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5篇
  15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嗜碱菌的研究进展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碱菌是一类生长于盐碱环境中的特殊微生物,自发现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并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对嗜碱菌概念、分布、历史、生物多样性、分离方法及嗜碱菌酶做了简要概迷,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前景及研究嗜碱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农业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科研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水平方面分析了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的迫切性,并对农业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体制建设和战略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3.
拮抗青枯病90B4-2-2菌株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细菌90B4-2-2对茄果类作物青枯病和烟草于枯病等有良好的防效。研究表明,经90B4-2-2菌液处理的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及植株茎的粗壮度分别是对照的1.23倍和1.06倍,番茄青枯病防效达70%~80%,增产11%左右;该菌能够在植物体内繁殖,并表现出对番茄种子(浸种)具有发芽势高、健株防病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84.
4种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及食用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邯郸地区木耳、香菇,承德地区红菇、草蘑4种食用菌中铅、镉、锰、铜等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及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被检测的食用菌中金属锰的含量较高,最高达12.017 0 mg/kg,铅的含量最低,草蘑中铅含量小于检出限;4种蘑菇对铅、镉、锰这3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明显,对金属铜的富集能力差异不明显,但4种食用菌中被检测的重金属含量都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均属于非污染,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85.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自山西省太谷县疑似镰孢刀菌引起的甜瓜果实新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根据柯赫氏法则明确其致病性。基于形态特征以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转录延伸因子(EF-1α)、组蛋白(Histone 3)和线粒体中核糖体小亚基(mtSSU)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培养基均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温度为20~35℃菌丝生长较快,20~25℃产孢量最大;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和木糖等碳源适合菌丝生长,产孢的最佳碳源为乳糖;病原菌在多种氮源上均能较好生长,产孢的最佳氮源为酵母粉;pH为8时菌丝生长最快,不同pH处理的产孢量间差异不显著;病原菌在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能较好生长,不同光照条件下产孢量差异不显著;菌丝致死温度为61℃(10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10 min)。  相似文献   
86.
 灰霉病是樱桃的主要病害,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所致。该病菌可为害樱桃的花、叶、果实等多个部位,尤其在樱桃生长中后期及贮藏期发病率极高,危害严重。依据樱桃灰霉病菌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樱桃灰霉病菌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LFD-RP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条件为37℃扩增30 min,能特异性地检测灰葡萄孢,灵敏度为100 fg·μL-1,略低于常规PCR(10 fg·μL-1)和荧光定量PCR(7.43 fg·μL-1);检测方法用时短,PRA扩增仅需30 min,LFD检测仅需10 min。本研究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樱桃灰霉病菌的实时监测及病害的田间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87.
<正> 从1985~1987年家猫诊疗中,发现“膀胱积尿7例”,现将诊疗经过报道如下。病因7例患猫,除2例原因不明外,其余5例均由于尿道炎引起尿道狭窄和排尿困难所致。2例为4?7月龄的小猫,5例为4~8岁的中老龄猫。且多见于?  相似文献   
88.
本园人工哺乳一只五月龄的幼非洲狮,体重20公斤,因啃咬马鞍误食干牛皮、帆布带而发病。精神沉郁,饮食欲废绝,无大便,不时呕吐,初期呕吐物为白色泡沫状液体,后期为黄绿色液体,内有大小不等的牛皮4  相似文献   
89.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初步分析了2头雄性林麝(3岁和6岁各1头)在泌香初期和末期尿液中的挥发性有机成分。泌香初期的尿液中共有58种成分,包括酮17种、酚11种、醇10种、酯7种、杂环4种、醛3种、芳香烃2种、胺2种、烷烃1种和砜1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是4-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苯甲酸甲酯、2-戊酮、苯酚、反式-3-戊烯-2-酮,2-甲氧基苯酚、4-丙基苯酚。泌香末期的尿液中共有85种成分,包括酮34种、酚13种、杂环11种、醇8种、酯6种、烯烃4种、烷烃3种、醛3种、羧酸1种、醚1种和萘1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是4-甲基苯酚、4-乙基苯酚、3-甲基环十五烷酮(麝香酮)、苯酚、5,6-二氢-2,4-二甲基-2H-吡喃、4-甲基-3-戊烯-2-酮、4-丙基苯酚、环己酮。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泌香末期尿液中存在麝香酮、环十五内酯等大环化合物的来源和雄性林麝尿源性化学信息素的作用机制与行为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90.
早春及去年晚冬饲养的后备种鹅,到秋季已陆续开产或即将开产;往年的种鹅经过一个夏季的休整,也即将开产.为使种鹅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确保产出量多质优的种蛋,以供繁殖雏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种鹅秋季饲养应当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