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俗称赤贝,是一种大型、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由于多年的过度捕捞,野生资源日渐减少,现已成为我国北方主要人工养殖品种之一,因而对苗种的需求也日渐增加。笔者结合近年来的科研与生产实践,将魁蚶常温育苗与保苗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2.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SU-5”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复合肥施用量3种因素对寒地油用型紫苏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参试因子对寒地紫苏产量的影响是密度>复合肥施用量>播期,寒地紫苏种子产量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方程为Y=2214.74973+111.16360X1+225.68963X2+190.45268X3-210.46885X1 2-212.67802X2 2-126.52061X3 2-196.87500X2X3。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寒地紫苏种子产量大于1 839.38kg/hm 2的理论上组合方案的播期为5月4日,最佳密度为5.0万株/hm 2,最佳复合肥施用量为507.7kg/hm 2。  相似文献   
23.
综述了药肥的三大优势、药肥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我国发展药肥的有利条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进行抗病新品种的培育是控制稻瘟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明确当前广东省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特点,本研究利用Pi1、Pi2、Pi9、Pib、Pita等5个已克隆主效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结合叶瘟和穗颈瘟自然抗性鉴定,对70份广东省主栽水稻品种和骨干亲本抗稻瘟病基因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含有Pi2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有10份(占14.3%),抗性贡献率显著;PibPita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2份(60%)和37份(52.9%),但对广东省稻瘟病菌的抗性较弱;未检测到上述已知主效抗稻瘟病基因的有13份(18.6%),表现为感稻瘟病;全部供试材料均未检测到含有Pi1Pi9抗性基因。本研究揭示了广东省主栽水稻品种和骨干亲本抗稻瘟病基因的组成及其对稻瘟病抗性的贡献,为华南稻区抗病新品种的培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5.
乙烯利处理对毛叶枣果实采后保护酶活性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叶枣为材料,研究了贮藏期间乙烯利处理对其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脂氧合酶(LO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膜透性(M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枣果实衰老软化过程中,膜透性增大,SOD活性呈波浪式下降,POD活性呈阶梯状下降,MDA含量上升,LOX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26.
苎麻优质种质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份苎麻优质种质和2份对照种质的农艺性状和纤维细度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所选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变异;供试10份优质种质的纤维细度明显高于两对照,而产量却明显低于两对照,其中,安龙苎麻1号的纤维细度达2 038m·g-1,产量达到1 762.71 kg·hm-2,丰产性较好;新民家麻、定业苎麻、龙塘白麻、安龙苎麻2号、奉节梅子线麻、那为苎麻1号产量较低(>1 050 kg·hm-2),品质较好(纤维细度>2 100 m·g-1),其他3份优质种质的纤维细度均大于2 200 m·g-1,但产量低(产量≤1 050 kg·hm-2).  相似文献   
27.
为明确不同纤维剥制机械对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苎麻品种‘中苎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剥制机械(简易刮麻器、回拉式剥麻机、反拉式剥麻机)对原麻颜色、出麻率、单纤维强力和含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机械剥制原麻产量与品质存在显著差异。3种机器剥制的原麻颜色均偏黄色,简易刮麻器剥制的麻纤维明度最亮,反拉式剥麻机剥制的原麻红色最深。简易刮麻器剥制麻与回拉式剥麻机剥制麻出麻率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反拉式剥麻机剥制麻,但反拉式剥麻机出麻率较高,原因主要是总胶质含量显著较高(28.21%)。不同剥制机械所获原麻的单纤维强力也存在显著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简易刮麻器>回拉式剥麻机>反拉式剥麻机。综上所述,简易刮麻器剥制原麻质量最好,回拉式剥麻机优于反拉式剥麻机。上述结果为苎麻剥麻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严寒寒冷地区装配式蒙古包冬季供能多采用生物质燃烧、电加热等方式,无法满足分布式绿色低碳可持续供能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用于装配式蒙古包的新型太阳能多曲面聚光集热供能技术,其具有太阳辐射“接力”供能、热输运阻力小、集热装置与蒙古包围护合而为一、正浮力梯度传热等特点,介绍了技术运行原理及所用多曲面聚光器结构参数,利用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对聚光器光学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实际天气条件下正浮力梯度传热与负浮力梯度传热对聚光器内空气进出口温度、集热量等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径向入射偏角为15°时,聚光器光线接收率约为89.50%,当轴向入射偏角为30°时,聚光器光线接收率为83.47%,相邻不同朝向聚光器在10:30和13:30左右聚光效率复合;在冬季晴天,采用正浮力梯度传热方式的聚光器最大出口温度与最大集热量分别为21.3℃和787.29 W,分别比采用负浮力梯度传热方式的聚光器提升了9.3℃和59.30%。此外,聚光器采用正浮力梯度传热与负浮力梯度传热时的光热转化效率分别为46.81%和35.71%,研究结果可以为装配式蒙古包供能用聚光器集成提...  相似文献   
29.
阴山北部耕作土壤表土颗粒分析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飞  申向东 《土壤通报》2006,37(5):852-856
在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北部农牧交错带耕地表土33组颗粒分析实验数据基础上,运用M atlab软件对VanGenuchten等模型进行模拟求参,并得到能较为精确地表征当地土壤颗分曲线的数学模型,以期为全面综合分析阴山北部农牧交错带风蚀沙化地表土壤的抗风蚀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0.
在我中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粮食主产区河南省陕县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产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陕县近15年(1987~2001)粮食总产量减少了48.6%,粮食播种面积年均减少率6.1%,陕县作为粮食主产区,存在潜在的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