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3篇
  13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王武 《水产科技》2005,(1):13-14,39
一、在全国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重要性我国农业科技和教学单位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研究成果。但这些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仅30%左右。很多研究成果鉴定会就是“追悼会”。为什么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关键是缺乏转化机制。我国农业推广系统是从原苏联学的“三独立”类型(教学、科研、推广独立)。这种体制弊病在于推广单位的科技知识不能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92.
北方稻田养蟹产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3.
温度、盐度对大型溞生长和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型溲一般5个幼龄和12 ̄17个成龄,幼龄龄期各1d左右,各成龄平均龄期在水温15℃、18℃、21℃、25℃下分别为3.5d、2.6d、2.5d、2.1d,龄期随温度降低和龄数增加而呈延长趋势。随温度升高大型溲生长加快,生长率在Ⅳ ̄Ⅴ龄 达到高峰,随后Ⅴ ̄Ⅵ龄的生长率显著下降了约60% ̄70%。低温下生长率变化较高温相对平缓,后期低温下大型溲的生长与体长超过了高温。随温度升高,大型溲性成熟、产卵提前,生殖率加快,但生殖量显著下降。21℃是大型溲繁殖的最适温度,其总生殖量最高,达591.9个,未经低盐度驯化的大型溲其24h、48h、72h的半致死盐度(LS50)分别为9.65、9.45、8.98,生殖上限盐度为9.3左右。经低盐度短期驯化至8.5d,其LS50分别提高到12.54、12.05、11.3,生殖上限盐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桂林地区池塘生态养蟹的可行性,随机选取3个池塘,分析池塘上、下层水和水源水的水质以及河蟹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河蟹生长期第1次和第4次蜕壳时,池塘水的pH显著高于水源水(P<0.05);第1次和第3次蜕壳时,上层水的pH显著高于下层水(P<0.05)。第1、第2次和第4次蜕壳时,池塘水的溶氧量(DO)显著高于水源水(P<0.05);第1次和第4次蜕壳时,上层水的溶氧量显著高于下层水(P<0.05)。池塘水的总氮含量与水源水差异不显著(P>0.05),上、下层水的总氮(TN)含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在河蟹4次蜕壳过程中,池塘水总磷含量显著低于水源水(P<0.05);第1次和第2次蜕壳时,下层水总磷含量显著高于上层水(P<0.05)。桂林地区养蟹的水源水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除氨氮和总氮含量偏高外,其它水质指标基本适合河蟹的生长。除氨氮和总氮含量偏高外,池塘生态养蟹废水的水质指标基本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一级标准。成蟹的平均体质量,雄蟹为(195.46±5.73) g,雌蟹为(153.25±4.89) g,基本上达到了“雄四雌三”的优质蟹标准。雄蟹成活率为(23.40±2.10) %,雌蟹为(25.20±1.98) %。  相似文献   
95.
2011年6月,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羊误饮敌百虫药液中毒的病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2011年6月11日上午,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城厢乡某山羊养殖户带2只病死山羊前来求助。主诉:自己饲养的96只本地山羊,在早上用自配的3%敌百虫溶液给羊喷洒,以防治螨病,可由于自己的粗心,没有妥善保管装有配制好溶液的水桶,导  相似文献   
96.
用敌百虫驱除羊体内外寄生虫时,由于用药剂量过大、给药方法不当甚至误饮过量的敌百虫药液,而引起中毒。2011年6月,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羊误饮敌百虫药液中毒的病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1年6月11日上午,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城厢乡某山羊养殖户带2只病死山羊前来求助  相似文献   
97.
稻蟹共作系统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水稻的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对稻蟹共作水环境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进行研究。本实验设置了4个处理:单株/穴养蟹田(T1),双株/穴养蟹田(T2),四株/穴养蟹田(T4)和双株/穴不养蟹田(CK)。各处理均设3个平行。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验田的浮游甲壳动物,经鉴定:枝角类有13种、桡足类有5种,共18种,其中4种为优势种。枝角类平均密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分蘖期升至峰值,不养蟹田灌浆期下降至较低水平,养蟹田扬花期下降至较低水平随后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返青期和分蘖期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养蟹田和不养蟹田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桡足类平均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返青期平均密度极低,仅为0.48 ind/L,平均生物量变化趋势与密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水稻的不同栽培模式对浮游甲壳动物有一定的影响。从生产的角度分析T1的栽培模式综合收益最大,因此,T1更有益于稻蟹共作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8.
大型Sou的总脂和脂肪酸组成随食物的变化及营养强化的实施而发生显著变化。酵母组总脂为2.5%,明显高于海水小球藻组(1.65%)和有机肥组(1.5%)。经鱼油强化或海水小球藻二次培养后脂类含量明显升高。三组中酵母组的MUFA含量是高为55%。主要是C16:1ω9(23%),而PUFA最低(16.6%),其中EPA(2.7%)、DHA(0.8%)等ω3HUFA含量均很低;与酵母组相比,海水小球藻组和有机肥组的MUFA含量显著下降,PUFA含量显著升高,均为30%-33%左右,三组中海水小球藻组EPA含量最高(14%),其次是有机肥组(5.9%)和酵母组(2.7%);有机肥组DHA含量最高,达11.7%,而酵母组和海水小球藻组DHA含量均低,仅为0.7%-0.8%。经鱼油强化后,酵母组的MUFA含量显著下降,PUFA显著升高,EPA由2.7%提高到10%左右,DHA由0.8%以7%;酵母组经海水小球藻二次培养后MUFA显著降低,PUFA相应升高,EPA由2.7%提高到9.7%,而DHA含量无变化。  相似文献   
99.
基因型在棉花花药培养中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棉花花药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是植株再生的第一步,基因型在愈伤组织诱导上的差别必将影响着植株再生。本试验中,亚洲棉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陆地棉次之,海岛棉较差,野生种最差。在花药愈伤组织诱导上,种间杂种没显示出优势,但陆地棉品种间杂交则表现出优势。不同基因型诱导产生的花药愈伤组织的颜色、质地、生长量和生活力不同,亚洲棉生长量最大,但活力较差。  相似文献   
100.
温度协同高压处理的方法已成为高压杀菌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基于高压泵产生的高压连续射流。将瞬变高压与中温热处理相结合。考察两者协同作用对食品微生物活力的破坏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瞬变高压结合中温的杀菌方式,可以有效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50℃协同80MPa的瞬变高压。处理2min就使细菌总茵落数下降4个对数级;此外,所选的实验系统能在高压下连续运行。将为高压加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