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4只健康无病的3月龄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4组仔鹿限量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各组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均分别为0.87%、0.28%。其中,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Ⅰ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低蛋白质饲粮试验组(Ⅱ~Ⅳ组)仔鹿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并添加不同水平苏氨酸的低蛋白质饲粮,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4%(Ⅰ组)、0.46%(Ⅱ组)、0.59%(Ⅲ组)、0.72%(Ⅳ组)。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1)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与Ⅲ、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料重比(F/G)极显著高于Ⅲ、Ⅳ组(P0.01),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2)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和Ⅳ组(P0.01),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能量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Ⅳ组(P0.01),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钙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3)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的组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Ⅱ组其他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Ⅲ组(P0.05);高蛋白质饲粮对照组除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以及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Ⅳ组(P0.05)外,其他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低蛋白质饲粮中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对离乳前期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具有促进作用;当饲粮赖氨酸、蛋氨酸水平相同时,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苏氨酸水平为0.59%的低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优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高蛋白质饲粮的梅花鹿仔鹿。  相似文献   
62.
指出了随着气候变化与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对碳氮足迹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从碳氮足迹的定义出发,系统阐述了碳氮足迹的概念和分类,介绍了依据生命周期原理的碳氮足迹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过程分析法与投入产出法,总结和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碳氮足迹研究的概念内涵、计算方法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生产无抗奶已成为畜牧兽医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学者利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和中药资源优势,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此次试验主要针对中药乳膏剂对乳清中白蛋白(S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和泌乳量及乳常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开发安全、有效、稳定的新型中兽药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指导。1材料与方法1.1中药乳膏剂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当归、瓜蒌、牛蒡子、川芎、青皮、黄芩、连翘组成复方,将其提取液加到乳膏基质和促渗剂氮酮中,制成乳膏剂,用于临床试验。1…  相似文献   
64.
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含硫氨基酸,具有促生长、抗氧化和解毒等多种功能,其代谢产物谷胱甘肽和牛磺酸等同样在动物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文章综述了半胱氨酸的来源、代谢以及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以期为半胱氨酸的开发和在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上海市猪丹毒杆菌流行株的耐药状况,对上海市2011—2017年分离到的猪丹毒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对临床分离株与健康带毒株的MIC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而对林可霉素、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等原本敏感的药物,已...  相似文献   
66.
白花紫露草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白花紫露草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试管苗生根、试管苗移栽所需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1/2MS+BA 0.5 mg/L+NAA 0.2 mg/L是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BA 1.0 mg/L+2,4-D 0.5 mg/L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同时具有分化能力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1/2MS+BA 0.2 mg/L+NAA 0.1 mg/L是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理想培养基;1/2MS+IAA 0.3 mg/L是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以炉灰渣为试管苗的移栽扦插基质,移栽成活率为98%,扦插成活率为91%。  相似文献   
67.
为明确玉米品种抗病性及施肥覆膜措施对玉米北方炭疽病发生的影响,于2016—2018年利用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东北部分玉米种植区北方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利用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气象因子与炭疽病发生的相关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鉴定101个玉米品种对北方炭疽病的抗性,并观察肥料施用方式、种类以及地膜使用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2018年玉米北方炭疽病在东北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其中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部分地区为重发区,病害发生程度与7—8月份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密切相关。供试玉米品种中辽单752、禾农九、中元999和山与城1号4个品种对玉米北方炭疽病表现为高抗,占总数的3.96%,无免疫品种。基肥和追肥量分别为675 kg/hm2和150 kg/hm2时病害发生较轻,病情指数为18.61,减肥30%对病害发生无明显影响;缓释肥和地膜均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表明种植抗病品种、合理使用肥料及地膜是东北地区防治玉米北方炭疽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8.
本文阐述了由节水灌溉、水肥综合管理、物联网、LoRa无线通讯集成的智能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以黑尊雪桃种植项目为例,确定了节水灌溉设计参数、田间管网流量与压力及设备选型原则与方法;根据农业种植项目特点,运用一体化设计的传感器或控制器、LoRa无线通讯、有边缘计算功能的网关及云平台组成的物联网采集传输控制系统;以雪桃对水肥的需求规律和项目地土壤肥力为依据,设计了适合本项目的灌溉施肥制度,以期为更多农场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为探明固定沙丘粒度特征及小尺度空间差异,以宁夏河东沙区典型固定沙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格法布点采样,分析研究该区域土壤粒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颗粒组成以中沙和细沙为主.不同地貌部位的颗粒组成不同,丘间地、背风坡、迎风坡部位的粉沙体积分数、极细沙体积分数依次减小,细沙体积分数依次增加,背风坡的中沙、粗沙体积分数高于迎风坡.丘间地、背风坡、迎风坡的粒度分布曲线形态相似,均在主峰处差距最大.在粒径小于200μm时,丘间地的体积分数累积量高于背风坡、迎风坡的累积量,且细沙、中沙的累积量最多,曲线斜率最大.研究区风沙土的平均粒径在(2.04~2.10)Φ,分选性为中等及较好,土壤颗粒的偏态属于近对称分布,峰度曲线分布为中等状态.平均粒径与标准偏差、偏度、峰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不同地貌部位相关性存在差异.丘间地平均粒径与标准偏差、偏度呈正相关,与峰度呈负相关;背风坡平均粒径与标准偏差、偏度、峰度都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匀较小,迎风坡的参数相关性最不显著.  相似文献   
70.
2018年9月5日,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发生1例自繁自养的东北虎感染犬腺病毒Ⅰ型病例。该病例从发病到死亡病程较长,以食欲下降至废绝,饮水量降低,精神萎靡不振,呕吐,眼窝凹陷为特征。剖检发现,肝脏颜色暗黑,肾脏肿大,脾脏肿大,胃部有出血,牙龈及口腔色泽苍白无血色。临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显示,此虎贫血,肝、肾功能损伤。通过试纸条检测确诊感染犬腺病毒Ⅰ型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