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MS)在兽医检测行业中应运而生。LIMS的应用使得兽医实验室检测业务的管理变得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从而促进了检测业务的高效运行。本文阐述了LIMS在兽医实验室检测业务管理中应用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LIMS更好地服务于兽医检测行业。  相似文献   
122.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半胱氨酸水平对离乳期梅花鹿瘤胃发酵参数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6只3月龄雄性梅花鹿仔鹿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Ⅰ组)饲喂半胱氨酸水平为2.8 g/kg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半胱氨酸水平为4.8 g/kg(Ⅱ组,基础饲粮+2.0 g/kg半胱氨酸)、6.8 g/kg(Ⅲ组,基础饲粮+4.0 g/kg半胱氨酸)和10.8 g/kg(Ⅳ组,基础饲粮+8.0 g/kg半胱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1)Ⅱ组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2)Ⅱ组瘤胃游离蛋氨酸、丝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鸟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3)Ⅳ组半胱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4)Ⅱ组血清游离天冬氨酸、氮和羟赖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半胱氨酸水平为4.8 g/kg时有利于梅花鹿仔鹿瘤胃发酵、降低瘤胃和血清中游离氨基酸浓度。  相似文献   
123.
为了诊断多个养殖场梅花鹿发病原因,并找到快速有效的防治措施。试验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细菌分离鉴定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对多个养殖场患病梅花鹿进行确诊,对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结果表明,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解剖变化,初步诊断是魏氏梭菌引起梅花鹿死亡。分离得到的菌株,其菌落形态和革兰氏染色结果与以往报道的魏氏梭菌相符。对16S rRNA基因及毒素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发现,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魏氏梭菌16S rRNA同源性为98%,使用魏氏梭菌的5种主要毒素基因进行PCR扩增,只有Alpha基因有目的条带,测序结果发现,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魏氏梭菌Alpha基因同源性为99%,可确定是A型魏氏梭菌。将分离得到的魏氏梭菌接种小鼠,发现小鼠在短时间内全部死亡,且从小鼠体内分离到相同病原。综合以上结果得出,这些鹿场是A型魏氏梭菌感染引发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