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制备铜、锌螯合盐烟酸铜、烟酸锌,并将烟酸铜、烟酸锌、CuSO4、ZnSO4、蛋氨酸铜及蛋氨酸锌分别与VA、VB2、VB6直接混合,比较它们各自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对维生素的稳定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是硫酸盐、氨基酸盐、烟酸盐.可见烟酸盐对维生素的稳定性影响最小,可作为新型微量元素添加剂与维生素混合制成预混合饲料.  相似文献   
12.
欧洲鳗鲡皮肤、鳃及消化道粘液细胞的分布与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B-PAS法(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反应法),观察了欧洲鳗鲡皮肤、鳃及消化道粘液细胞的分布和类型。根据AB-PAS染色结果表明:欧洲鳗鲡皮肤表皮含有大量的粘液细胞,粘液细胞呈Ⅳ型细胞为主,仅见很少量的Ⅰ型细胞;鳃片、鳃丝表面粘液细胞有3种类型,即Ⅱ、Ⅲ型和Ⅳ型;食管上皮分布着大量粘液细胞,以Ⅲ型、Ⅳ型最多,Ⅱ型次之;胃贲门、胃体、胃幽门表面粘液细胞,AB-PAS染色只有Ⅰ型粘液细胞;肠道杯状细胞,肠前部主要含有Ⅰ型和Ⅳ型两种类型;肠中部含Ⅲ型和Ⅳ型两种类型,肠后部仅呈Ⅳ型。通过对各部位粘液细胞的分类和比较,可以看出粘液细胞的分布和类型与其所在部位执行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黄曲霉毒素(AFT)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parasiticus)、集蜂曲霉(A.nomias)和黑曲霉(A.niger)等产生的一类结构相似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由前两种霉菌产生较为多见。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二呋喃香豆素衍生物,见图1。  相似文献   
14.
4黄曲霉毒素B1对鱼类的危害 4.1对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鱼类采食黄曲霉毒素后,可导致其采食量下降。同时,增重也随之下降,其影响程度与鱼类品种、年龄、接触黄曲霉毒素的时间和剂量及饲养环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Deng等(2010)报道罗非鱼在20周的染毒实验过程中,饲料中含245μg/kg或更高剂量的AFB1显著的抑制了罗非鱼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较低的增长率和较低的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特异PCR方法诊断猪弓形虫病。[方法]分别以弓形虫核糖体DNA第一内部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和529 bp重复序列为目的片段,扩增2例疑似猪弓形虫病的病料肺门淋巴结DNA,对疑似猪弓形虫病的病料进行PCR诊断。[结果]2对引物均能分别扩增出2例肺门淋巴结中弓形虫DNA的特异条带。[结论]基于2种扩增片段的PCR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诊断猪弓形虫病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选用罗非鱼120尾,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0、500、1 000、1 500mg.kg-1的黄芪多糖试验日粮,投喂40d。每10d检测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免疫器官增重情况。结果显示:500mg.kg-1、1 000mg.kg-1和1 500mg.kg-1组均能显著提高罗非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P<0.05);而添加剂量为100mg.kg-1则不明显(P>0.05)。表明黄芪多糖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罗非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与成熟。  相似文献   
17.
鸽毛滴虫病是由毛滴虫属的禽毛滴虫(Trichomonas gallinae)寄生于鸽消化道上段,引起口、咽、喉等器官黏膜出现溃疡黄色干酪样物质的一种原虫病,常见于温热带地区。脐部感染时,皮下形成肿块,  相似文献   
18.
在具有相同相同生态位的畜禽寄生蠕虫构成的29个种对中,多数不具亲和性;仅2对具有明显亲和性(α>0.5),且均为家畜寄生蠕虫,即寄生山羊瘤胃的鹿同盘吸虫和长菲策吸虫,以及大肠的微管食道口线虫和辐射食道口线虫;种间关联程度则为多负关联,其中完全负关联(I_=-1)的有12对,仅有4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关联;家畜寄生蠕虫的种群重要值明显高于家禽。分析结果提示,相同生态位的畜禽寄生蠕虫的种间关系普遍存在负关联和缺少亲和性的现象,寄生空间大小对寄生蠕虫感染强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鳖的红脖子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本试验运用中医学理论对其进行辨证施治 ,组方凉血解毒散应用于预防和临床治疗 ,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证明该方与抗菌素一样能有效地防治鳖的红脖子病 .并通过抑菌试验 ,验证了本方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建立鸡生长抑制模型并评价兽用陈皮口服液对鸡生长抑制的治疗效果。选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硫酸阿托品和地塞米松磷酸钠3种药物建立鸡生长抑制模型,从中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药物进行后续试验。结果显示,在生长抑制模型建立试验中,地塞米松组平均日增重(ADG)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地塞米松组生长抑制效果最好,本试验选用地塞米松磷酸钠给药建立鸡生长抑制模型进行后续试验。在兽用陈皮口服液对鸡生长抑制治疗效果评价试验中,将50只AA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第1~4组分别胸肌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0.25mg/kg体重,连续给药8d,人工造病形成生长抑制模型;第9天开始,第1~3组连续7d分别灌服0.1、0.2和0.3mL/kg体重的陈皮口服液;第4组为阳性对照组,第9~16天不使用陈皮口服液,灌服等量灭菌生理盐水;第5组为阴性对照组,用等量灭菌生理盐水代替地塞米松磷酸钠,连续注射8d,第9~16天灌服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治疗结束时,第2、3组平均日增重高于第4组(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低于第4组,且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陈皮口服液治疗组脏器系数及血液生化指标(除谷草转氨酶(AST)外)与空白对照组基本接近(P0.05),说明陈皮口服液能明显缓解地塞米松对肉仔鸡的生长抑制,修复地塞米松生长抑制肉仔鸡的脏器损伤,且高剂量组(0.3mL/kg体重)缓解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