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试验旨在探讨玉米秸秆的氨化-碱化-盐化复合处理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采用3因素2水平完全交叉实验设计,即尿素的添加量分别为2%和4%,氢氧化钙的添加量为2%和4%,泌乳奶牛生长所必需的7种微量元素添加与不添加。结果表明:与未添加任何物质的对照组相比,复合处理玉米秸秆的NDF和ADF分别下降9~18和8~14个百分点,粗蛋白含量平均提高了一倍,钙、磷含量也有升高的趋势;微量元素对秸秆营养价值无明显影响,但添加微量元素有防止霉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正>褪黑激素(Melatonin,MT)是主要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叫吲哚类激素,由美国皮肤病学家Lerner[1]于1958年从肉牛松果体中首次分离出这一化合物,并鉴定其化学结构为N-乙酰-5-甲氧基色胺。在此以前,即1917年,人们就发现,当喂给牛蛙松果腺提取物时,其皮色很快变浅。因而,由于这一化合物能使两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茶多酚(TP)和有效微生物(EM)对育成期水貂粪便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00只育成前期水貂共160笼,随机分成8组,每组20个重复。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共8个处理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 EM+0 TP、0 EM+0.05%TP、0 EM+0.1%TP、0 EM+0.2%TP、200 mg/kg EM+0 TP、200 mg/kg EM+0.05%TP、200 mg/kg EM+0.1%TP、200 mg/kg EM+0.2%TP。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前4周为试验I期,后4周为试验Ⅱ期)。结果表明:饲粮添加TP不能减少水貂粪便NH3、H2S和CO2生成量;饲粮添加200 mg/kg EM对水貂粪便NH3(48 h)、H2S(72 h和96 h)生成量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0.1%及0.2%TP可显著降低试验Ⅱ期粪便中氨氮含量(P0.05),饲粮添加200 mg/kg EM可降低粪便中总氮(试验I期)、总磷(试验I和Ⅱ期)、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试验Ⅱ期)含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EM可以减少水貂粪便恶臭气体生成以及粪便污染物的含量,建议水貂饲粮中添加200 mg/kg EM。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对茶多酚损失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采用两因素四水平完全交叉试验设计研究实际生产过程加热温度和时间对茶多酚损失的影响,不同温度处理为80℃、100℃、120℃、140℃和不同加热时间处理为60min、90min、120min、150min。试验结果表明,加热时间控制在60min以内,加热温度100℃至140℃,茶多酚的损失率可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05.
动物营养专业的研究生需要掌握的饲料配方的配制方法.本文介绍在教学中如何利用Excel采用线性规划法和试差法自己设计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06.
建立了1种基于功能化Au@Ag纳米棒(Au@Ag NRs)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来实现溶液中Hg~(2+)的定量检测。Hg~(2+)存在下,其与Au@Ag NRs表面的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发生配位作用引起SERS检测探针聚集,产生"热点"效应,致使DMCT在1 360 cm~(-1)处的SERS信号增强。在0.1~10μg/L质量浓度区间内线性关系良好:Y=195.49384X+1676.23663(R~2=0.991),检出限为17 ng/L,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饮用水中Hg~(2+)的限量(1μg/L)。在实际水样中进行Hg~(2+)加标回收检测,回收率为100.1%~106.5%,相对标准偏差为1.23%~7.99%。  相似文献   
107.
为明确不同温度下毒死蜱抗性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采用生命表构建技术比较在15、20、24、27、30℃下毒死蜱抗性和敏感灰飞虱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繁殖力等种群生命参数,计算在5个温度下抗性灰飞虱的相对适合度。结果表明,抗性灰飞虱在24℃时的适合度最高,在15、20、27、30℃的适合度不同程度下降,尤其15、30℃的适合度下降幅度较大。若以24℃的相对适合度为1,在15、30℃的相对适合度仅为0.02、0.03。在相同温度下,与敏感品系相比,毒死蜱抗性对若虫死亡率、成虫寿命无显著影响,但若虫发育历期、成虫产卵前期、繁殖力等在某些温度下变化明显。尤其是繁殖力在20、24、27℃时低于敏感品系,15、30℃时高于敏感品系。与此一致,抗性品系在20、24、27℃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敏感品系的0.4、0.8、0.4倍;15、30℃时为1.5、1.3倍。说明毒死蜱抗性影响灰飞虱对温度的适应性。在较适宜的温度范围,毒死蜱抗性导致灰飞虱的相对适合度下降;但在不适温度条件下,其相对适合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不同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3~5胎)、产奶量、产犊日期相近,体重(600±20)kg健康荷斯坦泌乳高峰期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1组为对照组,饲喂牛场常规日粮;2、3、4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常规日粮基础上添加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Ⅰ、Ⅱ、Ⅲ500 g/(d.头)。正式期60 d。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高能复合物后,均可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总干物质含量。尤其是复合物Ⅲ,添加效果最为理想,平均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总干物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1.19%(P<0.05)、21.31%(P<0.05)、9.72%(P<0.05)和10.34%(P<0.05),平均日校正乳产量提高35.70%(P<0.05)。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和运动尼龙袋法测定了不同比例棕榈油脂肪粉包被赖氨酸的瘤胃降解率及小肠释放率,结果发现:以30%、40%、50%和60%的棕榈油脂肪粉对赖氨酸进行包被而制备的RPLys-Ⅰ、RPLys-Ⅱ、RPLys-Ⅲ和RPLys-Ⅳ,48 h瘤胃降解率依次为62.42%、55.12%、50.34%和47.21%;24h小肠消失率依次为80.27%、67.05%、64.92%和54.80%。综合分析认为,棕榈油脂肪粉包被比例以50%为宜。  相似文献   
110.
外源寡糖对奶山羊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外源寡糖对奶山羊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况良好、年龄相近、体重(32.80±2.45)kg的崂山奶山羊 6只,采用分期分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添加 1%(以有效含量计)甘露寡糖、半乳甘露寡糖、果寡糖、寡木糖和异麦芽寡糖的试验饲粮,另设不添加寡糖的对照组。试验共分为 4期,每期 35d,其中预试期 7d,正试期 28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果寡糖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甘露寡糖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提高血清中球蛋白和血清磷含量(P<0.05);半乳甘露寡糖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蛋白(P<0.05)、球蛋白(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和血清磷含量(P<0.05),增强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降低血清丙二醛(P<0.01)、尿素氮(P<0.05)、甘油三酯(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含量,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各种寡糖对奶山羊血清谷草转氨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白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血清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不同寡糖能够在一定水平上提高奶山羊的抗氧化能力,改善机体脂质代谢、蛋白质合成以及钙、磷的吸收,且对肝脏和心脏无损害,建议在奶山羊饲粮中添加的寡糖种类有果寡糖、甘露寡糖和半乳甘露寡糖,其中半乳甘露寡糖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