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7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80篇
  44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披碱草种子的气流冲击式转筒干燥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气流冲击式转筒干燥结构参数(喷管直径、喷嘴高度与喷管倾角)与工艺参数(风温、风速与转筒转速)变化对牧草种子干燥速率与发芽率的影响,该文将气流冲击式转筒干燥技术应用于披碱草种子干燥,并通过Design-Expert 7.0软件对试验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了试验条件范围内平均干燥速率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气流冲击式转筒干燥技术可较好的应用于披碱草种子的干燥,干燥后的披碱草种子达到了国家一级种子标准;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风温、风速、风温和分支喷管倾角交互作用、风速和转筒转速交互作用对平均干燥速率的影响显著,影响大小依次为:风温>风速>风速和转筒转速交互作用>风温和分支喷管倾角交互作用;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为气流冲击式转筒干燥技术应用于种子的干燥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2.
近几年,小春马铃薯种植面积正在不断扩大,因其耐贮藏、品质优良(商品薯率高)、销路好等特点,许多种植农户从中已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但由于小春马铃薯播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由于秋季气候仍然炎热,冬季易受霜冻危害,往往造成烂种缺苗严重和不能正常成熟,易造成烂种死苗,产量低下,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如果按照栽培大春马铃薯的方法栽培小春马铃薯非失败不可,甚至绝收,不少地方都有过沉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63.
为了探讨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及二者关系,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天然白桦林作为对照样地,对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过程中,草本层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群落物种多样性呈波动式变化,恢复21年群落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恢复13年群落Pielou指数最高。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白桦林。2)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生物量为10.80~123.96 t/hm2,随恢复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大,恢复21和24年群落生物量高于天然白桦林。草本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最低,恢复3年群落枯落物层蓄积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最高,其余恢复年限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最高。3)乔木层Margalef指数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与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ielou指数与生物量相关系数最高。草本层多样性与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与地表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由此可知,人工更新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恢复效果优于天然更新,人工更新恢复21和24年的生物量恢复效果优于天然更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1 特征特性 会梗7号系云南省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合江20号×合系40号配组,于2000年育成的耐寒水稻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云南省审定[滇特(曲靖)审稻200605号].  相似文献   
65.
1、应用喷灌、微喷等节水技术,高山地区推广“微蓄微灌”技术。滴灌可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十分适合于茄果类蔬菜,水利用率在90%以上,较沟灌、漫灌提高1倍以上。微喷则适用于如小白菜、芹菜、木耳菜等叶菜类生产,也可用于蔬菜育苗。  相似文献   
66.
为了得到脱绒棉种质量与其表面颜色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CASIO数码相机拍照,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脱绒棉种表面颜色特征,并严格按照GB/T3543.4-1995进行发芽试验,采用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探讨了RGB颜色模型下,脱绒棉种颜色特征与发芽势、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个颜色特征参数与脱绒棉种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该研究为基于RGB颜色模型对脱绒棉种实施快速、有效的分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重庆地区大部分青花椒生产均为小规模农户家庭种植经营模式,针对“主枝回缩采摘技术”即下桩采摘烘干后的青花椒物料,设计一种结构紧凑且功耗小的冲击式脱粒装置。对喂料部件、脱粒部件、搅料齿杆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装置各部分结构和工作参数。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脱粒装置进行有限元分析,机架受到的振动影响较小;对装置喂料机构的伸缩扒齿进行静力学分析,满足强度要求。并对样机进行正交试验,在脱粒转速为170r/min、输入速度为13m/min、分段式套筒脱粒元件形式下,物料的脱净率为94.01%,含杂率为6.33%,达到较优的脱粒效果。  相似文献   
68.
乌苏里瓦韦是一种民间常用的药用蕨类植物,本研究首次建立一种以乌苏里瓦韦孢子为外植体形成完整植株的体系,得到了乌苏里瓦韦体外扩增的方法。为了探究最佳的孢子萌发条件,设计使用6种NAA和6-BA激素组合探究孢子的最佳萌发条件,然后取孢子萌发得到的乌苏里瓦韦叶片,分别接种到不同浓度的NAA和活性炭的组合培养基中,探究乌苏里瓦韦生根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乌苏里瓦韦孢子的最佳萌发条件是: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 0.2 mg/L,6-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生根的最佳条件为: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 0.4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活性炭1.5 g/L。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乌苏里瓦韦的体外繁殖形成完整再生植株的方法,为乌苏里瓦韦的人工繁殖,同时为乌苏里瓦韦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9.
1砧木选择与处理选择树势强健、无病虫害的枣树做砧木。如果用酸枣,应在嫁接的上一年按株距1~1.5m、行距2~3m选优去劣先进行定株。5年生以上大树要先修枝,留健壮主枝3~5个高接换头,同时去掉多余枝条,嫁接部位最好距离地面1~1.5m。2接穗的选择与处理选择优良品种的1年生枣头做接穗,粗度以0.8~1.2cm为宜。采集接穗结合修剪进行,一般在3月下旬进行,最晚在发芽前10d采集。修剪时剪下枣头,去掉二次枝后,剪成15cm长的段,蜡封后,每20根一捆,平放在低温处(最好是地窖),用湿沙埋好,沙子湿度以手握成团、撒开即散为宜。3嫁接时期砧木芽萌动时为最佳嫁…  相似文献   
70.
骑跨式机架的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矮化密植红枣收获机的工作性能,以骑跨式机架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机架进行模态分析,得出机架的固有频率与振型,并与各激励频率范围比较,可知机架的固有频率仍在发动机的激振频率范围之内。为避免机架产生共振,在发动机安装位置添加弹性元件,对机架采用减振方案的谐响应分析,计算得出应力、变形量变化曲线。结合机架结构材料的S-N曲线和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机架进行疲劳分析,验证机架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减振方案的谐响应分析使机架的最大变形量由2.977mm变到0.358mm,减小了87.974%,明显改善了机架的振动特性;在激振载荷的作用下对添加减振元件前后的机架分别计算疲劳寿命,得出添加减振元件后机架的疲劳寿命为1.84×10~8次,高于1.0×10~6次,满足机架疲劳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