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研究针对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三个千头规模牧场进行B超技术实际生产应用,对三个牧场不同年度有无使用B超技术的牧场分别进行配种后30d早孕诊断,提前检出空怀牛及时处理并再次参加配种使之怀孕,减少空怀饲养成本。通过B超技术应用并收集配种率、受胎率和繁殖率等数据资料进行检验分析和对比,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B超应用于三个牧场可促进成母牛实际配种率的提高,一、二、三场分别提高了21个百分点(P〈0.01)、21个百分点(P〈0.01)、19个百分点(P〈0.05);促进成母牛月平均情期受胎率的提高,一、二、三场分别提高了3个百分点(P〉0.05)、6个百分点(P〈0.05)、3个百分点(P〉0.05);促进成母牛年总繁殖率的提高,一、二、三场分别提高了5.1个百分点、7.6个百分点、7.1个百分点。B超应用于青年牛的早孕诊断与繁殖管理,效果不明显(P〉0.05)。在分析研究中,在南方夏季高温减少配种的条件下,应用B超使6~11月平均配种率提高了3.1个百分点,并由配种后30d使用B超早孕诊断与60d复检对比差异可知,60d直检空胎率相比较降低了25.65个百分点,30~60d之间的胚胎损失率为4.92%,这也反映该公司牧场牛群质量和饲养管理等整体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油茶种仁含油率较低且易遭逆性环境等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是脂肪酸合成酶(FASⅡ)复合体的组成酶之一,在脂肪酸合成中起着装载作用,它的酶促反应产物丙二酰单酰ACP是脂肪酸合成关键组成部分。开展该基因的功能研究,能为油茶的分子遗传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油茶品种‘华硕’种子为材料,借助其种子转录组和表达谱数据库,通过RACE技术,克隆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常规的酶切连接技术构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α酮戊二酸脱氢酶(KDH)偶联系统测定表达产物的酶活性。【结果】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基因的全长c DNA 1 867 bp,含有1 131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376个氨基酸,具有58个氨基酸长度的叶绿体转运肽,该基因被命名为Co MCAT(Gen Bank登录号KJ910337)。在malonyl-Co A结合位点和ACP结合位点上分别存在高度保守的基序"GQGXQ"和"GXSXG"。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Co MCAT在BL21(DE3)细胞中被成功地诱导表达,目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0 k Da。酶活性分析表明,重组蛋白Co MCAT的最佳催化温度为30℃,最佳p H为7.0,比酶活性约为2.384 U·μg-1。【结论】以本实验室构建的油茶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首次克隆获得油茶MCAT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在宿主细胞BL21(DE3)中成功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的酶活性分析。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和揭示油茶MCAT基因在油脂合成的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3.
为了巩固灭荒成果 ,保护森林资源 ,有效落实预防措施和控制森林火灾所造成的损失 ,对浙江省青田县的森林火灾发生特点 ,发生原因及今后的预防对策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应加大森林防火资金的投入 ,加强防火基础设施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防火意识 ;加强野外火源管理 ,完善用火制度 ;抓紧生物防火带的建设 ;认真落实行政领导防火责任制 ;依法治火 ,见火就查 ,违章就罚 ,犯罪就抓 ,严惩肇事者 ,教育群众 ;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的拾遗补缺作用 ;扩大森林防火队伍 ,做到严密布防 ,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44.
促进产后母牛生殖机能恢复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几年随着产奶量提高,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分娩母牛60%左右不同程度患有子宫内膜炎,对产后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以往采用抗菌素、防腐消毒液(如土霉素、金霉素、利凡诺尔药液)子宫内灌注的方法,由于常年反复使用,近几年用药剂量日趋加大,洗宫次数增多,治愈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低温环境及营养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影响。试验选择日龄相近(120±7 d),体重62.0±1.5 kg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45头,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试验猪完全随机分为9组,每组5头,分别接受0~7℃、8~15℃、16~25℃三个不同温度和低营养水平组、标准营养水平组、高营养水平组三个不同营养水平交叉处理。结果显示:温度因素内,日增重均值最高和最低值分别为0.563和0.844,其间极差值为0.281;日平均采食量的最高和最低均值分别为3.27和3.49,极差值为0.22;料重比的最高和最低均值分别为5.942和3.700,极差值为2.242。营养因素对日增重的最高和最低均值分别为0.796和0.626,极差值为0.160;对日平均采食量的最高和最低均值分别为3.397和3.277,极差值为0.120,对料重比的最高和最低均值分别为4.845和4.385,极差值为0.460;温度因素的极差值高于营养因素的极差值,显示温度因素比营养因素更重要,两因素的最佳组合为适宜温度与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46.
2002年我们在自治区水产站平罗基地的3口池塘共4.2亩进行池塘高密度养殖革胡子鲶试验,经过三个月的养殖,总产鲶鱼5820千克,亩均产1386千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苗种来源与早期培育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平罗基地于2002年5月30日从四川省新津县鱼苗场购进革胡子鲶夏花鱼苗3.84万尾,规格为3厘米,投放于40米2的水泥催产池进行早期苗种培育。催产池注水80厘米,并且每天冲水2次,投喂枝角类做饵料,枝角类从外池塘中捞取,每天喂3次,每次投喂量为湿重3千克,…  相似文献   
47.
选用明恢198、明恢185等5个含有粳稻血缘的偏籼型早熟恢复系与齐丰A、M10S等5个籼型三系和两系不育系,按5×5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Ⅱ)分析方法,研究分析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占总方差的比重均高于50%,这表明基因的加性效应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形成起主导作用。(2)偏籼型早熟恢复系对株高和单株产量的形成贡献较大。(3)R1(明恢198)和R3(明恢2155)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高,表明偏籼型早熟恢复系明恢198和明恢2155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4)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之间不存在特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8.
针对全球IPv6网络上组播的应用设计了一种新的体现实际应用的体系结构GCASM,并设计了基于差别服务的小世界密钥管理算法QoSKM,用于单个控制域CD中的密钥管理。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使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而且在密钥更新时通信量和计算量以及密钥存储量都有较明显的优势,适合于大型及多应用网络。  相似文献   
49.
<正>养蟹(鱼)稻田中配套养鱼流水槽,水稻净水、蟹(鱼)除杂草和害虫、鱼粪残饵还田肥田,形成了一个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破解了养鱼水体面源污染难题,亩均利润是稻渔综合种养的1.9倍,是单种水稻的14.4倍,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循环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50.
2022年4月—2023年3月采用样线法对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2目36科76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近危(NT)种4种。从居留型来看,共留鸟49种、冬候鸟16种、夏候鸟8种、旅鸟3种。从区系分布来看,共东洋种44种、古北种29种、广布种3种。保护区鸟类生态类型以鸣禽为主,共记录到45种。冬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大,秋季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大;夏季这4个指数均最小。该研究系统分析了该保护区鸟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为保护区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