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46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54篇
  47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01.
为准确反映茶鲜叶生化成分的组成特征,对11个茶树品种鲜叶分别进行冷冻固样、热风固样和微波固样,并通过二维"点集"分布视图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固样方法所获得供试样品的茶多酚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含量、主要儿茶素和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固样与冷冻固样样品存在较明显的类群区分,且热风固样样品中的茶多酚总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天冬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胱氨酸均显著低于冷冻固样;微波固样与冷冻固样无明显的样品类群区分。综合考虑简便性、保真性、节能性等方面,微波固样更适用于茶鲜叶取样制备,其样品生化检测结果可为茶鲜叶质量的化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2.
本研究旨在揭示枣缩果病的发病机理,为有效的防治枣缩果病提供依据。以‘婆枣’为试材,研究缩果病发病过程中保护酶活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枣果发病初期O2?-产生速率迅速提高,同时三大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也显著上升,病果和健果间均达到显著差异。该结果显示,O2?-可能在‘婆枣’缩果病症状表现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三大保护酶和酚类物质虽然可能参与了枣果对缩果病的应激反应和防御机制,但并不足以有效抑制缩果病导致的O2?-的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603.
摘要: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时期,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提高和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中应用的领域逐渐广阔,对园林设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以一个城市广场的园林设计为例,结合Quest3D技术制作开发了一个园林漫游展示系统。介绍了园林漫游展示系统的设计过程,研究了园林场景的建模、植物和水体模型的控制、光照和阴影设置、摄像机设置等问题。探讨了Quest3D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了园林交互展示的相关技术,总结了构建园林漫游展示系统的方法和过程,为园林设计的展示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04.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桔梗质量的影响,找出合适延边地区桔梗栽培的密度,为生产高产优质桔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株距和行距的不同处理对桔梗质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合桔梗生长的最佳栽培密度。[结果]结果表明,1年生和2年生桔梗均在株距为4cm和6cm时,根长较长,侧根数较少,且侧根数随着行距和株距的增加而增加,适合于1年起获的蔬菜用桔梗的最佳栽培密度为6cm×25cm,适合于2年起获的药、蔬兼用的桔梗的最佳密度为6cm×20cm和6cm×25cm。[结论]1年生桔梗的最佳栽培密度为6cm×25cm,2年生桔梗的最佳密度为6cm×20cm和6cm×25cm。  相似文献   
605.
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果蔬采摘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果蔬采摘机器人,并探讨了其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06.
文章采用室内纯培养法,对火炬树上的腐朽病原菌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在不同的培养基、碳源、pH值、温度、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试验.筛选生长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培养裂褶茵的最佳培养基是PDA培养基,最佳碳源是果糖,最佳pH6.0,最佳生长温度范围为20~25℃,最佳光照条件是全黑暗.  相似文献   
607.
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条件下,将温度、料液浓度和停留时间分别控制在(32±2.5)℃、9%和10天,对牛粪进行了批量式高浓度厌氧发酵,探讨不同高径比反应器对牛粪高浓度水解酸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反应器高径比分别为1、3.83和4.73,监测指标分别为挥发性脂肪酸产率、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各主要成分的百分含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3组不同高径比反应器各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高径比反应器未对牛粪高浓度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08.
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使用与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和具有的将稀薄的、呈湍流运动的自然风浓缩后利用.有效地对自然风进行了加速、整流,改善了风能密度低和不稳定性,提高了风力发电机工质的品位等特点。重点阐述了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使用方法和运行、维护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09.
牛粪高浓度水解酸化过程丙酸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条件下,对牛粪进行了批量式高浓度厌氧发酵,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探讨了牛粪水解酸化过程中,温度、料液浓度和停留时间对丙酸含量的影响规律.温度、料液浓度和停留时间的取值范围分别为25~35℃、6%~10%和2~12 d,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性模型中的主次顺序,利用频数分析找出各因素的最佳试验范围.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停留时间对丙酸含量的影响最大,温度次之,料液浓度的影响最小.通过频数分析,得出当温度为30~33℃,料液浓度为8%~10%,停留时间为10~12 d时挥发酸中的丙酸含量均高于23%;当温度为25~31℃、料液浓度为7%~9%、停留时间为2~8 d时挥发酸中的丙酸含量均低于19%.  相似文献   
610.
影响牛粪高浓度水解酸化过程中乙酸含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条件下,对牛粪进行了批量式高浓度厌氧发酵,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探讨牛粪水解酸化过程中,温度、料液浓度和停留时间对乙酸含量的影响规律.温度、料液浓度和停留时间的取值范围分别为25~35℃、6%~10%和2~12 d,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性模型中的主次顺序.利用频数分析找出各因素的最佳试验范围.结果表明,停留时间对乙酸含量的影响最大,温度次之,料液浓度的影响最小.通过频数分析,得出了在温度为26~30℃、料液浓度为7%~9%、停留时间为2~5 d时挥发酸中的乙酸含量均高于66%.当温度为26~30℃、料液浓度为10%、停留时间为10~12 d时挥发酸中的乙酸含量均低于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