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8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外施钾对苹果树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金矮生苹果树生育期根外施K对其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根外施K可促进光合速率 ,一定程度缓和“午休”现象。苹果生育期 5~ 10月份 5次根外施K对促进与延长当年苹果树光合速率和营养积累有显著作用 ,其效应优于根外 1次施K和 3次施K处理 ,每次施K作用持续时间达 2 5d左右。  相似文献   
3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0℃高温胁迫处理对观赏凤梨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对照相比,高温胁迫8 h内,观赏凤梨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脯氨酸(Pro)和热激蛋白(HSP)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叶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变化,植株生长也无明显伤害,表明SOD、POD、CAT活性的提高以及HSP、Pro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缓解短期高温胁迫对观赏凤梨的氧化伤害。之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SOD、POD、CAT活性逐渐下降至对照以下,HSP和Pro含量降低,同时叶片O2-?产生速率加快,H2O2和MDA含量升高,电解质外渗率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气孔逐渐关闭,观赏凤梨植株幼叶、成熟叶受伤害症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33.
以萱草愈伤组织为试材进行了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浸泡法(用0.100%秋水仙素培养8 h)和混培法(用0.005%秋水仙素培养15 h)均可获得多倍体高诱导率,并成功地获得了四倍体萱草植株;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萱草倍性鉴定,与根尖染色体鉴定结果一致;与二倍体萱草相比,四倍体植株矮小,茎基部较粗壮,叶片较宽,叶边呈不规则卷曲、褶皱,叶片气孔密度小,生长较缓慢,其染色体数(2n=4x=44)为二倍体植株的2倍(2n=2x=22)。结果建立了高效的萱草多倍体诱导体系。  相似文献   
34.
1999~ 2 0 0 0年对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中游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 )生殖群体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群体结构。采用形态学和生态学方法对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大麻哈鱼生殖群体进行了种群鉴别。结果表明 ,乌苏里江大麻哈鱼较黑龙江大麻哈鱼吻短、眼大、鳞大、尾柄粗短、背鳍位置稍偏前 ,且背鳍条和臀鳍条均少。各龄鱼的体长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洄游至黑龙江的大麻哈鱼 ,但肥满度较低 ,性成熟早 ,繁殖力低。产卵群体个体小并以 4龄鱼占优势 ,其各龄组体长、体重均高于黑龙江群体的同龄组鱼 ;而上溯至黑龙江的大麻哈鱼产卵群体的个体大 ,以 5龄鱼为主 ,其肥满度、成熟系数及怀卵量则均高于乌苏里江产卵群体。比较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大麻哈鱼群体的生物特征和群体组成 ,其差异显著 ,二者应为两个不同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群体。  相似文献   
35.
通过连续递增盐度和阶段性递增盐度对史氏鲟、达氏鳇和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三种鲟鱼进行盐度驯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阶段性递增盐度对史氏鲟、达氏蝗和杂交鲟进行驯化,最终达到海域盐度(30‰),死亡率分别为6.7%、3.3%和5.0%,鲟鱼盐度驯化现实可行。  相似文献   
36.
仙客来的越夏栽培康黎芳,王云山,李立新在仙客来的栽培过程中,夏季管理是关键之一,往往由于夏季高温而造成仙客来停止生长进入休眠,影响了冬季成品仙客来的叶数、花数等商品性状。因此,提高越夏栽培技术是提高仙客来栽培质量的重要保证。一、仙客来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7.
38.
达氏鳇生物学及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达氏鳇的生物学特性1.1达氏鳇的地理分布达氏鳇又称鳇鱼、黑龙江鳇鱼,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干流,在松花江、乌苏里江及兴凯湖也有栖息,但数量稀少。在结雅河、石勒喀河、额尔古纳河、鄂嫩河、音果达河、奥列列湖、博隆湖也有零星分布。达氏鳇也进入日本海和鄂克霍茨海域。在自然水域中存在两个类群———分河口半洄游性和河道定栖性。1.2形态特征达氏鳇鱼体呈延长圆锥形,腹面扁平,吻呈三角形比较尖。横切面呈圆形,鱼体被五行菱形骨板,幼体的骨板有向后突出的尖棘,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其口位于头腹面,口裂大,呈半月形,口前吻…  相似文献   
39.
正鲟科鱼类(Acipenseridae)是一群古老鱼类,世界现存约有28种,并有许多亚种和杂交种。鲟鱼类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之一。鲟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鲟鱼肉蛋白质含量26%~30%,其蛋白质含十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鲟鱼的肉质优于三文鱼,生吃鲜嫩滑爽,其软骨,皮、鳍、肝、肠等都可以烹制成美味的佳肴。鲟鱼子酱(黑鱼子酱)被称为  相似文献   
40.
2010年5月10至2010年6月20日对黑龙江同江至抚远江段的达氏鳇捕捞群体进行取样调查,共调查达氏鳇20尾,其中雌性12尾,平均全长为(267±29.3)cm,平均体重为(190.3±102.8)kg,生长方程为:Y=3E-0.8x4.007,R2=0.586;雄性8尾,平均全长为(214±31.6)cm,平均体重为(74.8±40.7)kg,生长方程为Y=5E-0.8x3.9096,R2=0.9557。繁殖群体的优势组在16~30龄占总群体的75%,繁殖群体的雌雄性比为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