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创制优质香型丝苗米水稻新种质,探索水稻育种改良新途径,助力广东丝苗米品牌建设。【方法】以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粤农丝苗(YNSM)与优质稻粤王丝苗(YWSM)为材料,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点编辑上述品种的香味基因Badh2,创制香稻新品系,随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定向导入GW7/GL7位点,系谱选育优质香型丝苗米水稻新种质。【结果】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两个香稻新品系yn-kobadh2与yw-kobadh2,其2-AP含量均极显著提高,达到239.39~440.79μg/kg,而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糙米外观品质、千粒重与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均未受到显著影响;MAS技术结合系谱选育的方法成功选育两个丰产性好、籽粒长宽比超过4.3的优质香型丝苗米水稻新品系NWbadh2GW7-1与NWbadh2GW7-2,达到广东丝苗米品种关于香味与外观粒型的认定标准。【结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与分子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可精准、高效地创制新的优...  相似文献   
192.
核桃园里的圆盾蚡危害较大,其防治效果直接影响着核桃树木生长及产量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此类害虫防治难 题,筛选出能快速溶解其表面蜡质的成分,使杀虫药轻松进入其体内,提升核桃病虫害防治能力 。本次试验采用不同溶剂 溶解圆盾蚡幼虫蜡质,筛选出高效溶解圆盾蚡蜡质的溶剂及其浓度 。结果表明,含有钠离子的碱性物质对圆盾蚡幼虫的蜡 质溶解效果较好,在圆盾蚡病虫害防治中,加入含有钠离子的碱性物质,有助于溶解蜡质,可达到更好的病虫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3.
为推进水稻优质化进程,自2018年起广东省开始设立香稻组区域试验,粤香430是广东省第一批参试并通过审定的香稻新品种。该品种为感温型常规稻,株型集散适中,抗倒力强,丰产性好,稻米品质优,区试平均产量456.3 kg/667 m2,在区试组中名列第一,比香稻组对照美香占2号显著增产;稻米品质达部标优质1级,直链淀粉含量16.2%,长宽比3.3,有香味(2-AP含量675.0~1 030.9μg/kg),品鉴食味分84.0~91.0分,米饭软滑、浓香,曾获广东首届稻米发展大会金奖。叶瘟1.4~3.0级,穗瘟3.0~3.4级,田间表现较强抗性,适宜广东省各地早、晚季种植。在广东阳山、化州、新会、茂名、南雄等地试种表现良好,已成为广东多个丝苗米产业园的生产和加工用种,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4.
白叶枯病是对水稻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病害,严重危及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挖掘新的抗病基因是改良水稻对白叶枯病抗病性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广东省及华南稻区主栽的优质抗病水稻品种粤农丝苗为材料,利用抗病品种粤农丝苗和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及回交群体,进行接种鉴定及基因定位分析。遗传分析表明:粤农丝苗的抗性由不完全显性的白叶枯病抗病基因控制;重组自交系抗病表型结合重测序结果初定位到一个抗性QTL qBB-11-1,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利用片段重叠群分法将qBB-11-1精细定位在InDel标记P89和P54之间,物理距离约为63kb,区间内包含6个候选基因,且粤农丝苗中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可能是未被报道的新基因。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主栽品种粤农丝苗的抗性基因挖掘与利用将对华南稻区白叶枯病抗性育种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