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5篇
  30篇
综合类   18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达州作为四川省产粮大市,地处丘陵山区,加快丘陵山区宜机化农业发展迫在眉睫。本文深入研究了达州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发现达州市农机化发展存在基础设施根基不牢、农机应用内外不适、农机化发展不平衡、服务组织实力不强、规模经营发展不足、政策效应发挥不佳的问题。综合分析了农机化发展中的三大主要制约因素,即:地形地貌条件的制约、土地规模化流转缓慢、适宜农机具研发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多方参与、共同监督,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科学选引、加大研发,大力提升农机化水平;县域统筹、打造龙头,大力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改革创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长效发展,大力提升政策实施效能。  相似文献   
382.
近年来,中国大量进口油料及植物油,油料及植物油的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研究植物油的进口安全对保障人民生活和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计算2001—2020年分阶段的中国植物油Armington替代弹性数值,发现该数值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现象,反映出中国植物油进口受国内和国际因素影响明显,可以较为准确地衡量进口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主要植物油进口贸易伙伴的供应安全性,发现部分国家进口产出弹性常年小于1,供给安全性较差。建议调整中国植物油进口结构,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供给潜力,加快植物油加工业的产业升级,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植物油供给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3.
乌日娜  张兴东  王妍  张继权 《草业科学》2022,1(1):2210-2220
选择松嫩草地上的3种优势牧草羊草(Leymus chinensis)、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和全叶马兰(Kalimeris integrifolia) ,通过野外干旱胁迫试验、定点实时观测和隶属函数法,研究3种优势牧草在不同生育期内对不同等级干旱胁迫的响应,探究不同等级干旱胁迫对牧草在不同生育期内形态特性的影响及其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在牧草同一生育期内,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株高、叶长、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受到的影响越大,在特旱程度下,3种牧草生长受干旱胁迫影响最严重;同一干旱胁迫处理下,随着生育期推移,株高、叶长、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受干旱胁迫的影响总体呈减少趋势。3种牧草在其生育期内的抗旱性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羊草在开花期抗旱能力最强,其次是在返青期;全叶马兰在开花期抗旱能力最强,其次是在返青期,在抽穗期最差;碱蒿在开花期抗旱能力最强,其次是在抽穗期,在返青期最差。本研究结果对松嫩草地3种优势草种在不同生育期内遭受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时采取不同应急方案具有指导作用,也为培育优良耐旱草种及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84.
为了阐明岩溶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腐植酸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钙的关系,以滇东南典型岩溶流域普者黑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域内裸地、林地、旱地、水田和湿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的水溶性有机质(WSOM)、胡敏酸(HA)、富里酸(FA)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探究土壤中腐植酸的结构特征及其含量与钙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WSOM、HA和FA含量的空间变幅均较大(P<0.05),且表层 > 亚表层(P<0.05),腐植酸含量(WSOM、HA、FA三者含量之和)的大小依次为旱地(13 289.97 mg·kg-1) > 湿地(10 007.02 mg·kg-1) > 林地(9 136.76 mg·kg-1) > 水田(8 708.724 mg·kg-1) > 裸地(3 395.13 mg·kg-1); 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PQ值(HA在腐植酸中的比例)以及HA/F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的空间变幅较大且变化规律相似,大小排序均为水田 > 湿地 > 林地 > 旱地 > 裸地(P<0.05);红外图谱分析表明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腐植酸具有类似的结构组成和官能团信息,除含有一定量的芳香结构外,还含有大量的羟基、氨基、酚羟基、醇羟基以及脂肪链结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全钙及各形态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腐植酸的种类及含量。研究表明,普者黑岩溶流域内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腐植酸含量空间变幅较大,结构相似且特征明显,与土壤钙的关系密切,同时普者黑流域内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腐殖化程度较高,腐植酸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85.
为探究石粉对高温条件下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过度发酵的抑制效果,试验设置不添加石粉的对照组(L0组)以及添加0.5%(L1组)、1.0%(L2组)和1.5%(L3组)的试验组,在35℃条件下发酵7、21、35、56 d和90 d后开封,测定发酵品质、化学组分和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石粉能显著提高发酵TMR的pH、乳酸和氨态氮(NH3-N)含量以及乳酸菌数量(P<0.05),降低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itergent fiber,NDF)含量(P<0.05)。发酵90 d后,L0、L1组和L2组的NH3-N含量占总氮含量的5%以下,与L0组相比,L1组和L2组有更高的乳酸含量(P<0.05)。因此,生产上推荐添加石粉的量以不超过1.0%为宜。  相似文献   
386.
[目的/意义]以知乎为代表的社交问答平台是有利于信息偶遇发生的信息环境,研究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信息偶遇过程,特别是以用户提问形式存在的文字刺激对信息偶遇的触发机制,将进一步丰富信息偶遇的理论基础并对社交问答平台的设计提供优化启示。[方法/过程]以知乎平台为研究背景,采取基于关键事件技术的日记法采集了181个有效的信息偶遇事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偶遇提问的内外在特征、偶遇过程中用户与提问相关信息的交互、以及用户与提问相关信息的交互强度和提问特征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长度较短、可理解性和新颖性较高的提问更容易被用户偶遇;在偶遇过程中,用户倾向于在注意到提问后先检查问答帖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内容,随后采取一系列捕获行为;用户与信息的交互强度与提问的外在特征没有显著关系,在内在特征上,提问的新颖性越高,人们对其的趋近程度越强。  相似文献   
387.
为了研究犬脓皮病病原菌的致病机制、筛选有效的临床外用药物,采用砂纸打磨皮肤的方法,选取临床犬脓皮病病例中分离得到的伪中间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seudintermedi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各1株,进行分点皮内注射感染小鼠,并于室内常规湿度(30%~40%相对湿度)和高湿度(60%~65%相对湿度)环境下饲养96 h,记录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常规湿度下感染小鼠均于2~3 d结痂康复,而在高湿度环境下造模小鼠均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在高湿度环境下,2种菌感染小鼠的皮肤各层及皮下组织病理变化与临床上犬脓皮病病例相似,伪中间葡萄球菌感染组小鼠皮肤多出现脓肿灶,可见明显囊膜结构;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多为弥散性变化。结果表明,60%~65%相对湿度环境有利于犬脓皮病病原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皮肤。  相似文献   
388.
羊口疮(Orf)和绵羊痘(SPP)是发生于羊群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两者在临床上经常呈现混合感染,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发安全有效、可同时抵抗2种疫病的二联疫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将羊口疮病毒(ORFV)的B2L基因及绵羊痘病毒(SPPV)的P32基因以P2A肽序列串联,获得pcDNA3.1-B2L-P2A-P32质粒,作为候选重组DNA疫苗。将质粒转染细胞,检测抗原蛋白的胞内表达及切割;将其免疫BALB/c小鼠,以间接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效价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表明:该重组DNA疫苗能在真核细胞中独立表达B2L及P32抗原蛋白,同时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该研究为在羊群中开展更广泛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有望成为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389.
为系统研究microRNA(miRNA)在流行病学中的研究趋势及发展方向,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源,用Bibexcel、Netdraw和Ucinet等可视化软件,从论文年度变化趋势、聚类分析、前沿演进等方面,对近20年来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miRNA与流行病学相关论文发文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方向由miRNA的发现及生物合成、miRNA在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转变为miRNA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其涉及的相关学科也逐步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通过大数据分析,明确miRNA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展态势,可为科研选题提供直观、系统、有效的多视角科学观察新思维。  相似文献   
390.
以香石竹(DianthuscaryophyllusL.)为材料,克隆得到1个ERF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DcERF-1。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DcERF-1与拟南芥AtERF-1的同源性最高,属于Ⅸ(B3)亚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DcERF-1表达量在花中最高,且在花瓣自然衰老和乙烯诱导的衰老过程中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cERF-1定位于细胞核中。DcERF-1在香石竹花瓣中瞬时过量表达后,花瓣褪色速度明显延缓,离子渗透率明显降低;DcERF-1被瞬时沉默后,花瓣褪色速度显著加快,离子渗透率显著升高,衰老标志基因Dc SAG12表达量显著上调。酵母单杂交试验证明乙烯信号转导途径核心转录因子DcEIN3能直接结合DcERF-1的启动子。双荧光素酶瞬时表达试验证明DcERF-1能抑制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ACC氧化酶基因Dc ACO4的表达活性。综合结果表明Dc ERF-1负调控香石竹切花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