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利用2015—2017年6—8月的552个探空样本,结合唐山市气象局为中心、半径50 km范围内的闪电定位资料,应用动态聚类方法将唐山市区及周边的雷暴情况分为3类(分别记为1类、2类、3类),并应用雷达回波与闪电叠加资料验证了该分类的可靠性;用逐步选择法和逐步回归法探空样本中的对流参数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与雷暴有密切关系的对流参数作为预报因子做主成分分析,给出预报因子与雷暴关系的相应解释,最后应用Bayes判别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判别雷暴潜势预报方法建立模型进行雷暴预报,得出预报方程,并在Logistic回归判别法中给出3类的预报概率,发现这2种方法对唐山市区雷暴的预报准确率都到达了70%以上,对唐山市区雷暴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秸秆炭定向调控工艺优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秸秆炭化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技术路径,秸秆炭品质是市场化推广的主要指标,其生产工艺调控是关键。该研究依托连续式作物秸秆炭化联产系统,设计炭化工艺正交试验,对生产的秸秆炭测算其热工特性参数和燃烧特性参数,以秸秆炭产量、燃料比、碱性指数和无量纲综合燃烧指数等指标为秸秆炭的品质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综合品质评分法对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CCD中心复合试验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秸秆炭定向调控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秸秆炭品质的首要因素,除秸秆炭产量外的五种秸秆炭品质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为,综合燃烧指数、碳氢原子含量比、燃料比、碱性指数、高位热值,生产的秸秆炭品质稳定,接近于烟煤燃烧品质。CCD响应曲面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铡切后的玉米秸秆经600℃保温炭化50 min后,秸秆炭产量为53.05%,其综合燃烧指数为0.726 6。经验证试验,试验值与预测值相差不足0.2%,拟合模型和响应曲面优化法准确可行,且最优炭化工艺生产的秸秆炭燃烧品质有大幅度提升。通过该研究的炭化工艺可定向调控秸秆炭品质,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高品质燃料化秸秆炭精准定向调控方法,为连续式生物质炭化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设置3种降雨强度(30,60,90 mm/h)和3种地表覆盖类型(裸土坡面、1 cm马尾松枯落物覆盖、1 cm马尾松灰烬覆盖),研究林火发生前后不同地表覆盖下的坡面产流产沙过程,明确枯落物和植物灰烬覆盖的减流减沙效益。结果表明:(1)相比裸坡,枯落物和灰烬覆盖下的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分别延长33%~80%和51%~200%,灰烬覆盖对延缓产流的效果更为明显;(2)相比裸坡,枯落物覆盖的减流效果稳定在12%~36%,而灰烬覆盖在中小雨强的减流效果高于70%,在90 mm/h雨强时减流效果降低至7%;(3)裸土坡面产流呈现先快速升高后稳定的趋势,而枯落物和灰烬覆盖坡面产流效果呈现"阶梯"形上升趋势;(4)枯落物覆盖能够减小径流携沙量和总产沙量,在3种雨强下减沙效益均高于85%,且高于同雨强下灰烬覆盖的减沙效益。枯落物覆盖的减流减沙效果在不同雨强下表现较为稳定,而灰烬覆盖的减流减沙效果受降雨强度的影响显著,且枯落物覆盖的减沙效益在3种雨强下均优于灰烬覆盖,说明在林火发生后地表覆盖改变是引起土壤侵蚀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4.
【目的】通过识别影响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深入研究lncRNA参与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的规律。【方法】采集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2个品种各3只公羊的尾部脂肪组织样本,通过Illumina NextSeq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所获得的reads进行lncRNA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挖掘lncRNA靶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代谢途径。【结果】研究共筛选获得2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获得20个顺式靶基因。通过对靶基因功能分析,检测到包括调控血管生成、细胞迁移、胰岛素反应和MAPK级联反应正调控的4条生物学过程,以及胞外区、细胞外间隙的2条细胞组分。KEGG富集分析筛选到20个靶基因参与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进入脂质代谢、代谢途径、AMPK信号通路和磷脂酶D信号通路等19条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鉴定了影响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的差异表达lncRNA及其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绵羊尾部脂肪沉积过程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