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45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43篇
  34篇
综合类   217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从土壤中筛选能够同时降解单宁和植酸的微生物,本实验利用富集培养技术,分离、筛选、鉴定土壤中的单宁和植酸降解菌,并研究其在液态发酵下的产酶能力。结果显示,从土壤中共获得109株纯菌落,包括39株细菌、46株酵母菌以及24株霉菌。分别用单宁筛选性培养基和植酸筛选性培养基筛选上述菌株,获得27株植酸降解菌和14株单宁降解菌,其中霉菌M-6、M-3和M-1可以同时分解单宁和植酸,且霉菌M-6的水解圈直径大于M-3和M-1。在液态发酵条件下,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20~35°C),霉菌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活力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在发酵温度为30°C时达到最高值(P0.05)。随着发酵p H的升高(p H 4~7),霉菌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其中单宁酶活力在发酵p H值为5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植酸酶活力在发酵p H值为5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发酵p H 4和7处理组(P0.05),但与发酵p H 6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菌落和菌株形态学以及分子测序方法,鉴定M-6为黑曲霉。因此,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M-6、M-3和M-1)能够同时水解单宁和植酸的降解菌,在液态发酵条件下,黑曲霉M-6产单宁酶和植酸酶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0°C,最佳发酵p H值为5。  相似文献   
82.
为了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地区栽培的笋玉米材料,根据NY/N690-2003指标对18份笋玉米材料进行了外观评价,口感品尝,生物性状调查及室内考种等。2014和2015年两个年度的结果表明:P011-2、黄笋玉3号和甜笋笋玉米外观和口感均达到1级;单株结穗一般在2~3个,个别达4个以上,其余17份都是硬粒型笋玉米;除玉米笋笋长最长,达到103.0mm外,其它笋长均达到中等指标,笋直径都偏低。  相似文献   
83.
食品分析检验课程是高职院校食品专业的核心课程。采用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过程自主化、教学手段多元化、考核方式过程化等教学方法对食品分析检验课程进行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4.
分枝角度是油菜重要株型性状.为筛选和发现适度紧凑的分枝角度调控基因,以提高产量利于机械化收获,以分枝角度差异显著的油菜品种Holly和APL01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在2个环境中对分枝角度进行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结果表明,RIL群体分枝角度表现出连续变异且呈正态分布.利用前期构建的高密度SN...  相似文献   
85.
氮肥对无芒雀麦生理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3年龄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is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草地施氮量对其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肥影响无芒雀麦叶片的有关生理指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持续增加;各施肥处理的游离氨基酸极显著地高于对照(P<0.01),可溶性糖则显著地低于对照(P<0.05);在中肥和高肥处理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而硝态氮含量则只有在高肥处理中极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86.
以东临复线乔庄进站管道爆管事故为例,从现场勘察破裂形貌、现场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有效性调查、土壤电阻率的测试、管道埋深及失效点的防腐层材料特性等方面,对爆管区域内的补口材料性能及腐蚀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管道因埋深浅使得粘接性差的补口材料在温差影响下易产生腐蚀缺陷,当瞬时水击压力超高时易引发爆管,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87.
临汾市设施蔬菜生产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受诸如资金、技术、模式及设施结构等因素制约,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不高。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探索发展设施蔬菜生产的长效机制,以期促进临汾市设施蔬菜大发展。  相似文献   
88.
污泥施用对4种绿化植物叶片性状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向种植土内添加不同比例的污泥用量,观测盆栽绿化植物叶片性状和光合生理的变化,筛选不同植物的适宜污泥用量。结果表明,‘金叶’梓树和‘红叶’石楠以25.0%浓度处理下,植物叶片性状和光合生理表现最强,可提高比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紫花’海棠也表现为相似的生理响应,改变各项生理指标以适应添加污泥的土壤,以12.5%含量处理效果佳。相反,乌桕的表现较差,随着浓度增加表现越差。建议在用封场土种植绿化植物时最多可添加25.0%的生污泥,绿化植物可选择‘金叶’梓树和‘红叶’石楠。  相似文献   
89.
山西古交原平川区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客观反映和评价山西土地整理项目开展情况,找出土地整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进山西土地整理事业的持续发展,选取山西古交原平川区土地整理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项目进行后评价。结果表明,古交原平川区土地整理项目的总体效果较好,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能、减少土地纠纷、减轻当地贫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景观生态环境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如项目的工期偏移率过大,农田抗旱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可为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定量化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0.
安徽省春季连阴雨分布特征及其对油菜产量影响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依据安徽省春季连阴雨灾害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安徽省近50年连阴雨空间变化规律;进一步利用近40年(1961-1999年)历史气象数据及油菜产量数据,分区域建立了油菜灾损率与连阴雨致灾因子的定量关系,并用近10年(2000-2009年)油菜产量资料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安徽省连阴雨过程、持续降水量和连阴雨频率空间分布,自北向南呈台阶状增加,淮河以北连阴雨出现频率和强度最低,沿江江南连阴雨出现频率和强度最高,尤其是皖南山区南部地区;(2)江淮地区,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该区域连阴雨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相对误差为13.4%;沿江地区,实际灾损率在20%~25%之间模拟效果较好,相对误差为13.0%;皖南山区,在实际灾损率较大的情况下,模型可较准确地反映油菜的减产情况,相对误差为15.8%。此方法建立的连阴雨灾害指标与油菜产量的定量关系,可用于定量评估连阴雨灾害发生时,油菜产量损失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