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4篇
  43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玉米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穗粒重是提高籽粒产量的决定因素;株高、百粒重、生育期、穗行数、行粒数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穗长、穗粗与产量呈正相关,主要是通过单穗粒重和百粒重间接影响的,而穗位高虽与产量呈正相关,但主要是通过株高和单穗粒重的间接影响,对出籽率的直观选择,难以实现大的突破。因此,在选育优良玉米新品种考虑农艺性状时,不但要着眼于某一性状对产量的突出作用,更要重视研究其它性状对突破产量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02.
综述了鲍幼虫变态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鲍因其幼虫营卵黄营养,且同昆虫和蛙类相比,鲍幼虫变态速度快、存在提早发育(‘anticipatory’developmental program)现象,是研究贝类乃至海洋无脊椎动物变态现象的理想模式.早期研究采用药理学和电生理学方法发现了GABA等能够诱导鲍变态的物质,并且提出了变态过程信号通路,但调节幼虫变态的分子机制仍然所知甚少.研究人员采用差异显示PCR和基因芯片等手段获得了一些变态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但是变态是由众多的基因和信号分子共同决定和影响的.传统获得差异基因的方法效率低、获得基因数量少、受公布的EST(表达序列标签)限制大,所以调控变态的分子网络和机制还尚未建立,缺乏对调控这一细胞过程的整体认识.转录组学分析获得大量变态差异基因,并且有助于建立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网络,是研究变态分子机制的新方向.此外,变态差异基因的功能验证和注释是鲍变态分子机制研究的另一问题,基因干扰可能是解决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3.
小熊猫属食肉目浣熊科,产自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山区,是珍贵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形态优美,小熊猫很逗人喜爱,可以拥抱,并给人以乐趣。所以,年幼时可被人作宠物收养。但当它们达到性成熟时,常常会变得令人难以对付。  相似文献   
104.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灌木梭梭的灌丛下,灌丛间不同层次土壤养分、盐分的差异,旨在揭示干旱荒漠区灌丛的"肥岛"效应特征。结果表明:(1)灌丛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明显高于灌丛间的,其中表层(0~10cm)土壤分别比灌丛间的高83.1%、113.5%、44.6%、111.8%,土壤电导率提高了167.7%,土壤养分在灌丛下聚集,并且表层含量最高,形成灌丛的"肥岛效应",从而使灌丛植被所覆盖土壤的肥力性状明显区别于未受灌丛影响的土壤。(2)沙漠腹地的土壤养分富集率大于沙漠边缘,其"肥岛"效应也明显大于沙漠边缘的,灌丛土壤全氮和速效磷的富集率较沙漠分别高了25.3%和15.1%。沙漠腹地灌丛下土壤养分的富集程度高可能是荒漠植被适应逆境的一种机制,有利于荒漠植被的生长繁殖和干旱区绿洲生态屏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5.
回顾总结了1978-2008年益阳苎麻产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以及期间的品种更新与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6.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根据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量和土壤养分供给状况,准确地将肥料补加和均匀施在作物根系附近,并被根系直接吸收利用,其能够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基于此,笔者结合人们熟悉的医学常识谈几点水肥一体化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在构建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岗位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应用评分法实施岗位评价,进行岗位分级,设计各级岗位系数,体现岗位的相对价值和技能水平要求,为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奖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高产大豆新品种东生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产大豆新品种东生1号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于1992年以合丰25系选为母本,以北87-1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该品种适于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主要特点是株型合理、高产、稳产,抗倒伏、耐旱、耐涝、中抗大豆灰斑病。2003年通过黑龙江省作物品种省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东生1号。  相似文献   
109.
非水相污染物在黄土性土壤中的入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两种非水相流体(NAPL)(煤油和四氯乙烯)在3种不同质地的黄土性土壤(沙土、黄绵土和土娄土)中的非饱和入渗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非水相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入渗与水分入渗规律相类似,累积入渗量曲线均很好地符合考斯加柯夫公式(F=atα);随着土壤质地的加重,入渗速率降低,表现为沙土>黄绵土>土娄土;两种污染物(煤油和四氯乙烯)在土壤中的入渗速率表现为相同温度下粘滞性较大的煤油入渗速率明显地小于粘滞性较小的四氯乙烯;对于同一质地土壤,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污染物迁移的速率降低,土壤的压实对污染物的迁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一面坡式的日光温室,是很受农村欢迎和大量应用于生产的一种保护地生产设施。一般都只利用温室地面育苗和种菜,怎样使温室的整个耕层和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呢?王忠仁同志的做法,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