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创客教育全面开展的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创建了以学校为主体的创客空间。然而,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的创客空间还存在学生对创客空间热情不高、创客之间缺乏讨论与交流、学习工具及教程资源欠缺、学校对项目审批流程繁琐等问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学分制度、培育创客发展模式、优化创客课程资源等举措,可以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创客空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72.
14个北美海棠观赏品种在兰州地区引繁及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4个北美海棠观赏品种的引进栽培试验,观察总结了所引品种在试验地的适应性、生长规律及观赏性状,研究了北美海棠的栽培及繁殖技术,展望了北美海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夏云捷  宫相忠  高伟  罗伟  张静  王吉 《水产学报》2016,40(7):1039-1049
通过分离、培养我国北方海域(烟台、青岛)和南方海域(舟山、温州)的萱藻丝状体,比较研究了不同光强[7.2、21.6、36.0、50.4、64.8、86.4、108.0和129.6μmol/(m2·s)]和不同光周期(8L:16D、10L:14D、12L:12D、14L:10D和16L:8D)对我国南北方萱藻丝状体生长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过高[≥108.0μmol/(m2·s)]或过低[≤21.6μmol/(m2·s)]光强条件均不利于我国南北方萱藻丝状体的快速生长;(2)我国南北方萱藻丝状体生长的最适光强条件相同,在64.8μmol/(m2·s)条件下培养20 d后,其丝状体的增重倍比和日均增长率均达到最大值;(3)我国南北方萱藻丝状体发育的最适光强条件均为36.0μmol/(m2·s),培养20 d后,烟台、青岛、舟山和温州的萱藻丝状体的孢子囊枝比例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72%±0.91%、35.06%±1.17%、35.37%±0.59%和34.33%±0.41%;(4)我国南北方萱藻丝状体生长的最适光周期条件不同,培养20 d后,北方萱藻丝状体的增重倍比和日均增长率均在14L:10D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2.75%±2.39%、3.00%±0.36%和81.28%±4.53%、3.04%±0.49%,而南方均在16L:8D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9.52%±0.88%、3.18%±0.30%和88.66%±7.09%、3.22%±0.26%;(5)经过20 d的培养观察,我国北方萱藻丝状体发育的适宜光周期范围为8L:16D~10L:14D,而南方的适宜光周期范围为10L:14D~12L:12D。  相似文献   
74.
在兽医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遇到因体内寄生虫引起牛胃穿孔病牛一例。此病例临床上亦很少见,特此报告,以供借鉴。 1发病情况 2009年3月一畜主前来询诊,说其家中1头两月龄犊牛不吃奶,有点腹胀,自己在家里灌了100ml豆油,未见好转,探求治疗方法,并要求看治。  相似文献   
75.
简要分析多年来发生的生猪高热病的流行病因和今年的防治形势,提出从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6.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是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管理混乱、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改善。  相似文献   
77.
自2003年12月26日至2005年11月14日,全世界共报告126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64人死亡.2004年1月27日,我国首次公布确诊湖北鄂州、广西隆安等地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HPAL)疫情.2005年5月至11月30日,我国的青海、湖南、安徽、新疆等地又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0起,发生的疫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确诊有3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2例死亡.  相似文献   
78.
2005年3月下旬,某养殖户饲养的2000只肉鸭,在9日龄时爆发了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前后病程共7天,先后发病800余只,死亡263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了40%和32.9%。经过笔者深入养殖户对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该病为霉菌性肺炎。  相似文献   
79.
我市某镇养殖场里育肥猪发生了以呼吸道障碍为主的急性、热性的传染病,该病具有发病快而急、致死率高、治愈率低、病情反复等特点,由该镇服务中心兽医到场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剖检、采集病料到市兽医站经过实验室诊断等方法,确诊为猪肺疫与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混  相似文献   
80.
2012年7月至今,东丰县周围的肉鸡和麻鸡饲养场发生一种以粪便稀薄、水样、恶臭,个别鸡拉肉样脓性粪便,内含有未消化饲料,鸡体逐渐消瘦为特征的疾病.采食量下降,死亡率上升,且反复用药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发病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在10~60日龄不等,病程多数在一周以上,死亡率多在2%~15%之间,且反复发作,整群表现采食下降,生长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