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山女鳟原产于日本山区河川。冷水性鲑科鱼类。其体态雍容,色彩典雅,肉质细嫩,品味鲜爽,自古就受到日本人民的珍爱,视其为具有女性美的鱼类,称之为山女鳟,甚至直呼其为山溪女王。是淡水游钓业最受欢迎的鱼类,在餐饮业上被看作是高深莫测的珍稀鱼类食品。日本的冷水性鲑科鱼类共有20种.其中山女鳟被认为是最好吃的二种鱼之一。钓鱼者出于保护资源的心理,钓到的鱼一般都随钓随放。但山女鳟却是例外,钓上来的山女鳟都是就地或带回家去制成烧烤鱼,享受其不同凡响的品味。为了适应游钓业的需求,除流水池养殖外,每年都要向河川大量放…  相似文献   
22.
来自东瀛的山女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女鳟是原产于日本山区河川的冷水性鲑科鱼类。其体态雍容,色彩典雅,肉质细嫩.品味鲜爽,自古就受到日本人民的珍爱,视其为具有女性美的鱼类,名为山女鳟,甚至直呼为山溪女王,是淡水游钓业最受欢迎的鱼类,是餐饮业中的珍稀食品。日本的鲑科鱼类共有20种,其中山女...  相似文献   
23.
王昭明 《科学养鱼》2004,(11):12-13
鲑鳟鱼都是凶猛性鱼类,当鱼体大小相差1倍左右时,就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饲养过程中要适时分筛,大小分池饲养。稚鱼在5克以前要进行1~2次分筛,5~20克期间每月分筛1次,至尾重70~80克个体大小之差很明显时,应再分筛1次。此后可根据鱼体大小差别情况进行适当分筛。在年均水温1  相似文献   
24.
中国养鳟业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养鳟业的技术特点1959年原国家水产部将朝鲜赠送的虹鳟鱼发眼卵和稚鱼交给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时,国内还没有一个字的养鳟技术资料,养鳟研究从零起步。此后历经30年之久,立足于自行研究又先后汲取了俄罗斯大麻哈鱼人繁技术,日本、法国的养鳟和饲料加工技术,至80年代中期,确立了以人繁、养殖、常见病防治、全价硬颗粒饲料加工以及养鳟设施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全人工养殖技术,开创了养鳟研究这一新的水产科研领域。至今这套技术仍然是养鳟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繁殖适宜水温是2~13℃,繁殖盛期是12~1月份。…  相似文献   
25.
金鳟于 1996年从日本引进我国 ,现已大面积推广 ,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鱼后第二个可以实施全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随着推广区域的迅速扩展 ,苗种运输成了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本文初步探讨了金鳟大规格苗种长途托运技术。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用金鳟苗种为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人工采卵繁殖的 11月龄鱼 ,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无畸形 ,符合出场产品质量标准。起运前 5天选出5 0 4尾放入 3m2 流水池暂养 ,停止投饵。起运前一天 16时打样 ,平均每尾 83 3克 ,然后将苗种移入鱼篓。篓内水面积 1 38m2 ,水深 0 3m ,水体积0 4 1m3,水温 10 0…  相似文献   
26.
在水温8-17℃的春夏季,用白色糊状福尔马林沉淀和正常液福尔马林1/2000浓度全池药浴10-15分钟,取得了100%杀灭寄生於山女鳟、金鳟、虹鳟、白点鲑稚鱼体表的细鳞鱼三代虫(Gyrodactylus lenoki)的治疗效果,每10-15天药浴一次避免了造成稚鱼批量死亡的危害。细鳞鱼三代虫寄生於生女鳟、白点鲑和金鳟的病例尚属首例,该三种鱼是本虫的寄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27.
四、鲑鳟鱼养殖设施 海、淡水养殖,养殖设施必须保证设施内的水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交换。海水养殖都采取网箱养殖,淡水养殖多采取流水式养殖,也有实施湖水网箱养殖的。 除少数鲑鳟鱼苗种场实施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外,绝大多数的养鳟场户,都是从购入发眼卵或苗种开始进  相似文献   
28.
金鳟(OncorhynchusMykiss)属鲑科鱼,大麻哈鱼属,是日本科技工作者从虹鳟的突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品系。其全身呈金黄、橙黄或桔黄色,从背部向腹部颜色逐渐变浅,腹部呈白色,眼呈淡玫瑰红色,是兼具观赏、游钓、美食于一体的优良品种。1996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王昭明研究员从日本引进我国后根据其体色特征取中国名为“金鳟”。金鳟引进后以其特有优势得到了迅速推广,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后第二个重要家养品种。现将其成鱼池塘养殖技术介绍给广大养鳟户作为参考。一、金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金鳟具有冷水性鱼类的生物学特征。正常…  相似文献   
29.
自1959年中国从朝鲜引进虹鳟以后,又先后从前苏联、日本、法国引进了养鳟技术,养鳟业开始在中国萌芽。此后经历了将近20年的沉默,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养鳟业开始向全国普及,1996年后又先后引进了金鳟、山女鳟、白点鲑、褐鳟、大西洋鲑等品种,中国养鳟业由虹鳟单一品种养殖进入了多品种养殖的发展新时期。现在全国至少有26个省、市、区发展了养鳟业,养鳟场户达800余家,年产鳟鱼约6000~8000吨,已开发利用的冷水资源流量达40~60米3/秒。随着养鳟业的发展,鳟鱼游钓、鳟鱼饲料加工、鳟鱼食品加工等相关产…  相似文献   
30.
在年均水温8℃的高寒地区进行了生产性山女鳟养殖试验。发眼卵至12、22月龄鱼育成率分别为70.7%和56.4%,平均体重分别为41.58 g和213.0 g,单产分别为9.2 kg/m~2和18.8 k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