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利用GUS基因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及在植物体中瞬时表达的特点,对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激素浓度、筛选剂浓度、基因型和农杆菌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诱导阶段6-BA浓度为1.6mg· L-1时诱导效率较高;适宜的草铵膦筛选浓度为3 mg· L-1;同时对24个大豆基因型的再生能力和对农杆菌菌株...  相似文献   
52.
以不同来源的36个大豆育成品种为亲本,配制29个杂交组合,分析了F1代产量性状之间的杂种优势、亲本间各性状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来源地不同的亲本以及亲本间遗传距离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大豆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单株荚数和粒数的优势;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超亲优势显著高于百粒重和株高等性状;亲本间单株荚数、单株产量和百...  相似文献   
53.
鰕虎鱼防控虾病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鰕虎鱼是对虾的敌害鱼类,在对虾养殖池塘人为套养一定数量的鰕虎鱼,当对虾发病时,鰕虎鱼及时吞食病、弱虾,从而切断病、弱虾被健康虾摄食的途径,达到控制虾病进一步蔓延的目的。1材料与方法矛尾复鰕虎鱼(学名:Synechogobius hasta)为鲈形目、鰕虎鱼科、复鰕虎鱼属的近海暖温性底层小型鱼类。常见于淤泥底质的海区或栖于河口底层,我省沿海分布较多。矛尾复鰕虎鱼体型较小,当年成鱼体长一般10cm左右,由于其头大、  相似文献   
54.
<正>1全省渔业经济运行形势及池塘信息采集工作背景2010年,淡水池塘养殖信息采集工作是在全省渔业经济向好、三大产业带(沿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产业带、城市周边休闲型养殖带、水库生态  相似文献   
55.
近期,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推荐的2010年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主推品种为;“黄海1号”中国对虾、“黄海2号”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主推技术为: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北方节水渔业综合养殖技术。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内容是在保证原有对虾产量的同时,实行虾蟹混养、虾蜇混养、虾鱼混养,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56.
回顾了河北省对虾养殖发展历程,指出了制约对虾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从河北省资源条件、技术基础、生产效益及生产潜能方面分析了对虾养殖发展潜力,展望了"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对虾养殖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7.
<正>2015年,河北省渔情采集主要监测海、淡水池塘和浅海吊笼养殖模式。采集点53个,主要分布在曹妃甸区、丰南区、三河市、永年县、任丘市、献县、安新县、鹿泉区、冀州市、玉田县、乐亭县、昌黎县、黄骅市13个县。采集品种23个,主要为大宗淡水鱼类、淡水名优鱼类、虾类、蟹类、贝类(海湾扇贝)、其它(中华鳖、海参)等6大类。2015年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在保证养殖模式不变的前提下,对5个采集点进行了更换。经过  相似文献   
58.
我国菜用大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菜用大豆的历史渊源以及在我国国民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我国菜用大豆的育种及栽培现状,提出了菜用大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了我国菜用大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9.
<正> 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该养殖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1982年由中国水科院海洋研究所张福绥研究员从美国引进原种海湾扇贝26枚,由于该品种的养殖周期短,国际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很快被广大渔民所接受,形成了我国北部沿海地区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广大渔业增产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全国各地的48份青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青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48份青麻种质资源中.17条RAPD引物扩增出191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7.43%,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在0.I-3.0kb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