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9篇
  54篇
综合类   362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以已筛选的与甘农9号苜蓿匹配效果较好的5株根瘤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NaCl(0、0.4%、0.8%、1.2%)胁迫下,不同根瘤菌株对甘农9号苜蓿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接菌情况下,随NaCl浓度提高,对苜蓿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大,而接菌以后,不同菌株均通过其固氮作用、根瘤菌与苜蓿共生对其生长及生理应答特性的改变来提高苜蓿抗盐胁迫的能力。但是不同菌株与苜蓿匹配对盐的耐受程度不一。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非盐胁迫下,接菌后,对苜蓿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较明显的菌株是Da99、DL58及QL31B,而菌株Ga66、Wa32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下,所有菌株相比对照都明显促进苜蓿的生长及提高其抗盐性。在0.4%盐浓度下与甘农9号苜蓿匹配效应最好的菌种是Ga66、QL31B,其隶属函数值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3.8%和58.6%;在0.8%盐浓度下所有参试菌株均与甘农9号苜蓿匹配效应较好;在1.2%盐浓度下与甘农9号苜蓿匹配效应最好的菌种是Ga66、QL31B;在任何盐浓度下与甘农9号苜蓿匹配效应均好的菌种是QL31B。  相似文献   
92.
非洲茉莉是一种广泛栽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观赏价值很高的观叶植物,其叶片常遭致瘿昆虫的为害而形成卷叶型虫瘿,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研究卷叶型虫瘿的形态结构特征,可为阐明植物与虫瘿的关系及对虫瘿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调查了海南省儋州地区栽植的非洲茉莉叶片受到卷叶型虫瘿为害的情况,并对非洲茉莉卷叶型虫瘿叶片的形态结构和卷叶型虫瘿内的昆虫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茉莉卷叶型虫瘿的致瘿昆虫主要为钝鬃滑管蓟马,主要发生在幼叶上。按非洲茉莉叶片的被害情况和卷叶型虫瘿的形态,将卷叶型虫瘿分为5个受害等级。钝鬃滑管蓟马主要发生在非洲茉莉幼嫩叶片的快速生长时期,其特征为叶片明显变厚、细胞变大、叶片向上弯曲成U形,造成该性状的主要原因是叶片中各组织的细胞大小不一致造成的。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非洲茉莉叶片虫瘿的形成机制研究以及开展致瘿昆虫的综合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王婷 《福建茶叶》2016,(9):195-196
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渐重视,茶叶文化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茶旅游也应运而生,但是在其市场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茶产业与旅游资源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其市场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4.
木瓜学名为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Nakai),是中国的珍稀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木瓜叶、茎以及木瓜子具有食用和保健价值。近年来有关木瓜叶营养素成分及功能活性成分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综述了木瓜叶中营养成分和各类功能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木瓜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以植被重建后的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与实验室检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南缘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上的更新树种林下土壤特性演变特征进行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选用7项评价指标对植被重建后土壤肥力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植被重建后,土壤肥力各指标均有所提高,其中五角枫林地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增幅最大,红刺榆林地碱解氮、全钾增幅最大,彰武松、樟子松林地全磷、有效磷增幅最大;4种植被重建类型对土壤肥力的综合改良效果为五角枫(0.8735)彰武松(0.6494)红刺榆(0.5618)樟子松(0.4814),该评价结果可为当地植被恢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6.
王婷  吕刚  魏忠平  王凯  吴祥云 《土壤通报》2016,(6):1332-1338
科尔沁沙地南缘在90年代初引种失败后,对原有植被采伐并在采伐迹地进行植被重建。为了研究沙地植被更新13 a后土壤特性,选取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7个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土壤环境肥力质量的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内梅罗(Nemoro)公式对山杏、彰武小钻杨和白丁香三种林分的土壤环境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植被重建后土壤特性演变朝良性方向发展,相较于采伐迹地土壤容重减小、田间持水量提高;有机质、氮磷钾及其有效性明显提高,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相较于采伐迹地增幅最大;3种植被重建类型对提高土壤上层(0~10 cm)理化性质的能力较下层(10~20 cm)强;樟子松更新迹地3种植被重建类型下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排序为:彰武小钻杨(0.82)白丁香(0.72)山杏(0.66)。樟子松固沙林更新迹地植被重建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研究结果将为今后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基于分期播种的水稻生长动态及产量对热量条件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东北地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以2个水稻品种(‘辽星1’、‘辽优5218’)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播种期,分析播期对水稻生长动态和产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辽星1’在I、III、IV播期分蘖数达到峰值较II播期少用积温400℃左右;I和IV播期最大分蘖数较II播期分别减少3.16%和15.50%,III播期增加3.85%。‘辽优5218’在III和IV播期分蘖数到达峰值较II播期多用积温300℃左右;I、III、IV播期最大分蘖数较II播期分别增加7.12%、32.51%、19.59%。(2)‘辽星1’在I和IV播期株高较II播期偏低,III播期最高;‘辽优5218’在I、III、IV播期株高偏低,I播期最矮。(3)‘辽星1’在I和III播期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较II播期分别多用积温300℃和200℃左右,IV播期少用100℃左右;I、III、IV播期最大叶面积指数较II播期分别增加48.5%、113.3%、31.6%。‘辽优5218’在I播期叶面积指数达到峰值较II播期多用积温500℃左右,III和IV播期分别少用400℃和100℃左右;I和III播期最大叶面积指数较II播期分别减少31.6%和27.6%,IV播期增加20.9%。(4)‘辽星1’在III播期地上干质量最高,IV播期最低;‘辽优5218’在I播期地上干质量最高,II播期最低。(5)‘辽星1’在I、III、IV播期的产量较II播期分别减产5.64%、6.27%、27.25%;‘辽优5218’在I播期的产量较II播期增加5.66%,III和IV播期分别减产13.14%和31.29%。(6)≥10℃积温2700~2800℃,平均温度24℃左右更适宜辽宁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98.
大菱鲆选育家系抗鳗弧菌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家系选育技术开展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抗鳗弧菌病选育研究, 2010年构建的37个选育二代家系中选择成活率高的30个家系进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实验, 开展对鳗弧菌的抗病性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家系间抗鳗弧菌感染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 30个家系中, 鳗弧菌感染后, 12个家系的存活率达到65% 以上, 其余家系的存活率则低于65%; 通过bCOX回归分析, 计算各家系的优势比, 优势比最高的5个家系的存活率达到65% 以上; 各家系的成活率、优势比和死亡历时差4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 优势比最高且存活率达到65% 以上的5个家系聚为一类。综合感染家系的高成活率、高优势比以及聚类分析的结果, 选育出5个抗病力较强的优良家系。选育出的抗病力较强的家系可做为抗鳗弧菌选育的核心育种群体, 为抗鳗弧菌病的传代选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
为了对天津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进行水质环境分析,2012年4月、9月和2013年5月、9月分别对该特别保护区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水质环境调查,并通过单项水质评价法、海水营养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等对该特别保护区海域的水质进行质量分析。调查数据表明,该保护区海水受无机氮污染严重,4个航次无机氮污染指数均大于1;海水营养指数分布范围为1.60~93.76,平均值为14.58,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有机污染指数分布范围为0.96~6.58,平均值为2.76,处于3级轻度污染状态。结果表明,无机氮为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富营养化及有机污染情况严重并呈增加趋势。目前保护区已经建立,但对于保护区的治理有待进一步开展,还需对该保护区进行长期的监测与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0.
制备甲砜霉素纳米乳,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伪三元相图法,筛选纳米乳处方;并对其形态特征、稳定性和体外药效进行评价。结果:甲砜霉素纳米乳的最佳处方为甲砜霉素1.27%,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34.4%,肉豆蔻酸异丙酯(IPM)3.8%,蒸馏水57.3%,所制备的甲砜霉素纳米乳外观均一透明,粒径为10~25 nm,经高速离心、留样观察,外观和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对光不稳定。甲砜霉素纳米乳对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