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9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51.
为了研究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SQR)基因的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SQR-Myc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DH5a和乳酸菌MG1363中的表达,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表达载体pMG36e与目的片段SQR-Myc,回收纯化并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连接产物通过KCM法转化到大肠杆菌DH5a中,提取所得到阳性大肠杆菌菌株质粒pMG36e-SQR-Myc进行双酶切鉴定与普通PCR鉴定;并通过电转化将重组质粒导入乳酸菌MG1363中,采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检测SQR蛋白质在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QR乳酸菌重组表达载体pMG36e-SQR-Myc被成功构建,目的蛋白质SQR在大肠杆菌和乳酸菌MG1363中被成功检测到。因此,乳酸菌MG1363可以用来表达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SQR)。  相似文献   
52.
以徐淮白山羊为对象,设计了3种不同的短期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对同期发情率、发情后卵巢状态观察及情期受胎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组1(CIDR+PG+PMSG)和组3(PG+PMSG)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2.5%,82%,显著高于组2(PG+三合激素)(P<0.05);组1处理后发情羊的卵巢状态明显优于其他2组;而且组1的情期受胎率也显著高于组2和组3(P<0.05).综上可见,CIDR + PG + PMSG是徐淮白山羊最有效的短期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3.
6-8周龄雌性小鼠经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导超数排卵,与相同品系雄鼠交配后24h,40h,65h和92h分别采集1-,2-,8-细胞胚和早期囊胚样本,并于各相应胚胎发育期采集小鼠输卵管液,子宫液和血清样本;未交配雌鼠于注射PMSG后24h采集未受精卵,输卵和液和血清样本。  相似文献   
54.
波尔山羊的胚胎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胚胎工程研究室在"七五"期间承担国家攻关课题,开展了山羊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的研究,获得了同卵孪生羔羊.为使这一成果在生产上发挥作用,1998年开始在江苏省宿迁羊场和溧水羊场开展"波尔"山羊的胚胎移植工作,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5.
试验分剐采用四种不同冷冻稀释液配方(A、B、C和D),不同稀释与平衡方法(一步稀释法和两步稀释法)。不同冷冻步骤(直接冷冻法和液氮熏蒸法).不同解冻方法(漫解冻法和干解冻法)以及不同甘油浓度(4%、5%和6%)进行杜泊绵羊细管冻精的制备,结果发现:分剐以稀释液B、两步稀释法平衡、液氮熏蒸法冷冻、湿解冻法及5%甘油浓度的效果为最佳,冻精解冻后人工授精的妊娠率达到62%。  相似文献   
56.
在4种不同冷冻稀释液制备的杜泊绵羊细管冻精稀释液中,以葡萄糖1.6 g、蔗糖2.0 g、柠檬酸1.38g、Trs 2.42 g、重馏水100 ml、卵黄20 ml、青霉素钾10 IU配方解冻后精子活率最高,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将此稀释液细管冻精用于人工授精,妊娠率达到62%。  相似文献   
57.
从4头同期发情与超数排卵的因重复采胚不孕的供体波尔山羊卵巢采得24枚卵泡卵母细胞(18枚卵丘卵母细胞,6枚裸卵),其中9枚卵丘卵母细胞直接与获能后的精子实施配子移植,4头受体均未受孕;其余15枚进行26h成熟培养,经培养后其中9枚卵丘卵母细胞中有6枚卵丘扩散,3枚未扩散;6枚裸卵均因退化而弃去。9枚卵丘卵母细胞移植至4头受体后有2头妊娠并如期产羔各1头。  相似文献   
58.
棉花吸磷特性及其肥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32P研究不同NP水平下棉花吸磷特性表明:移栽棉吸收NPK比例相对稳定,为1:0.2l:l:棉花吸收磷素70/~90%来自土壤,10%~30%来自肥料,当季利用率仅占10%~15%;蕾花期吸收的肥料磷占肥料磷35%~50%,花铃期占50%~65%,花铃期60%分布于生殖器官,40%分布于营养器官。在沿江粮棉豆轮作条件下,长期定位试验表明,棉花肥效以NK和NPK配合最好;钾效最为显著,氮效次之,磷微效。棉花对三要素养分反应敏感程度和需求量主要取决于生物学需肥内在因素,土壤环境与养分丰缺程度是外界条件,内因和外因统一才能取得稳产、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59.
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集放射性同位素的灵敏性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为一体。该方法应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种子带菌检测,经三年试验表明这一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最小检测浓度为10~3细菌/ml),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快速(4~5小时内可得出结果)。通过402份样品的检测,经与常规的浓缩接种法比较,证明该方法应用于带菌稻种的检测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0.
经3年研究建立了一套用离体稻叶检测稻种带细条病菌的方法.应用该方法成功地将44份自然发病的细条病病种接种到离体稻叶上并产生菌脓.用1%水琼脂加90 ppm元毒苯?咪唑,在30℃下可使水稻幼苗的离体叶保持15~20 d,可满足细条病接种发病的时间需要.应用纯菌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最低可检测浓度为5×10~3Cells/ml.由于选择了最佳的温度、湿度、光照、苗龄及其它有关环境条件,使1.2~4.0g的病种经研碎浸泡后浓缩针刺接种于离体稻叶上在3 d后出现病斑,5.5~8.5 d后产生菌脓.与其它血清学检测方法相比,离体检测法具有直观、可靠、简便、稳定等优点,特别可避免由于种子携带丧失活性的细条病菌或其它病菌而引起的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