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2篇
  14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3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81.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状况下新疆野苹果野果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为新疆野苹果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不同发育周期、不同年限、不同生长状况的新疆野苹果叶片与果实鲜样,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IAA、GA3、ABA、ZR、JA这5种激素的含量。【结果】从6~9月,正常的新疆野苹果叶片ZR、GA3含量下降,JA、IAA、ABA含量上升;退化的新疆野苹果叶片ZR、JA、GA3、IAA、ABA含量上升;退化和正常的果实ZR、JA、GA3、IAA变化趋势相同,均呈下降的趋势。2018年相比于2017年,正常的新疆野苹果叶片ZR、JA、ABA含量上升,GA3、IAA 含量下降;退化的新疆野苹果叶片ZR、ABA含量上升,GA3、IAA 含量下降;正常和退化的果实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均是JA 含量上升,ZR、GA3、IAA、ABA 含量下降。在5种不同存活率的新疆野苹果中,得出100%存活率新疆野苹果林叶片的IAA、ZR、GA3含量最高,20%存活率新疆野苹果林叶片的JA含量最高,10%存活率新疆野苹果林叶片的ABA含量最高,得出存活率越高,促进生长的激素含量也会越高。【结论】2种不同生长状况下,新疆野苹果5种内源激素含量在不同月份和不同年份表现出不同趋势。  相似文献   
482.
对新疆喀什引进栽培的红地球、黑大粒、巨峰及美人指葡萄的果实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个供试品种在喀什地区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果穗、果粒形态表现出了该品种应有的特性,丰富了当地葡萄栽培品种。但供试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果粒偏小,分析主要原因是当地有关葡萄生产、科研与技术推广相对薄弱的现状,影响了品种的果实特性,当地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483.
随着消费者对动物福利要求的提高,以及蛋鸡饲养法规的改变,鸡养殖由传统的笼养逐渐转为室内地面平养系统。但这些非笼养系统有利于寄生虫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中胃肠道蛔虫病具有较高的流行率。本文介绍了鸡蛔虫病的两种诊断方法、驱虫策略以及成功的驱虫案例。  相似文献   
484.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属于圆环病毒科,是一种无包膜、环状、单链DNA病毒。猪圆环病毒属成员最初于2016年被报道,能够感染猪,其结构特征、临床症状、发病机制和猪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在之后的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本综述旨在总结PCV3相关研究在病毒基因组特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免疫应答和诊断方法方面的进展。PCV3在全球各年龄段的猪上均有检出,并与一系列临床症状相关,包括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繁殖障碍、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以及亚临床感染。实验性研究发现猪感染PCV3后成功地再现了多系统炎症,但并未暴发临床疾病。这些发现,再加上大量关于PCV3并发感染的报道,表明仅感染PCV3可能不足以导致猪出现明显的临床疾病。目前尚未充分阐明PCV3的发病机制,也未能确定促进病毒入侵细胞的受体,但已证实PCV3可在受感染猪的滋养层细胞、心肌细胞、皮肤脂肪细胞和神经元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中复制。PCV3似乎可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在实验性和田间研究中,猪感染病毒42 d后会出现持续性毒血症就证明了这一现象,不过感染猪有强烈的体液反应。已经观察到宿主细胞因子谱...  相似文献   
485.
断奶期对哺乳仔猪来说是一个发生重大变化和极具挑战性的时期。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有助于断奶仔猪顺利度过该时期。利用饲用酶来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可以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同时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猪场的利润。  相似文献   
486.
作物产量快速准确预估对规模化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河北省涿州市开展田间试验,设置5个灌水处理及雨养对照区,使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在苜蓿的分枝期、现蕾期和初花期进行遥感监测,将光谱参数与苜蓿产量做相关性分析,分别挑选各生育时期相关性较好的5种植被指数,以去除土壤噪声后的5种植被指数和作物表面模型提取的苜蓿株高为输入变量,通过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建立各生育时期的苜蓿产量预测模型,并结合实测产量进行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苜蓿产量预测模型精度由高到低的生育时期依次为初花期、现蕾期、分枝期,使用植被指数和株高组合作为输入变量可以提高产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在初花期使用植被指数和株高组合输入变量所构建的估产模型最优,其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0、500 kg/hm2和14.3%,可用于苜蓿产量的快速准确评估。研究结果可为苜蓿的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87.
为探讨生境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分株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及其权衡关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比较扎龙湿地不同生境芦苇分株的数量特征、生物量分配及生长关系.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旺盛期的7月,4个生境中芦苇株高、株重及构件重均以水生生境最大,盐碱生境最小,生境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相似文献   
488.
【目的】探究骏枣叶片碳氮营养变化与成花的关系,为枣花期调控和提高枣花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阿拉尔市8年生骏枣不同花期阶段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枣吊干物质积累进行测定,分析成花与枣吊叶片碳氮营养和生长的关系。【结果】枣树成花进程中叶片各营养成分呈一定规律变化,初花期叶片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积累达到高峰,进入盛花期后总糖、淀粉、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下降;叶片中蔗糖仅在现蕾期有较大增长,盛花期下降不明显;氨基酸含量仅在盛花期有明显增长;初花期叶片C/N达峰值,进入盛花期后明显下降;叶绿素含量在未现蕾期至初花期快速升高,后期维持在较高水平;枣吊干重在进入初花期后快速增长,进入盛花期后单枝枣吊上叶片数基本不变,枣吊上叶片干重和枣吊长度增长变缓。【结论】枣吊叶片淀粉和蛋白质积累是枣成花的重要物质基础,盛花期枣吊叶片代谢旺盛,碳氮营养形态快速转变,并促进碳素营养向花器官运输。  相似文献   
489.
在减少抗生素和氧化锌使用的情况下,要确保仔猪断奶后的生产性能,最好的选择是综合考虑整个生产周期,采用多因素方法进行管理。仔猪成功断奶依赖于良好管理(生物安全、卫生等)和精准饲喂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49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全生育期梯度增温对玉米冠根形态、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玉米总根层数、总根条数、根总干重、根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冠比显著降低,且升温越高,降幅越大。增温2℃,玉米轴根的根干重、根长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比CK降低26.30%、26.67%、26.85%和23.67%;增温4℃分别比CK降低42.62%、44.28%、52.60%和46.34%。增温对玉米侧根长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影响大于轴根;温度每升高1℃,玉米生物量和子粒产量平均减少5.17%和16.15%。根量多、根长度长、根表面积大的品种(ZD958)对温度升高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