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20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6篇
  26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了给小麦生产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对5个不同的冬小麦品种临抗502、CA16、4P3、超优66和京411的旗叶可溶性物质浓度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可溶性物质浓度的日变化有所不同,日变化的过程中,不同品种峰值出现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京411、临抗502、CA16峰值出现的时间要比4P3和超优66峰值出现的时间早;旗叶可溶性物质浓度与千粒重呈正相关,而与穗粒重、穗粒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2.
<正>1枣树的特点枣树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抗旱、抗寒、抗盐碱、耐瘠薄;枣树喜光,成花容易,结果早,花芽当年分化、多次分化,一般没有大小年,连续结果能力强,易丰产好管理,枣树的生长与结果之间的矛盾易缓和,修剪相对简单,有"一剪子堵、两剪子出"的修剪特性,结果稳定,结果期长,更新容易;经济效益高。2直播建园嫁接管理技术直播酸枣仁进行就地嫁接建园是一种很好的建园模式。酸枣仁播种以后必须留足1米的免耕带,出苗后要进行间苗、锄  相似文献   
53.
为明确节水栽培下冬小麦籽粒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对施氮的响应及其调控效应,在大田限水灌溉条件下研究了施氮对高产冬小麦品种石家庄8号籽粒铁、锌、锰、铜含量、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一次性基施157.5 kg N/ha处理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铁、锌、锰、铜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在基施157.5 kg N/ha基础上追施氮肥,上述各指标的变化均不显著,过量施氮籽粒铁、锌、锰含量反而呈降低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一次性基施157.5 kg N/ha可以使产量、品质和资源效率得到最佳统一.  相似文献   
54.
节水栽培冬小麦光合器官遮光对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冬小麦光合器官与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关系,通过大田试验和遮光的方法,研究了节水栽培条件下冬小麦石家庄8号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粒重、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栽培条件下,穗遮光对粒重的降低效应最大,旗叶遮光次之,倒二叶遮光降低粒重的效应最小,且三者的降低效应均不同程度地受施氮量的影响.与不遮光相比,光合器官遮光增加了籽粒蛋白质含量,而降低了单穗蛋白质总量,遮光的调节效应也因器官和施氮水平而有差异.与不遮光相比,光合器官遮光增加了籽粒清蛋白、球蛋白含量,降低了麦谷蛋白含量,而穗遮光降低了籽粒醇溶蛋白含量,旗叶和倒二叶遮光增加了醇溶蛋白含量.可见,不同光合器官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5.
为明确节水栽培下冬小麦籽粒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对施氮的响应及其调控效应,在大田限水灌溉条件下研究了施氯对高产冬小麦品种石家庄8号籽粒铁、锌、锰、铜含量、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一次性基施157.5kg N/ha处理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铁、锌、锰、铜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在基施157.5kg N/ha基础上追施氮肥,上述各指标的变化均不显著,过量施氮籽粒铁、锌、锰含量反而呈降低趋势。在本试验奢件下,冬小麦一次性基施157.5kg N/ha可以使产量、品质和资源效率得到最佳统一。  相似文献   
56.
为深入研究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颖花开放机理,在田间务件下用4m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对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S366浸穗3min,研究了MeJA对其颖花开放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MeJA可诱导各个时期的麦穗提前开颖,并且诱导效应随发育时期的推迟而增强.其中,T1、T2时期(穗抽出旗叶叶耳的当天和第2d)MeJA处理可使开颖提前1~2d,处理后开颖率也显著高于对照;T3时期(穗抽出旗叶叶耳的第4d)MeJA处理当天开颖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但处理后第5d二者开颖率分别为61%和74%,差异不显著;MeJA对T4、T5时期(穗上有1~3朵及5~7朵颖花开放)的颖花开放具有强烈的诱导效应,开颖率分别达到77%和80%,显著高于对照(45%和33%);MeJA对T6时期(颖花首次闭颖)的颖花无显著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57.
为了解碳氮供给与小麦粒重、Fe、Zn、Mn、Cu等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在离体穗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不同浓度C(蔗糖)、N(硝酸铵)供给对小麦粒重、微量元素(Fe、Zn、Mn、Cu)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糖浓度的增大,粒重和Fe、Mn含量都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4%糖浓度时,均达到最高值;籽粒Zn、Cu和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随糖浓度增大而持续降低.随着培养基N浓度的增加,粒重和Fe、Zn、Mn、Cu含量多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多在N浓度为0.07%时达到最高值,尤以灌浆中期开始的培养表现明显;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随N浓度增大而持续增加.由此可见,外源C、N供给对粒重、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含量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一定的糖供给可同时提高粒重和Fe、Mn含量,一定的N供给可同时提高粒重及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58.
张英华  周顺利  张凯  王志敏 《作物学报》2008,34(9):1629-1636
为了解小麦籽粒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调控机制及其与籽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以9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 通过开花后减源(去叶、穗遮光)、减库(去50%小穗)处理, 分析了成熟籽粒中Fe、Zn、Mn、Cu等微量元素含量与籽粒重、蛋白质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并探讨了籽粒微营养素积累的源库调控作用。结果表明, 籽粒中Fe、Zn、Mn、Cu、蛋白质含量和籽粒重均在品种间和源库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去叶源不仅使籽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 而且使籽粒Fe、Zn、Mn和Cu含量明显降低; 穗遮光使籽粒重显著降低, 蛋白质含量略有提高, 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因品种和元素类型而异, 总体趋势为Fe、Zn和Cu含量增加, Mn含量降低; 去小穗减少库, 使各品种剩余籽粒粒重略有增加, 而蛋白质含量提高, 籽粒Fe、Zn、Mn和Cu含量均较大幅度提高。籽粒Fe、Zn、Mn和Cu含量主要受各元素供源的限制, 不同元素受供源影响程度不同, 且与品种基因型有关。籽粒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及其与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说明籽粒微量元素含量与籽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存在同步提高的可 能性。  相似文献   
59.
选用红叶芥和青叶大头菜为试材,对cDNA-AFLP反应体系中的几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芥菜的cDNA-AFL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 μL PCR反应体系中,预扩增产物稀释30倍,Mg2+浓度1.2mmol/L,dNTP浓度0.2 mmol/L,Taq DNA聚合酶加入0.8 U时,选扩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0.
生姜试管苗无土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生姜长期采用老熟的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不仅繁殖系数低而且容易导致种性的退化,通过生姜的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脱毒脱菌而且可以快速繁殖,有效解决生姜生产中的问题。通过对移栽于不同基质的生姜试管苗生理指标的测定,找出最适的移栽基质,从而为完善生姜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生姜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中,用HgC12(0.1%)消毒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10min;生姜试管苗最适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蛭石=1:1的混合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