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87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149篇
  149篇
综合类   670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219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通过对8例后肢运动障碍病犬采用X线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分析,确诊病犬是由于患腰椎间盘疾病导致的后肢运动障碍。电针治疗患犬时,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在胸腰部选取悬枢、命门、百会、尾根、夹脊为主穴,阳关、关后、后三里、后跟、六缝为辅穴,轮流选穴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同时结合每天两次患部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经治疗,5例病犬痊愈,2例有效,1例无效。  相似文献   
15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三聚氰胺对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并探讨饲粮中三聚氰胺在牛奶中的残留规律。试验选择9头泌乳中期[泌乳日龄(DIM)为(160±21)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添加0.1%(MEL1组)、0.5%(MEL2组)和1.0%(MEL3组)三聚氰胺的饲粮(干物质基础)。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三聚氰胺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乳中尿素含量随着三聚氰胺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乳中三聚氰胺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MEL1、MEL2和MEL3这3个组的含量分别为5.48、28.32和51.96mg/L,乳中三聚氰胺产量分别为66.00、420.05和745.20 mg/d。饲粮中三聚氰胺向乳中转化的效率在3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转化率为(0.51±0.10)%。在停喂三聚氰胺后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迅速降低,在停喂后第3天三聚氰胺残留量均低于0.05 mg/L。综合本试验结果可知,泌乳奶牛日粮添加三聚氰胺可显著提高牛奶中三聚氰胺残留量,但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3.
猪回肠炎是由厌氧菌-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或间歇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猪感染后生长速度减慢,猪群生长均匀度变差,有时引起死亡。由于猪只死亡、淘汰或饲料转化率降低,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特点(1)猪回肠炎大多数病例发生在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发病率为5%~26%。(2)环境温度突然变化、饲养  相似文献   
154.
斯哒米纳微生态制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莉  王俊 《饲料工业》2012,33(10):63-64
文章主要研究了斯哒米纳微生态制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可知,饲喂斯哒米纳微生态制剂后,猪肉中蛋白质含量提高,肌苷酸含量升高6.5 mg/kg,剪切力降低50%,脂肪含量下降3.12 mg/100 g,胆固醇含量下降3.13 mg/100 g,符合现代人对猪肉品质环保、健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5.
为分析不同年限沙棘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志丹县金丁镇不同种植年限沙棘人工林(20年生沙棘林、15年生沙棘林、5年生沙棘林)为研究对象,以谷子地作为对照,研究了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季节变化、空间分布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沙棘人工林显著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和酶活性。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具有表聚性,随着土层加深含量在下降且土层间差异显著。沙棘人工林和谷子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表现为春季和秋季较高,夏季和冬季较低。碱解氮和有效磷均为春季最高,秋季最低,而有效钾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土壤脲酶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夏较高,秋冬季较低。蔗糖酶活性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过氧化氢酶呈现出与脲酶和蔗糖酶不同的响应特征。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相关性密切,土壤脲酶和蔗糖酶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综上,在陕北黄土丘陵区,营造沙棘林年限越长,提高土壤养分和酶活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6.
应用ERIC-PCR技术对健康仔猪与黄白痢仔猪的粪样样品进行了扩增,并对其菌群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健康仔猪粪样ERIC-PCR图谱相似性较黄白痢仔猪高,仔猪肠道菌群中至少有一种类型的细菌异常增殖,影响正常细菌的正常生存,导致了菌群结构失调,造成黄白痢。基于ERIC-PCR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来反映仔猪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监测生物种群动态是有效可行的。通过ERIC-PCR的动态监测,发现患黄白痢仔猪粪样菌群多样性减少,结构趋于简单化;健康仔猪个体之间条带的数量、位置及灰度基本一致,其中共有一些优势条带。  相似文献   
157.
利用内蒙古通辽市10个气象站1961—2012年52年雷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和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等方法,统计分析了该市历年雷暴日数、雷暴出现的初日和终日及初终间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①通辽市平均雷暴活动初日为5月6日,终日为9月26日,平均活动期为144 d。②52年通辽市平均年雷暴日数的总数为290 d,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2.6倍,雷暴日数年际间变率大。③近52年全市雷暴日数减少趋势显著,气候倾向率为13.8 d/10年;雷暴初日在1961—1981年提前的变化趋势显著,20年间初日提前了18 d;而雷暴活动终日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但年际波动幅度较大。④雷暴活动初日经历了从晚—早—晚的2次突变过程,突变点为1972年和1992年;全市雷暴日数也存在明显的突变特征,突变点在1994—1995年,突变后平均雷暴日数比突变前减少了51 d;雷暴终日近52年不存在明显的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158.
三门峡市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构建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集成,形成了三门峡烟区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总结了绿色防控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的措施和成果,针对推广中存在的难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烟草产区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针对目前果蔬分拣中果蔬互相掺杂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果蔬分拣系统。以实际分拣中容易相互掺杂的土豆、玉米和红薯为实验对象,土豆作为主果蔬,玉米和红薯为掺杂的副果蔬进行实验。对果蔬图片进行图像处理,提取果蔬特征,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KNN最邻近分类算法对果蔬进行分类,并在上位机界面中显示果蔬分类结果和果蔬掺杂率,将掺杂果蔬的位置信息结合形态信息发送给六自由度机械臂,实现对掺杂果蔬的分拣操作。实例验证:分类正确率达到98%左右,计算坐标与实际坐标在X、Y坐标上的误差在1mm内,可以实现对掺杂果蔬快速识别和分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0.
针对当前水培阳台蔬菜机营养液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控制系统易受外界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混合营养液中pH等因素干扰的问题,设计了营养液EC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基于物料守恒关系建立营养液EC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同时依据被控对象模型、响应时间和控制性能等指标选取参考模型,并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设计系统的自适应律和控制律。仿真试验表明,系统可在40 s左右进入稳定状态,同时在外界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混合营养液p H等的扰动下,依旧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控制绝对误差0. 1 m S/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