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采用盆栽试验,在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中种植水稻,研究了南北方10个水稻品种(5种籼稻、5种粳稻)在CO2浓度升高下不同污染土壤上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CO2浓度和正常CO2浓度条件下,大部分的水稻品种最大光合速率在分蘖期,在成熟期最小;CO2浓度升高使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光合速率都增加,且在不同污染土壤上的水稻品种光合速率变化一致,5种粳稻光合速率增加幅度均在抽穗期最大,其增加幅度在高污染土壤和低污染土壤上分别为:64.14%~ 143.19%、73.58% ~132.3%,5种籼稻光合速率增加幅度均在成熟期最大,其增加幅度在高污染土壤和低污染土壤上分别为:104.33% ~ 256.00%、100.99%~254.81%.CO2浓度的升高对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的影响表现出趋势一致性变化,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在CO2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在各个生育期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2.
采用牛津杯法对抑菌性进行测定,并对菌液的酸度、活菌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混合培养乳酸链球菌和干酪乳杆菌36 h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32.3 mm,活菌数对数值最高达到9.1。活菌数与抑菌性都较优的比例为乳酸链球菌∶干酪乳杆菌=1∶2,2种乳酸菌混合培养后比单独培养产酸能力、活菌数及抑菌性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3.
纤维素酶在畜牧业、饲料工业、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利用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纤维素酶基因工程作为研究的重点,可以提高酶产量和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pMG36e载体,成功构建出具有双筛选标记的外分泌表达纤维素酶的食品级重组质粒,完成载体构建;然后将该质粒转化到粪肠球菌19855株并实现基因表达,经测定,分泌的纤维素酶活力为0.92 U/mL。该研究结果为后续食品级工程菌的进一步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为全面分析近30年(1995—2021年)国内外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为来源数据库,检索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的相关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6.0.R1)分别对文献年度发文量、国家、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突显分析以及可视化呈现。结果显示:共发表英文文献170篇,中文文献45篇。近30年国内外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相关研究领域论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自2011年以来迅速增长;欧美学者逐步建立了理论框架、模型方法,奠定了该领域的研究基础,其中美国占主导地位,Guan Leluo、Auffret M D和Bryan A White等关键作者具有突出贡献。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发文被引量居第2,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研究水平世界领先,毛胜勇、蒋林树、王加启和杨舒黎等研究团队代表了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先进水平。近30年,该领域研究热点从1995年关注抗菌肽,到2005年首次关注16S rRNA多样性和宏基因组;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成熟,自2015年以后16S rRNA和宏基因组研究...  相似文献   
75.
玉米及其副产品中的霉菌毒素对猪健康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广泛存在,霉菌毒素因具有肝、肾毒性及免疫抑制等危害,会引起动物许多急慢性疾病,从而影响着动物乃至人类的健康。玉米作为畜禽能量饲料的主要原料,其霉菌毒素的污染程度密切关系着畜禽的健康。而猪是对霉菌毒素最为敏感的家畜之一,很多毒素的摄入都直接影响其机体的健康及生产性能的稳定。本文概述了玉米及其副产品中几种常见的霉菌毒素对猪的健康及生产性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转基因克隆技术在羊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克隆技术是将转基因技术与动物克隆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项技术,其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超过了两种技术本身。本文从转基因动物与克隆技术、转基因羊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转基因克隆羊的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7.
本试验旨在探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玉米脱水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DGS)和复合酶制剂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氮、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200头70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2阶段饲养(生长期和育肥期).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在生长期和育肥期饲料中分别用10%和15%的玉米DDGS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其中试验2组和试验3组添加200 g/t的复合酶制剂,试验3组的饲粮能量水平较前3组降低0.209 MJ/kg.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玉米DDGS,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粪氮含量显著提高(P<0.05),氮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而粪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复合酶制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磷消化率(P>0.05),能量降低则显著提高了氮消化率(P<0.05).由此可知,适量添加玉米DDGS对生产性能没有负面影响,降低了饲料氮利用率,但提高了磷利用率.而辅以复合酶制剂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物对玉米DDGS的利用效率,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和饲料磷消化率.  相似文献   
78.
利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饲料及其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米曲霉,分别固态发酵豆粕和复合劣质蛋白质饲料(棉粕、血粉、羽毛粉),并对肥育猪进 行饲养试验.试验选用65日龄健康、体质量相近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70头,随机分成7 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全价料中豆粕的含量为26%),试验1、2、3组(发酵劣质蛋白质等量地替代对 照组中的豆粕,其最终含量为7%、14%、...  相似文献   
79.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充分利用现有集体建设用地,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有效手段。在现实的背景下,理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限制以及相关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从农村集体内部施行基层民主制度,对外施行法人制度,建立适应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集体内外管理制度。在宅基地进行流转时提出禁止单一流转和集体讨论通过部分区域宅基地统一流转制度,并提出政府在宅基地获利中的分配。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二倍体马铃薯块茎中铁和锌含量变化范围,并估算铁和锌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为今后马铃薯铁和锌的生物强化提供基础材料和数据。32个适应长日照的二倍体马铃薯富利亚(Solanumphureja)和窄刀薯(S.stenotomum)杂种无性系(S.phureja-S.stenotomum)以及四倍体品种克新13号(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在黑龙江省钠河市种植2年,分析块茎铁和锌的含量。二倍体马铃薯铁含量的变化范围是36.9~54.1μg/gDW,其中28个二倍体无性系铁含量显著高于四倍体品种;锌含量的变化范围是17.7~34.2μg/gDW,亦有28个二倍体无性系锌含量显著高于四倍体品种。二倍体马铃薯铁的广义遗传力估值为0.8068,95%的置信区间为0.6043~0.9057;锌的广义遗传力估值为0.6236,95%的置信区间为0.2290~0.8163。二倍体块茎铁和锌含量不存在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S.phureja-S.stenotomum杂种是改善马铃薯品种铁和锌含量宝贵的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