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长吻鮠性周期变化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时期性成熟的野生长吻鮠性腺的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长吻鮠性腺发育呈全年周期性变化,卵巢发育可明显区分Ⅱ~Ⅵ期,以Ⅲ期卵巢越冬,月卵巢系数在0.72%~4.65%变动,繁殖季节为5~7月,属一次产卵类型;长吻鮠精巢呈高度分支指状,性腺指数较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精巢中周年存在精子,具有一个不含精子的尾区。  相似文献   
102.
雌雄牛蛙肌肉和皮肤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生化分析方法对雌雄牛蛙肌肉和蛙皮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蛙皮中粗蛋白、Ca、Zn含量明显高于肌肉,分别为肌肉的1.21倍、3.16倍、1.39倍,但蛙皮氨基酸总量却与肌肉相当;雌雄牛蛙个体间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均无明显差异;性成熟阶段的雄蛙出肉率要明显高于雌蛙。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从表头仪器、巡测仪和微机独缆巡测三个方面,回顾了荆门市粮情电子检测技术由单一测温向测量、测湿、测虫发展的历程,提出了当前微测温存在的雷击和熏蒸毒气腐蚀两大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并对做好21世纪粮食仓储微机管理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王晓清 《农技服务》2008,25(3):78-79
阐述了水、肥对园林植物的重要性,合理控制水、肥管理的原则,浇水及施肥的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探究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中华鳖(Trionys sinensis)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体重为(227.47±14.42)g 的中华鳖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复合益生菌0 mg/kg(对照组Ⅰ)、500 mg/kg(试验组Ⅱ)、1000 mg/kg (试验组Ⅲ)和2000 mg/kg(试验组Ⅳ);试验共分4组,每组3个重复,在(30±2)℃温室中进行,投喂14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中华鳖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P <0.05),降低饵料系数(P <0.05),且Ⅲ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增重率比Ⅰ组提高了29.2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中华鳖脂肪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P <0.05),当添加量为2000 mg/kg 时,淀粉酶活力有所下降(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尿素氮水平和谷丙转氨酶活力(P <0.05),提高甘油三酯含量(P <0.05),而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血糖、丙二醛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 >0.0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 <0.05),但过量添加(2000 mg/kg)会降低其活力(P >0.05)。在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复合益生菌能促进中华鳖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同时还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最适添加量为 1000~2000 mg/kg。  相似文献   
106.
中草药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法对中华鳖的2个SNP位点进行验证,并统计其基因型频率。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2个SNP位点与中华鳖6个生长性状(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和裙边宽度)的差异。结果显示,只有A–1609G位点上的体高和裙边宽度有显著差异;这2个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共组成6种双倍型(去掉频率小于3%的双倍型D1、D6和D9),ANOVA分析结果表明这6种双倍型的6个生长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D4双倍型6个生长性状的均值最大,属于生长优势双倍型。筛选到的IGF2基因上的2个SNP位点具有用作中华鳖生长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8.
为探明桑植趾沟蛙(Rana sangzhiensis)的生物学特性,对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雌、雄蛙间的主要性状比值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雌、雄蛙间头长/头宽差异极显著,头长/吻长差异显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鲜重含量分别为80.09%,18.1%,0.5%和1.1%,与牛蛙、青蛙等相近,粗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中华鳖、鳜鱼等名贵水产品,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华鳖、带鱼、猪肉和鸡蛋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蛙种,具有较好的养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9.
7种植物提取物对赤拟谷盗种群形成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选用7种植物提取物,分别设置800ppm,400ppm,200ppm,100ppm,50ppm5个浓度梯度,对赤拟谷盗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赤拟谷盗种群形成抑制效果最好的是800ppm的桔皮提取物,抑制率为93.4%,其次是800ppm的脐橙提取物,抑制率为85.7%。800ppm的一年蓬花瓣,肉桂,艾蒿,山萘,鱼腥草提取物对赤拟谷盗种群形成抑制率依次为78.1%,76.4%,74.4%,67.8  相似文献   
110.
长吻鮠不同时期脑垂体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性周期内不同阶段和不同季节的雌性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脑垂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长吻鮠脑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个部分,腺垂体组织中有6种分泌细胞,即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生长激素(STH)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促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MSH)分泌细胞、催乳激素(PRL)分泌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细胞。神经垂体组织中存在A型(A1、T2)和B型神经分泌纤维,A型分泌纤维轴突中具有不同类型的分泌颗粒,B型分泌纤维轴突中含有许多透明小囊泡。产卵前GTH细胞胞质中充满了电子密度较高的大、小两种分泌颗粒;TSH细胞胞质中分泌颗粒排空,电子密度降低,出现大空泡;STH细胞处于活跃的合成和分泌状态;MSH细胞粗面内质网相当发达,成层围核分布,分泌颗粒极少;PRL细胞电子密度高,具圆球形被膜的分泌颗粒;ACTH细胞分泌物颗粒数量少。产卵后GTH细胞中的分泌颗粒排空;TSH细胞出现空泡;STH细胞中的粗面内质网围核环状排列;MSH细胞分泌颗粒多但比较小,粗面内质网呈扁状或网状;PRL细胞分泌颗粒极少,分布不均匀;ACTH细胞内质网近核分布。秋季GTH细胞中发现GTH1和GTH2两种细胞,GTH1细胞具有大量围核分布的分泌颗粒,GTH2细胞胞质中分泌颗粒数量较少;STH细胞胞质中粗面内质网极发达,围核分布,线粒体数量增加;TSH细胞内质网膨大成泡状;MSH细胞有明显的双核结构,其中一核具核仁,胞质内分泌颗粒较产后增多;PRL细胞具有呈不均匀分布的圆球形分泌颗粒;ACTH细胞线粒体与内质网围核分布,分泌颗粒较少,不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冬季GTH细胞内有少量分泌颗粒散布在核周围;TSH细胞含有较多的小型分泌颗粒,胞核外周有大量长条形的粗面内质网;STH细胞中分泌颗粒数量较少,合成和分泌活动微弱;MSH细胞粗面内质网呈泡化状,绕核排列;PRL细胞、ACTH细胞和秋季时的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神经垂体中的分泌纤维各阶段也有一定的变化,产前阶段具有较多球形的无被膜分泌颗粒,产后阶段分泌颗粒呈现排空,秋季部分可见到分泌颗粒,但数量相对较少,冬季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