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39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选取84个水稻品种在镉(Cd)中轻度污染农田上进行原位小区试验,通过统计分析水稻Cd富集系数及转运系数,探索具有相似产量与Cd富集能力的水稻品种各器官Cd的富集及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转移特征,比较不同类型水稻Cd富集与转运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糙米Cd富集系数范围为0.10~0.78,小区产量范围为8.20~11.50 kg(以小区面积3.5 m×3.5 m计),不同水稻品种产量与糙米Cd富集能力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以产量和糙米Cd富集系数为指标将所有水稻品种进行聚类分为高产高Cd(组1)、低产高Cd(组2)、高产低Cd(组3)和低产低Cd(组4)四组。水稻各器官Cd富集规律均为根系>茎>叶>糙米,Cd由根系向上传递过程中,含量越来越低。不同产量和富集能力的水稻类型的差异,主要在于茎和叶的富集与转移。高产或高Cd品种有较强的将Cd从根转运到茎和从茎、叶转运到米的能力。低Cd水稻无论产量高低,对各器官的Cd转运能力无显著影响。筛选、培育适合在中轻度污染区种植的高产低Cd水稻品种是可行的。在种植过程中控制茎的吸收与转运将对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酸性土壤中有效态镉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比较了0.1 mol·L-1HCl,DTPA,1 mol·L<-1NH4OAc,0.1 mol·L-1 CaCl2,1 mol·L-1NH4CI,1mol·L-1 MgCl2,1 mol·L-1 NaNO3,1 mol·L-1Mg(NO3)2,1 mol·L-1NH4NO3 9种提取剂对酸性土壤有效镉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剂对有效态镉的提取率明显不同.但都存在土壤全镉含量高提取率低,土壤全镉含量低提取率高的趋势;0.1 mol·L-1CaCl2提取的有效态镉含量与空心菜和稻谷镉含量的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且提取率在供试提取剂中居中,是最佳的浸提剂;DTPA、1mol·L-1 NH4OAc、1 mol·L-1 MgCl2:次之;其他提取剂在本试验条件下效果不好.用0.1 mol·L-1CaCl2提取酸性土壤有效镉的提取条件为:土液比1:5、在速度210 r·min-1和25 ℃条件下振荡60min.  相似文献   
83.
本文就“洁净理念”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在生产中应用进行了论述,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实践表明,该理念对优化和提高茶叶质量,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相似文献   
84.
食管良性溃疡45例临床分析王果,王菊岩,伍灵达(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食管良性溃疡并非罕见,但国内文献报道不多,且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了解甚少[1、2]。为积累资料,现将我院自1983年至1993年间经胃镜检出的食管良性溃疡45例作...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氯化铵(NH4Cl)和茶皂素(tea saponin, TS)对镉(Cd)赋存形态的影响,以矿区Cd污染农田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土壤培养方法,模拟不同剂量的无机氮肥NH4Cl和TS单施及复合施加对Cd污染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Cd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施加NH4Cl和TS促进了土壤中残渣态Cd向弱酸提取态及可还原态Cd的转化,提高了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且高剂量(60 mg/kg)NH4Cl施加要优于低剂量(20 mg/kg)NH4Cl;NH4Cl(40 mg/kg)和TS(4 mg/kg)复合施加同样促进了土壤中残渣态Cd向弱酸提取态Cd的转化,增加Cd的有效性,且增加效果等同于高剂量的NH4Cl和TS单独施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pH和Cl -是影响土壤中Cd有效性的2个关键因子。因此,在实际植物修复工作中可通过适当的农艺措施提高土壤Cl -降低土壤pH以增加植物对Cd的累积量。此外,低剂量的NH4Cl配施TS可显著增加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避免高施用量NH4Cl引起的土壤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86.
不同行距对果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150cm行距是本试中果蔗表现最好的行距,对果蔗绝大多数农艺性状、全部商品性状和工艺性状都具有正效应,其甘蔗产量比对照增产20.41%,甘蔗含糖量增加20.70%;130cm行距是本试验中果蔗表现较好的行距,对果蔗的绝大多数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商品性状具有正效应,其甘蔗产量比对照增产14.04%,甘蔗含糖量增加14.84%;110cm行距是本试验中果蔗表现稍好的行距,对果蔗绝大多数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商品性状和工艺性状具有轻微正效应,其甘蔗产量增产10.56%,甘蔗含糖量增加11.72%。  相似文献   
87.
试验结果表明:川选果蔗2003—1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商品性状和工艺性状表现突出,甘蔗产量居首位,还抗多种病虫,且抗涝抗倒伏等;川引2002—27的蔗汁蔗糖分最高,茎径中大,商品性状较好,抗病抗虫抗倒伏;川引2002—6、川引2002—17、川引2002—22和川引2002—24等品种的多数性状表现不突出,有待继续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88.
宋永伟  王果  胡欣欣  王振达 《土壤》2012,44(4):639-644
研究了4种絮凝剂对在土壤淋洗过程中预分离出来的细颗粒悬液中的Cd、Pb、Zn的去除效果以筛选最佳絮凝剂及其用量。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铝添加量的增加,悬液中Cd、Pb、Zn浓度呈先逐渐降低后上升的趋势;3种元素浓度均随着聚合氯化铝(PAC)和CaO添加量的增加而迅速降低;随着硫酸亚铁添加量的增加,悬液中Pb、Zn浓度逐渐降低,而Cd浓度先迅速降低后逐渐回升。综合悬液中Cd、Pb、Zn的去除效果,选择硫酸铝、PAC、硫酸亚铁和CaO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25、0.04、1.0、0.3 g/L,此时3种元素浓度均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在最佳添加量下按每万吨悬液处理量换算,4种絮凝剂絮凝成本依次为:硫酸亚铁(4500元)>硫酸铝(1900元)>PAC(1000元)>CaO(900元)。因此,选择CaO作为最佳絮凝剂,相应最佳絮凝pH范围为10~11。  相似文献   
89.
王果  周性敦 《土壤》1990,22(6):330-330
埃洛石的形态有管状和球状之分,前者较常见,而后者则很少见。  相似文献   
90.
福建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的发生和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果  林景亮  庄卫民 《土壤学报》1987,24(4):352-360
本文研究了发育于福建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13个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微形态性质和粘粒矿物性质,讨论了这些土壤的富铝化程度、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土类划分指标的选择及分类问题,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均处于中度脱硅富铝化阶段,但在程度上有差别。以B层粘粒高岭石的平均含量为主要指标,平均硅铝率为辅助指标,将供试土壤分为两个土类:第一类是砖红壤性红壤,其B层粘粒高岭石平均含量大于70%,或介于60—70%之间,但硅铝率小于2.10;第二类为红壤,其B层粘粒高岭石平均含量小于60%,或介于60—70%之间,但硅铝率大于2.10,这里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地带性土壤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