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39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分析国内外西甜瓜产业相关文献及统计数据,对西甜瓜生产概况及生产机械化现状、问题等进行分析论述。西甜瓜生产机械化尚处于初始机械化阶段,现阶段我国西甜瓜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为耕整地、植保、水肥一体化等通用型机械,缺乏与西甜瓜种植农艺要求相配套的专用机械;文中还介绍了新型西甜瓜专用机械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西甜瓜生产机械化装备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8种土壤上外源添加镉(0~16 mg·kg-1)对番茄根系的毒害效应以及影响镉对番茄根系毒害临界值的主要土壤性质。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镉添加量的增加,不同土壤上镉对番茄根长和根鲜重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土壤上番茄根长降低20%时的毒害效应浓度(EC20,0.1 mol·L-1CaCl2提取的土壤有效镉)介于0.26~11.61 mg·kg-1之间,而不同土壤上番茄根系生物量的EC-20值介于0.01~5.07 mg·kg1之间。土壤pH值是影响番茄根长EC20的主要土壤性质,随着土壤pH值的升高,土壤镉的毒害效应降低,EC20值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番茄根系生物量EC20的主要土壤性质,土壤镉的毒害效应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弱,EC20值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53.
对福建省11个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剖面研究表明,发育于酸性母岩的土壤富硅,钾,贫铁、镁,锰,而发育于基性及超基性母岩的土壤则是富铁、镁、锰,贫硅、钾、铁、铝、钛在剖面中相对聚集,硅、钙、钠、磷相对迁移,其中钠、钙几乎被淋失殆尽.钾、镁在大多数剖面中也是相对迁移的.地形条件与侵蚀—堆积过程的共同作用使位于坡地中、下部的土壤的盐基迁移程度较低.受古气候影响明显的剖面有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较高的脱硅富铝化程度,而其它剖面均处于中度脱硅富铝化阶段.  相似文献   
54.
酸性土壤有效硒提取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酸性土壤有效硒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浸提剂(0.5mol·L^-1NaH2PO4,0.03mol·L^-1NH4F-0.025mol·L^-1HCl,0.5mol·L^-1NaHCO3)中,0.5mol·L^-1NaH2PO4是最佳浸提剂。对0.5mol·L^-1NaH2PO4提取条件的研究表明,硒提取量随液土比的升高而升高,但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反而降低,故将提取的液土比定为15∶1;当振荡时间从15min增加到90min时,硒提取量有所增加,但当振荡时间继续增加,硒提取量反而降低,故将振荡时间定为90min;硒提取量随振荡速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当振荡速度超过210r·min^-1时,硒提取量反而下降,故将振荡速度定为210r·min^-1;当提取温度从17℃升高到30℃时,硒提取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超过30℃时,硒提取量反而下降,故将30℃定为有效硒的提取温度。  相似文献   
55.
水稻对污染土壤中镉、铅、铜、锌的富集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闽西某钢铁厂附近污染农田上水稻对土壤镉、铅、铜、锌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①糙米对各元素的富集系数依次为镉(0.25)>锌(0.18)>铜(0.11)铅(0.000 6). ②在土壤→根系、根系→茎叶、茎叶→糙米这几个部分之间,镉和铜从根系向茎叶的迁移最困难;从土壤到糙米,铅的迁移能力逐渐降低;土壤锌比较容易进入水稻根系,但从根系向地上部迁移则较难.③不同田块水稻糙米对土壤镉的富集系数变异比锌和铜大得多,说明影响糙米对土壤镉富集的因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56.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中Cd限量指标的推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采自福建省主要城市郊区耕地表层土壤和相应蔬菜可食用部分Cd含量的数据为依据,提出一种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中有害元素限量指标的推算方法.整个推算过程包括指标类型选择、高风险指示作物确定和限量推算3个步骤.与土壤Cd全量相比,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CaC l2-三乙醇胺(TEA)提取的有效Cd能更好地预测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因此选择DTPA提取的土壤有效Cd作为土壤Cd的指标类型.在15种供试蔬菜中,空心菜可食用部分对土壤Cd的富集能力最强,同时又是本区域消耗量最大的蔬菜之一,因此将其定为高风险指示作物.根据空心菜含Cd量与土壤有效Cd含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推算出来的土壤有效Cd的限量为0.1 mg.kg-1.通过土壤有效Cd与全Cd之间的回归方程可推算出相应的全Cd限量为0.6 mg.kg-1.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盆栽种稻条件下,有机物料对土壤水溶性铜、易解离态铜和可解离态铜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与水稻吸铜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分蘖期,当不添加外源铜时,猪粪和泥炭均降低了潮土水溶性铜含量,但没有降低红壤水溶性铜含量。两种有机物料均降低水溶性铜的可解离程度。当添加外源铜时,两种有机物料均显著降低了水溶性铜浓度。到成熟期,在不添加外源铜的情况下,两种有机物料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水溶性铜含量,但在添加外源铜的情况下,则仍然降低了水溶性铜含量。pH和DOC是影响土壤铜溶解度及形态的主要因素,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的影响程度不同。土壤溶液中3种形态铜含量均与水稻吸铜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8.
石灰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上镉形态及芥菜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石灰对镉污染土壤镉的形态和芥菜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后,土壤交换态和松结有机态镉的含量降低,碳酸盐结合态、紧结有机态和残留态镉的含量提高,交换态和松结有机态镉是土壤中活性镉和植株吸收镉的主要来源。施用石灰显著降低芥菜镉含量,提高芥菜产量。  相似文献   
59.
供试土壤按粘土矿物组成分为4组.第1组(土壤7)和第2组(土壤1,2和6)以蛭石和伊利石矿物占优势,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代换量.该类土壤,尤其是第1组土壤,具有较高的缓冲钾位势变化的能力和有效钾库;但钾的有效性却较低.相反,以高岭石为主、阳离子代换量较低的第4组土壤(土壤3,8,9和10),其钾位缓冲力和有效钾库均较低;但钾的有效性却较高.而以伊利石为主、高岭石为次的第3组土壤(土壤4和5),其钾素状况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60.
蔬菜对土壤镉富集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镉是最引人关注的污染元素。控制土壤镉通过农作物而进入食物链,是减少镉对人体危害的重要途径。控制农作物对土壤镉吸收的方法有土壤改良法,水肥控制法和作物匹配法等。利用作物对土壤污染元素不同富集特性而有选择性地栽培作物,减少作物对土壤镉的吸收富集,是一种便捷的途径。国内已有不少有关蔬菜对镉富集能力的研究,但福建省的蔬菜品种对土壤镉的富集能力如何尚少见报道。为此,在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进行了蔬菜对镉的吸收富集能力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