱼体规格呈负相关;(2)鲤耗氧率与水温的关系。鲤的耗氧率同水温一样随水温的上升而上升,在6℃时的耗氧率仅为28℃时的1/6,但是当水温超过28℃时耗氧率开始下降,33℃时降为139.31mg/L;(3)本试验也对鲤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鲤的耗氧率昼夜变化不明显,耗氧高峰出现在每日的15:00 ̄17:00时,低峰出现在每日的3:00 ̄5:00时;白天的均耗氧率与晚间均耗氧率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